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匮乏,人们能够自给自足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那时其实是没有奴隶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发明,部落开始慢慢壮大,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在部落内部,比如有的人生产的东西自己吃不完,刚开始他可以向别人交换一些东西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慢慢的,他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多。然而有些能力不足的人无法自己生产足够的粮食。于是他们就不得不依赖于别人。显然最后这些能力不足的人就只能沦为奴隶,为那些早期做好资本积累的人干活,以换到足够的口粮来生活。 在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因为不断扩张而难免会有一战。这些部落战争也势必会让战败部落的人沦为战胜部落的奴隶。 于是奴隶就产生了。 世界历史上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交易可以追溯到一些最早的部落国家。比如中国古代有奴隶制度,印度人、亚述人、雅典人和罗马人在早期也有奴隶制度。其实在欧洲人进行万恶的"黑奴贸易"之前,在非洲本土也存在着奴隶交易。当时很多奴隶都在非洲的大酋长以至国王手中。 非洲本土的奴隶主和奴隶们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北非,当地的非洲人也自然而然沦为阿拉伯人的战利品,成为他们的奴隶。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同时这些黑人还可以自由买卖,据说当时可以用三只山羊来换一个黑奴。就这样,非洲人被外来文明奴役的历史开始了。 再后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6世纪美洲沦为了欧洲的殖民地。出于冒险、赚钱、宗教等原因很多欧洲人踏上了美洲大陆。这就让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人口、经济等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为了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当时欧洲经历了"麻风病"和"黑死病"之后人口急剧下降,当地人根本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于是,使用黑人奴隶成为了他们填补劳动力短缺最好的方法。对于美洲,那更是一块全新的需要开垦的土地,自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 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当时就有大量的欧洲商人开始从事这项买卖。对他们来说怎么样才能快速得到黑奴呢? 最开始他们找到非洲的大酋长和国王商量,用他们需要的商品来交换黑奴,例如纺织品和果酒之类的。 但是后来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些欧洲商人的需求了。于是他们想到了很多其他的方法来获得黑奴。比如挑动非洲当地的战争,因为只要有战争,那么战败的一方势必会沦落为奴隶。 当然这笔买卖的参与者也少不了非洲当地人。这些非洲人发现原来卖掉一个黑奴这么赚钱,于是也纷纷加入了进来。他们甚至会绑架一些非奴隶的人卖掉以换取他们所需的东西。就这样"黑奴贸易"被搞得风生水起。 被非洲人绑架准备卖掉的黑奴们 既然是欧洲人看上的黑奴,怎么我们印象中好像都被卖去了美国呢? 其实之所以后来大量的黑奴被卖往美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洲主要从事农作物的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远远大于欧洲。其次最初的欧洲人认为美洲更适合黑奴,因为他们来自于农耕文明。再加上后世通过电影媒体对这段历史的渲染,让很多人都把黑奴和美国联系在了一起。 随着"黑奴贸易"得逐渐成熟,狡猾的欧洲商人几乎已经将整个贸易流程做到了天衣无缝。他们首先拿着本土生产的手工制品(例如纺织品、玻璃器具)等从欧洲出发前往非洲,在非洲用这些商品换取黑奴,再把这些黑奴卖到美洲以换取欧洲人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经济作物等(例如棉花、蔗糖、烟草)等。这种连通了欧洲、非洲和美洲的贸易也被称为"三角贸易"。通过这种贸易方式,欧洲和去往美洲大陆的欧洲殖民者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那些被贩卖的黑奴却从沦为奴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自己悲惨的命运。 三角贸易 对那些欧洲商人来说这些黑奴只不过是他们眼中可以换取其他利益的商品,所以他们根本没想过要善待这些黑奴。在他们用各种龌龊的手段得到黑奴以后,黑奴就会被带上船驶往一个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人间地狱。并且在那些船上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其中15%的黑奴将在船启程后的两到三个月内死亡。 他们被带上沉重的镣铐并锁在一起,像行李一样地堆放在狭小的空间里,到处都是排泄物和呕吐物。 黑奴们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这样的卫生条件很容易就能让疾病在船舱里蔓延开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那些欧洲商人只要发现黑奴有生病的迹象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扔到大海里喂鱼。黑奴们的食物只是一些被烧糊了的豆子还有一点点的水。只有等到马上要到目的地的时候才会给他吃一点肉,只为了让他们的气色能看起来好一点,这样更容易卖出一个好价钱。对那些欧洲商人来说只想用最低的成本来谋得最高的利益。好不容易能够活着到达目的地,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当然不。这才只是苦难的开始而已。 到达美洲的港口之后,他们会被带下船,送到当地牲畜买卖市场上出售。有些欧洲商人甚至还会在他们身上打上标签。 给黑奴打标签 从此他们不过只是一件商品而已,几乎完全丧失了自由。 黑奴在市场中被贩卖 被卖出的黑奴会跟着新主人回家。当时大部分的黑奴都被卖到了南方,与北方的"工业化经济"不同,南方因为气候条件种植了大片的经济作物,例如棉花和甘蔗等。完全是"种植园经济"。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来到这里的黑奴早上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砍甘蔗、摘棉花、收烟草,几乎干了所有的重活累活。 黑奴们正在采摘棉花,不远处农场主骑着马监督着 黑奴们正在收割甘蔗而一旁拿着皮鞭的农场主悠闲地抽着烟 如果有片刻的松懈还会受到农场主无情地鞭挞。 被鞭打的黑奴 他们吃不饱也穿不暖。农忙时期就更无法想象了。 骨瘦如柴的黑奴们,眼睛里充满着绝望 但就是这样,他们其中很多人也没有想过要反抗。 首先,对于来自落后文明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觉得奴隶制并没有问题。其次,他们也时刻被殖民者和农场主洗脑,让他们认为自己根本就是生而为奴的。并且那时候的西方世界早就是宗教的天下,而没有宗教信仰的黑奴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最后,即使他们反抗当时也是不合法的。如果失败很可能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对待。其实在当时的美洲,奴隶也不只有黑奴,还有白人奴隶和亚裔奴隶,但是那些农场主就是偏爱黑奴其实也是因为他们好控制且不敢反抗这个原因。 私自逃跑的黑奴正遭到无情地枪杀 慢慢地随着南方和北方截然不同的经济制度,矛盾不断激化。因为南方需要通过出口自己种植的经济作物来换取别国的工业品,自然希望国家能够降低关税,这样他们就能以更低的价格来购买别国的工业品了。但是相反地,对于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北方来说,那岂不是让别国的商品更加有竞争力了?他们当然不会同意了。所以大战一触即发。双方首次的战争因为南方充分地准备所以北方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但是随着代表北方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第16任美国总统,局势发生了扭转。为了能够化解南北的这场僵局,林肯通过宣传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方法,收获了南方大多数黑奴的心,于是乎,南方人心涣散,结果可想而知,北方获得了这次美国内战的胜利。黑奴也从此得到了解放。 "林肯"与南北战争 但其实奴隶从未被真正完全得解放过,只是说让奴隶获得了更多的人权,有更多的机会去打破阶级壁垒,自此强大的奴隶可以有机会变成奴隶主罢了。 好比当下,世界的绝大部分资源总是被一小部分的强者所掌控,而弱者都在为这些强者工作,每个月拿着微薄的工资。一生可能就是那些强者用来赚钱的机器,很难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不工作就没有收入。 奴隶或许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件外衣。在文明的社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罢了。奴隶主可能变成了企业家,奴隶可能被称作打工人,仅此而已。只要人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那么奴隶制就不会消失。因为不工作就无法获得自己生活的必须品。这从本质上就是奴隶制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