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载体的前世今生
信息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推动的背后,谁是幕后的推手?
信息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第一载体。"文字"是最初记录语言(声音信息)的工具,成为人类记录信息的第二载体。
那么科技是在什么时候慢慢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造成现在的记录信息的状况呢?
声音的记录更新迭代:
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 Edison) 发明了留声机。
1887年,德国发明家爱米尔·贝利纳( Emile Berliner)发明了可以大量复制的唱片。
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 Poulsen Valdemar)发明了钢丝录音机。
1936年,德国人弗劳伊玛发明了磁带录音机。
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录音机。
1980年,索尼公司和飞利浦公司共同开发了CD (Compact Disk)技术规范,存储声音的介质由" 磁畴"转为载体(塑料)的物理形变(凹陷),存取声音信息由电磁转换变为光电转换,所记录的不再是模拟声音,而是转换成数码的音频。
1995年,德国人Karlheinz Brandenburg开发了MP3格式,以Flash 为存储器的数码音乐录放逐渐成为便携式录音机的主流。
MP3
总结:这个阶段的我们已经可以把语言进行留存,并且能够反复读取,再也不用担心优美的歌声因没有办法记录造成声音信息的丢失。这时的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留下声音并且随时提取。
人类最早记录的信息是图像信息。广义的图像信息包括文字、绘画、器物、服饰、雕塑、建筑等。
图像信息的更新迭代:
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 Joseph Nicephore Niepce)第一次把光线留在了物体( 铅锡合金涂覆于沥青)之上,"化学反应"第一次被加入信息处理方式之中。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 Louis Lumiere)兄弟发明了电影机,第一次将静止图像变成活动影像。
1960年,美国安培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摄像机,影像通过磁场的变化记录,载体为塑料,信息处理方式由化学反应变为电磁转换。
1975年,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数码相机",使得图像可以转换为数码。
1993年,中国企业万燕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VCD ( Video CompactDisc),光盘记录的信息表现为载体形变(凹陷),信息处理方式为光电转换。
1995年,索尼、东芝两大集团分别推出不同格式的DVD ( Digital VersatileDisc)产品。
DVD机
随着进入21世纪,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急剧扩大,处理器的工作速度飞速提高,使得实时拍摄和回放照片或包括音频在内的视频成为可能。
总结: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新的信息记录的载体,并且记录下来的信息更加的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文字,已经可以有声音,有图像。就是差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办法准确的表述出来。
除声音和图像信息外,抽象的数据也是信息的重要表达方式。人类记录和处理数据信息的工具经历了结绳记事、算筹、算盘、机械计算机、计算尺、穿孔纸带等漫长过程的演变。
算盘
信息技术处理的更新迭代: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形成了延续至今的计算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发团队研发了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 Electronie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1948年,美籍华人王安发明了用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
1950年,IBM公司采用盘式磁带作为计算机数据存储器。同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中松义郎( Yoshiro Nakamats)发明了" 软式磁盘"。
1953年,第一台磁鼓应用于IBM 701计算机。
1956年,IBM 305 RAMAC计算机第一次采用磁盘作为外存。
1970年,Intel 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存储器迅速取代了磁芯存储器。
1971年,Intel公司的霍夫(Hoff) 发明了CPU。集成电路作为最重要的角色登上了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的历史舞台。
1976年,乔布斯(Steven Paul Jobs)组装了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并成立了苹果公司。
1981年,IBM公司正式生产出了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 PC)。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总结:从此,包括文字、声音、图像、数据在内的各种信息的存储与处理真正跨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这个时候信息的处理已经由人工逐渐转变为机器作为主导啦!
