十几年前,有许多老师身份的人可以直接转变成公务员。现在,老师要想转变身份,必须通过考试这个渠道,才能进入公务员行列。但在历史上老师和公务员是一家。 周朝前期,礼崩乐坏之前,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负责把这一部门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而且是唯一有机会受教育的阶级。至于普通老百姓,既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自然没有文化知识,也就没有出现什么学者。因此,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而且吏师不分。 公元前7世纪,礼崩乐坏之后,周朝的政治权利瓦解,整个社会制度也跟着瓦解。于是,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这些贵族或者服侍君王诸侯的官吏,为了维持生计,凭借他们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开馆招生收徒。这些传授知识发挥议论的私人教师,就成为师。这就是师与吏分离的开始。 这些教师各有专长,有些教师以讲授经书见长,被称为儒或士;有些教师精通武艺,被称为侠。等等。 摘自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