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中旬,南海海域惊涛骇浪,中国与南越海军在此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从军事力量上来看,南越出动4艘千吨级美式大舰,总排水量达到5983吨,南海舰队却只拿的出6艘百吨级扫雷舰、猎潜舰,排水量共计不足1700吨,敌众我寡,差异悬殊。 邓小平、叶剑英等人提议,调东海舰队"成都"级护卫舰,从舟山绕行台湾以东,到西沙群岛支援。 毛主席听到这个提议后直摇头,他在地图上画出路线:"绕行太远了,直接从台湾海峡穿过!" 公然挑衅 1974年1月15日,南海晴空万里,广东白马井水产公司的两艘渔船402号和407号正在永乐环岛一带捕鱼作业,最近海风翻涌,鱼类都聚集在甘泉岛附近栖息,一上午的时间收获颇丰。 就在渔民们欢喜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大家抬头望去,只见一艘巨大的战舰快速靠近,并且不断向前方无目标发射鱼雷炮弹示警。 "快跑!是南越的‘李常杰’号 !"船长在附近海域打渔多年,他看到几排黑洞洞的炮口立刻警惕起来,迅速召集渔民们回到舱内,并驾驶两艘渔船停泊在甘泉、金银二岛沿线暂避。 13点50分,"李常杰"号逼近甘泉岛水域,瞄准402号、407号渔船连续发射10枚宽口径炮弹。 海面上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成群的鱼类被炸翻出来,两艘渔船被打击得千疮百孔,剧烈的摇晃起来。 "李常杰"号趁此机会直接冲散两只渔船,从他们中间登陆金银、甘泉二岛,带队的舰长极为嚣张得拔掉渔民们插在甘泉岛上的中国国旗丢到海里,然后宣布,从今以后,这二岛就归属南越了。 这就是西沙海战的开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势力的干扰下,越南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南越集团在美国人的暗中教唆下,对中国南海海域上南沙、西沙、中沙、东沙诸岛展开了一系列有预谋、有计划的掠夺,企图在南海一带封锁中国海防。 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异常紧张的阶段,国内也是暗流涌动,海军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用来防范苏联和日韩的美国驻军,一时之间让南越钻了空子,连续侵占南沙、西沙群岛的众多岛屿。 1974年1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召开记者招待会,严厉谴责南越的侵略行径,并警告他们不要一意孤行。 结果就在4天后,南越"李常杰"号公然挑衅。 南海舰队侦查到海面的情况后,立即派遣6艘扫雷舰、猎潜舰到永乐环岛一带支援两艘渔船,同时皮定均将军上报中央,希望由中央统一决策。 毛主席看到军报之后大怒,他拍着桌案呵斥道:"南越实在欺人太甚,不如真刀真枪打一场!" 他立即召集军委委员开会,指派邓小平、叶剑英 等人全权负责指挥,广州军区、福州军区、南海舰队各部门配合行动。 邓小平决议:既然要打,那就要一鼓作气,这次开战不仅要解救被困渔民,同时还要收复西沙各岛!海面激战 此时南海舰队力量薄弱,主要以扫雷舰、猎潜舰和小型护卫艇为主,排水量都在600吨上下,唯三的千吨级护卫舰还因为年久失修正躺在船厂里落灰。 第一批次被派出的6艘船舰分别是:271"锦州"号、274"泸州"号、281号、282号4艘猎潜艇、396号、389号2艘扫雷舰,6艘加起来总排水量在1700吨左右。 与此同时,南越方面也迅速增兵,调4号"陈庆瑜"号护航驱逐舰、5号"陈平重"号支援舰、10号"怒涛"号扫雷舰3艘千吨级战舰前往西沙群岛一带支援。 随即,双方在永乐环岛一带展开激烈战斗。 1月19日,在渔船和民兵的紧密配合下,中国的两艘扫雷舰将南越"李常杰"号和"怒涛"号拦截在广金岛西北,猎潜舰侧将剩余两艘敌舰分割对峙。 虽南海舰队的排水量、火力和动力都无法和南越的4艘美舰抗衡,但是可以采取这样分化的方式削弱他们的力量。 上午7点,南越海军试图登岛作战,南海舰队联合民兵战士采取火力和人力结合的战略,在硝烟弥漫的海面上、小岛上和敌人正面拼杀、船舰对撞,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南越的步伐。 10点22分,登岛计划失败的南越舰队怒火中烧,4艘战舰同时向中国舰队发起猛攻,并试图利用风向将中国海军包围起来。 外围的281,、282号猎潜舰加大马力,用自身的力量赶在敌军合围之前冲散了他们的包围圈,随即和其余4艘南海战舰里应外合,疯狂开炮,火光把南海海面照的通红。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在南海舰队海军和民兵战士的不懈努力下,南越"怒涛"号被击沉,其余3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 当此时,趁着南越军队无力反抗,福州军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迅速赶来支援,在6艘战舰的掩护下迅速登岛,从南越手上收回了金银、甘泉诸岛,再次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西沙群岛的地面上。 登岛作战虽然取得了胜利,南越舰队也因为被重创而而退却,但是这次西沙海战让中央充分认识到,南海的形势危急绝不比北海和东海轻松,南海舰队的力量必须充实。 早在1月19日上午,中越(南越)双方激战的时候,周总理就高瞻远瞩地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告诉邓小平,南越做美国人的耳目,绝不会因为一时胜负善罢甘休。 中午在中南海开会的时候,毛主席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 他说:"南越蓄谋已久,这次恐怕要和我们战到底了,南海舰队的力量太薄弱,必须尽快调千吨级以上战舰增援!" 