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信息在共享和交换中产生价值。
信息交换
最早的信息传输活动通过烽火台、信鸽、漂流瓶等实现;其后,通过人和交通工具的组合来传递信息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信息传输方式的更新迭代: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解决了文字即时传输的问题。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解决了声音的即时( 有线)传递问题。
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辛登( Reginald A. Fessenden) 用无线电广播电台实现了声音的无线传播。
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兹沃雷金( Zworykin Vladimir Kosma)发明了光电摄像管,第一次将图像转换成了电信号,为图像传输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1931年,兹沃雷金制造出了电视显像管并进行了完整的电视传送图像试验,完成了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
进入21世纪,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液晶和等离子平板显示器逐渐取代了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 图像感知、传输和显示均在"固体"中进行,这使得移动设备传输信息成为可能。
显示屏
总结:随着通过观察周边环境和动物才能了解有效信息,现在的电话,还有无线信号传输能不能随时随地收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微电子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世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下图总结了信息技术的演变进程。
信息记录载体发展史
未来的我们,还会继续淘汰掉现在的数码信息载体吗?因为数码信息载体都是需要有能源的支持,一旦离开能源,数码信息载体就没有办法展现出来。那么以后我们获取信息能否像黑客帝国那样,在虚拟空间里面,把数据直接传递到大脑。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信息全部学会,学习将不再是一件难事,那我们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到那时,我们会不会就像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工具人一样,没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家最终都变成有知识的高(机)等(器)生(人)物。
End
作者张楷平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各位读者多多包涵,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亲爱的读者有所帮助。感兴趣半导体和芯片的咨询的信息的朋友,可以帮忙点个关注,后续持续更新。
来自日本神奈川县的卡梅隆托马斯,仅次于詹姆斯目前NBA的最大亮点无疑就是篮网队身批24号球衣的卡梅隆托马斯,出生于日本灌篮高手漫画里的神奈川县,对阵快船虽败犹荣,狂砍47分又刷新了个人生涯新高。科比式投篮不是谁都能穿24号的
灰熊鹈鹕尼克斯都以两个首轮报价阿努诺比,猛龙想要三个NBA名记MarcStein在自己的最近一期撰文中,提到了关于猛龙前锋OG阿努诺比的交易传闻。他写道猛龙对于交易阿努诺比能得到三个首轮签很有信心。但从哪里来呢?灰熊鹈鹕和尼克斯已经
巴克利詹姆斯得分数据再多,也不如一座总冠军!科比曾无视MVP随着詹姆斯正式加冕NBA历史总得分王,诸多球员都为此发表了自己的祝贺之词或者一些看法,其中大嘴巴克利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谈及了另一个观点詹姆斯的确有着很是伟大的赛场表现,在赛事统
绝不妥协!一加Ace2搭载性能三件套还有基因重组技术手机中国新闻此前,一加官宣,一加Ace2性能手机新标杆将于2月7日1430发布。随后,官方在微博陆续曝光新机的配置信息。2月6日,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发文称这一次,一加Ace2搭载了
你的斑属于哪种色斑?淡斑攻略快收藏!在我们的脸上,有各种不同的斑点,有些是因为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有些是因为晒伤或被其他因素造成的,那么如何区分它们?在本篇笔记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区分这些斑点,并给出适当的护理方法
痞幼模仿狂飙大嫂被嘲!纹身降低档次,肚子突出,网友退网自从狂飙这部剧火了后,大家不是跟风买高启强同款的孙子兵法,企图能成为高启强那样的大哥,就是去模仿大嫂的妆容服装搭配,还有走路时的气场。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不是谁想模仿就能模仿的了得
别再穿靴子了,现在帆布鞋正流行,时髦百搭又好穿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鞋子非常多见,那就是帆布鞋,这种鞋子风格很基础,不会显得搭配很夸张,而是实用性较高,可以呈现出多种搭配模式。像现在冬天已经过去了,长长的靴子就收起来吧,不如选择
王子文和毛晓彤同穿毛绒大衣,一个时髦,一个路人,差距一目了然这几年毛绒大衣很流行,毛茸茸的外表看上去就非常暖和,被叫做行走的电热毯。而且,很少有人可以抵挡得住它毛绒可爱的外表。但实际上,不同的身材不同的搭配单品,往往会让造型的区别变得很大。
一时一景一心境,一茶一饭共浮生比起人来人往喧嚣热闹的日子,我更喜欢随性安然的自在时光,大概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时的悠然自得,不用太多周旋于他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想想长长短短,体
星云大师受用一生的十句话星云大师这十句话,句句点醒梦中人。如果你还在为现在的生活苦恼,那么来读一读吧。一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二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三知足常乐,随缘是福。知足乐观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能让
闷声发大财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是你?这世上有很多人在闷声发大财,可能你的身边就有。有的人看着很普通,吃的穿的很低调,但赚起钱来很轻松,不用费多少力气,就能吸金如流水。我们辛辛苦苦求门路,早出晚归,识人脸色,到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