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三年,当年轻游客再次向东南亚挥手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随着2月6日文旅部正式发布消息称,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大批出境旅游团近期陆续首发。近日,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多国放宽此前对中国游客实施的入境限制措施,马尔代夫、伊朗等国对中国游客开放免签。
近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家旅行社和线上旅游平台了解到,各地出境游"首发团"游客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游客多是中老年人和带子女出游的家庭,年轻人并不多。以"95后"为代表的"Z世代"是自由行的主力军。根据携程数据显示,第一批进入职场的"00后"爆发出强劲的消费力,今年2、3月份,"00后"的海外酒店预订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3倍。
一别三年,当东南亚各国的碧海、山川、密林再次向年轻人招手,沿途中他们有何感受?
人潮涌动
张侃今年32岁,是旅游自由撰稿人。新冠疫情前,他本打算驾驶自己在格鲁吉亚买的旧车,独自完成穿越亚、欧、非、北美的旅行,但这项计划最终被发展态势凶猛的疫情阻挡。6年间,从未停下向外探索脚步的张侃,2022年被困在原地。
2022年12月27日,因工作契机,张侃坐上了从香港赴菲律宾的飞机。一年来,这是张侃首次踏出国门。
这天天气阴沉沉的,天气预报显示会有小雨。但张侃心情不错,走出机场,橘黄色的小猫立在指示牌处,他还拿出手机拍了张照。
在张侃抵达菲律宾的前一天,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包含了数条对旅游行业的重大利好消息。
彼时刚刚抵达菲律宾的张侃,并没有因政策改变而产生其他直观感受:当地一些地方需扫码通行,部分人流聚集的区域贴着"不戴口罩罚款500比索(约合人民币62元)"的公告。但签证办理通畅,并无繁琐通关检查事项。
而当地游客,则多来自北欧、日韩等国。"中国人几乎是没有的",张侃形容他刚到菲律宾的那段时间,街道很清静。三个星期后,张侃回到青岛。当他再次描述那段旅行时会说:"后来慢慢看到,当地的中国人多了起来",从开始的零零散散,到后续的成群扎堆,特别明显的感受。
菲律宾古城美岸(Vigan)。 受访者供图
同一时间,远在泰国清迈经营旅游项目承包生意的关泳晴,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关永清今年刚满25岁,三年前随丈夫来泰国生活。疫情严重时,没有旅游生意,他们在清迈经营一家清吧。政策放开后,他们又恢复了多年老本行,开始经营包车、景区订票、定制旅游路线等服务。
年前,关永清曾与丈夫一同到曼谷、普吉岛游玩。彼时,这些曾被游客挤爆的泰国热门景点客流量并不高,通行和搭车快捷方便。而我国出境游政策开放后,关永清再次来到两地时,情况变化很大,交通不便利是最困扰她的,"这里被堵得水泄不通,我要掐点出行才能避开高峰时段",朋友也和她抱怨,那些网红景点周边"买个烧饼,队都能排两个小时"。
物价飙升
这次来到菲律宾,张侃去了以前从未旅游过的博物馆、教堂、传统陶艺社区中心。但他发现,饮食、日用品的价格比之前贵了。三年前,张侃因喜爱潜水,特意来到菲律宾学习。那时菲律宾街边小吃价格实惠,酒店价格合理。但现在"吃住都不便宜,价格上涨很厉害",中餐价格与国内一线城市无异。
不止菲律宾,泰国的物价也在上涨。姚琛是上海大学一名大四学生,趁着开学前来到泰国,却发现这里不似从前。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因经营不善倒闭关停的小店。"推车摆摊的鲜榨果汁价格翻倍,已经不敢不看价格随意买东西了。"姚琛说。从业十余年的境外导游李萍也表示,在泰经营的中餐厅,价格确有上涨。她分析,上涨原因一方面受到泰的游客人数上涨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东南亚近两年通货膨胀有关。
除了餐饮,机票价格也日趋升高。疫情前,王诗羽在奥克兰大学读书时曾前往泰国游玩。今年她和朋友在上海约好打算再次前往此地时,却被机票价格吓了一跳。相较于此前从上海飞泰国只要3000元的"跳水价",现在"机票就花了将近8000元"。
泰国苏梅岛海边。 (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东南亚各国曾经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还未迎来大批中国游客。刚刚从泰国苏梅岛回到国内的王诗羽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在泰国苏梅岛,最常见到的不是本地游客和中国游客,而是欧洲人。"在清迈,关永清经常接待的则是日韩和境外中国留学生,她认为,"内地游客现多在曼谷和普吉岛"。
责任编辑: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