邓小平、叶剑英、苏振华等军委负责人参会,他们刚刚指挥了这一场西沙海战,算是对南海舰队的实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尤其是苏振华,他作为海军将领,一早就看出了南海舰队的不足,所以这次极力建议中央重新协调各舰队力量,同时他认为,南越只是暂时休整,恐怕不日就要卷土重来。 "东海舰队有4艘65式护卫舰,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大舰,我建议调他们去南海舰队支援,并且尽快抢修之前南海舰队的主力舰。"邓小平低头听了半天,突然抬头向毛主席建议道。 叶剑英也觉得他的想法甚好,东海舰队实力雄厚,调离4艘护卫舰对其本身损失不大,而这4艘护卫舰也足以和南越"李常杰"号、"陈庆瑜"号相抗衡。 毛主席点了点头,看着墙面上巨大的中国地图若有所思道:"好是好,从东海到南海,恐怕有些远,就看南越要休整几天了。" 邓小平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拿一支笔画起来:"从舟山出发,绕行台湾以东进入西沙。" 毛主席走过去眉头深锁,他结果邓小平手里的笔,把外扩路线向里弯曲,他说:"不要绕行了!救火要紧,直接穿越台湾海峡!"台湾海峡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惊诧地望着主席,要知道台海局事是何等的剑拔弩张,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以来,解放军和国民党在海峡两岸布重兵,金门等前沿诸岛一直被炮火洗礼,别说大陆的舰队要过境了,就是一条鱼靠近中线,也得被蒋介石拿大炮轰出来。 要是真走台湾海峡,那不是去救火,是去添乱了。 毛主席听了众人的担忧,讳莫如深地笑了笑,他笃定台湾海峡走得了,也觉得,这一次无论对于南海舰队、南越还是海峡两岸,必将成为历史性的时刻。 中央的命令随即下达到东海舰队18大队第6支队,505昆明舰、506成都舰和508衡阳舰三艘护卫舰立刻从舟山开拔。而507贵阳舰因为还在船厂维修,在维修结束后南下。 这是一项机密任务,海军方面只通报了东海舰队的相关人员,舰队司令也只告诉了3位舰长,并且要求他们必须保密。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3艘护卫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进入西沙,福州军区如临大敌,司令员皮定均亲自到一线指挥,海陆空三方力量集结,在东南沿线待命。 所有歼6在漳州机场准备,飞行员进入驾驶舱等候最终的命令;海面上的探测雷达、空中的侦察机昼夜不歇,严密监视台湾方面的船舰异动;陆军战士们集结完毕;小型护卫艇迅速下海……整个福州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全方位为东海舰队6支队3艘大舰护航! 此时临近除夕,3艘船舰上所有海军还以为只是一次寻常的巡航行动,直到临近广东水域,即将逼近台湾海峡,舰长们才告诉大家,此行是执行驰援西沙的重要任务,而且即刻就要穿过台湾海峡! 一瞬间海上沸腾,所有水手都兴奋起来,大家纷纷枕戈待旦,等待穿过海峡那一刻。 1月22日17点30分,领航舰正式进入台湾海峡、21时过东引岛,随后过马祖岛,凌晨3点过金门岛,早上6点抵达潮汕企望岛,至此,完全通过台湾海峡。 从进入台湾海峡时起,各大舰进入一级戒备,灯光管制,探测雷达疯狂运作,尤其是过东引岛和马祖岛的时候,舰队距离台湾海岸线仅仅6海里,所有人都紧张起来,结果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舰队真的就平安渡过了台湾海峡,蒋介石没有任何阻拦。要知道,彼时蒋手上还有不少从美军手上淘汰下来的千吨级大舰装备,其海军实力非常雄厚,他们如果诚心想阻拦完全可以在台海掀起新一轮危机,可是他们没有,难道是蒋介石不知道东海舰队南下吗? 早在东海舰队南下的时候就有人给蒋介石报备过,当时国民党还为他献计,希望能够拦截东海舰队,给共产党一次重创,但是蒋介石没有答应。 据参与南下的黄铁须主任回忆,当夜凌晨1点,他们途径乌丘屿的时候,曾经和2艘台湾方面的"阳"字号驱逐舰 正面相遇,当时全舰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炮手们做好了准备,都以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结果让所有人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2艘驱逐舰突然变换了轨道,从乌丘屿以东退到台海中线以东,把安全巷道给东海舰队让了出来!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2艘驱逐舰关闭了通讯,双方不能沟通,东海舰队继续航行,而这2艘驱逐舰就一直保持着安全距离,隔着海峡中线跟随着,直到东海舰队安全驶,出。 不仅如此,台湾方面还曾经派出过数架侦察机一直尾随舰队南下,从进入台湾海峡到抵达潮汕企望岛,他们似乎和驱逐舰约定好了一样:不沟通、不联络、不攻击、、安全距离、全程尾随…… 这是蒋介石败退台湾以来,大陆舰队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对于两岸关系和海军的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一步,而后数十年,通过台湾海峡的舰队越来越多,东海与南海的沟通不再需要绕行,两岸关系也在数十年间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东海舰队抵达南海后,南越自知力量薄弱,不能和中国抗衡,所以选择知难而退,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擅动,而东海南下舰队和南海舰队一道护卫了南海海域的和平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