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每当刻意想做点儿什么的时候,往往感觉头脑空白,空空如也,然后自己想做的事情立刻变成了一种折磨。原来抱有某种「目的」去做,最后可能一无所得,甚至最后的结果也会和最初头脑中预设的结果相距甚大。然而当自己放下所有目的,任由思绪流动,不经意间的一个开始反让事情顺利进行下去。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人想做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在这种「无心」之下开始的。 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想做的事情心中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但不要抱有结果。因为如果抱有一个预设的「结果」,你会感觉所有的开始都是错误的,然后不断否定它们。最后发现,努力了半天,结果一无所得。这就是人在做创造性活动时常常感受到的那种毫无灵感时的痛苦。 但转而又问自己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抱有一个「结果」,那会怎么样?愚公移山难道不是先有的「结果」吗? 答案不是绝对的。世界的多元性正在于此,无论你选择什么,最后都会得到一个结果。如果一个人非要抱有「目的」去做事,而且要求「过程与结果」都和自己心中所想必须是一模一样,决不可以有一丝的不同,那他能不能实现他心中所想呢?这也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很明显这个人在与自己较劲。 「与自己较劲」的状态是否可取呢?这也许更关乎个人的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一定充满了痛苦。但如果自己愿意承受这种痛苦,旁人就很难断言他一定不会修成正果!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的选择。 所以说,对身为普通人的我而言,并不想要那种和自己较劲的痛苦。只要事情顺其自然地发生,和最初的目的大差不差,倒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然后,对自己的要求变成了「做一个真诚的人」。 在此之前,对自己设想过很多「人设」。比如,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怎么做?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然而,这类想法往往使我本末倒置。 因为我对自己有一个根本的要求,「真实」「自然」。但如果我让自己朝预设的方向发展,那已经南辕北辙。 人对自己要求做出某种人设,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抵御人类之手的伤害。因为人大部分威胁都来自他人,所以人才会戴上面具,要求自已按照某些既定规则去行事。这的确给人很大的安全保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真实的自我。 这无疑又回到了那个答案,归根结底在于自已的选择。 如果我的价值观追求的是「真实自然」,那我就必须接受存在的风险。 不过,正如叔本华所言,一个人如果能够顺乎他的本性,那他就是幸福的。 因为他已经想清楚了他所想要的,就不会再为无关的事耗费自己的能量,所以他能全心全意专注做自己的事,比那些纠结迷茫的人无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