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知识分享# 是不是家长有这样的困扰,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量部分这样写道:"儿童酌减",看到这里家长犯了难,"酌减"到底该怎么减呢? 其实大部分常用药品都有儿童专属品种,比如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退烧药 "布洛芬混悬液"、止咳药"小儿肺咳颗粒"、消炎药"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过敏"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 药品包装盒上的卡通图案也会醒目的提示儿童用药,这些药品说明中会明确写出儿童的用法用量,要么根据年龄划分、要么根据体重计算,家长朋友们需根据推荐用量给孩子吃药。但也有一些非儿童专属用药(意思就是大人、孩子都能吃),大多数是中成药品种,说明书中往往没有具体的儿童用量,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呢? 首先,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按体重计算 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可以算出每日或每次的儿童需要量。如果按公斤体重计算超过成人量上限的时候,为成人用量的最小量。 小儿剂量=每公斤/天(次)的用药量*体重(千克) 2
按体表面积计算 按体表面积比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因为与儿童的基础代谢特点、肾小球滤过率等生理功能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在血液病治疗时,化疗药物用量大多按照体表面积的方法计算。但由于专业性很强,需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1.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面积公式计算为: 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公斤)*0.035+0.1 2.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上述公式基础上每增加5公斤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平方米。 视频加载中... 3
按年龄计算 如果孩子口服剂量不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比如营养类药物),可以按年龄计算,简单易行。 儿童年龄 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 出生~1月 1/18~1/14 1月~6月 1/14~1/7 6月~1岁 1/7~1/5 1岁~2岁 1/5~1/4 2岁~4岁 1/4~1/3 4岁~6岁 1/3~2/5 6岁~9岁 2/5~1/2 9岁~14岁 1/2~2/3 14岁~18岁 2/3~3/4 4
用成人剂量折算 此方法用于未提供儿童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一般都偏小,所以不常用。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婴儿6月前体重(千克)=月龄*0.6+3 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0.5+3 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2+7 下面再来说一说,非儿童专属的中成药按照什么原则"酌减": 1
可参考《中医儿科学(第2版)》推荐的儿童剂量计算 患儿年龄 推荐服用剂量 新生儿 1/6成人量 婴儿 1/3成人量 幼儿 1/3~1/2成人量 幼童 1/2~2/3成人量 学龄儿童 2/3或接近成人量 2
也可依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0版)》推荐的服用剂量 患儿年龄 推荐服用剂量 3岁以内 1/4成人量 3~5岁 1/3成人量 5~10岁 1/2成人量 10岁以上 接近成人量 儿童由于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减少胃排空慢,胃肠道面积相对较大,粘膜血管丰富通透性高,因此药物吸收率高。而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体内药物排泄慢半衰期延长,因此血药浓度高易发生药物毒副作用。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需尽量选用儿童专属药品,对于非儿童专属药物品种,一定要详读药品说明书,关注"注意事项"、"慎用"、"禁忌"版块,对儿童牙齿、骨骼、生长发育等有一定潜在毒性的药品绝对禁用,如有其他不明确的地方,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供稿丨侯 佳 审核丨戚珊珊 编辑丨杨雪娇 校对丨商承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