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武德!美元如何收割全球?趋利避害于危局中打开新局
近期,在金融圈很火的段子"年初用630万人民币换了100万美元,吃喝玩乐一年,花掉10万美元,现在剩下90万美元,又可以兑换640万人民币。"
怪不得大佬们都出去,游山玩水大半年下来,一分钱没花,妥妥的薅羊毛呀!
这个段子其实折射了,近期美元收割全球资产的本质,美国利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这一年胡吃海喝,最终却由其他的国家来买单。
据统计,年初至今美元涨疯了,美元指数累计涨幅高达19%!美联储加息、缩表预期的强化,再加上投资者开始出售美国股票并转向以美元计价的投资,也助推美元汇率的上行,让美元在破100后涨势丝毫未减,创下了2002年12月以来的新高。
自从美国按下了暴力加息按钮,强势美元带来的汇率剪刀差之下,美国又要完成新一轮的全球收割了,几乎所有的非美货币都可以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当前,我们汇率相比欧元、英镑、日元其实都还是升值的,我们考得不好,别人考得更差,今年贬值了10%左右,已经是最硬气的了。
欧元兑美元汇率创20年新低
2021年5月底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由1.22下跌至0.96,跌幅达到18.0%。在8月22日,欧元兑美元跌破平价,8月23日欧元兑美元即期汇率最低报0.9899,创下20年来最低值。欧元兑美元汇率20年来首次跌破平价以下,当时欧元兑美元触及0.9952的历史低点,这一数值又被"刷新"。而今年欧元的持续贬值,也让跨境卖家换汇损失颇多,再加上欧洲多国凛冬将至,天然气能源供应收紧,如此种种之下,出现了些许"逃离欧洲站"的声音。
英镑也走到了"至暗"时刻
美元的强势似乎成了现在英镑不可逾越的阻力,除此之外,英镑下跌的另一层原因,就是英国央行持续放鸽,曾多次暗示加息路径将比市场预期的窄得多。如果英国央行持续维持鸽派,加上宏观数据的疲软,未来的英镑仍将面临很大的下行风险。今年贬值了超20%,英镑最低掉到了1.04,现在距离英镑打破200多年的纪录只差毫厘。英镑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交易货币,过去200多年的交易历史中,英镑对美元汇率从没有低于1:1过。
日元主要经济体表现最差货币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美元外汇储备国,规模仅次于中国,日元也是主要经济体当中贬值幅度最大的,今年贬值了超25%。为把日元从主要经济体表现最差货币的泥潭中拉出,日本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为1.238万亿美元,较8月底减少了超过540亿美元,已是连续两个月下降,创有记录以来单月减少量的最大值。与7月底1.323万亿美元相比,过去两个月,日本外汇储备已缩水了850亿美元。
以往几乎每一次美元大的加息周期都会带来区域的危机
第一轮美元升值周期中,拉美债务危机爆发;
第二轮是日本出现"失落的二十年";
第三轮则是亚洲金融危机。
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人对它记忆犹新。在那场危机里,货币大幅贬值,经济一片萧条,企业纷纷倒闭,世界银行估计亚洲地区有1亿多中产阶级沦为贫困阶层。而这场危机对亚洲的经济掠夺,只有中国香港顶住了。
香港之所以能够挺过亚洲金融危机,赢得香港保卫战的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正因为有了这个坚强的后盾,香港才有底气去面对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巨鳄。
在一次次收割之后,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趋利避害,各国都在探索去美元化的路径。今年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比如:
中俄天然气双方商定未来的合同款项将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支付比例分别为50%; 澳大利亚突然同意人民币结算铁矿石;印度购买俄罗斯煤炭,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沙特宣布放弃石油美元结算,主动引入人民币;直击"货币霸权"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势在必行。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在危机中创造新机,于危局中打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