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发文护航春季校园食品安全,能管用吗?
据人民网2月13日报道,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有关部门保障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年年有文件,文件年年出。靠一张纸令真得能彻底保障好学校食品安全?
国家三令五申,就像最近余姚教育局长王胜战案件,就是因为校园配餐而揪出来的。我们想一想,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一旦被权力执行者架空了,制度是不是会变成一张废纸?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老百姓都明白,学校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腐败而致。另一个是不法商人的投机行为,利益熏心而致。
解决这两个问题,都比较难。至少目前是难以根除。腐败分子一茬又一茬,像割韭菜似的。还是那句话,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越是基层,官场近亲繁殖特别厉害。有人曾经做过调查,一个四线城市的县城,几乎所有的科级干部之间都沾亲带故。还是以余姚王胜战为例,另有2名教育局副局长已双规,还有103名校领导同时接受调查,想想这个县城官文化圈,没有腐败才是怪事呢!
孩子们还要吃饭,怎么办?只有走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
社会化是前提,是指学校食品由社会人解决而不是学校负责与管辖。解决学生吃饭问题不是学校主责。社会有分工,学校不能越位管辖,更不可以主动,否则就是利益牵动。
市场化是解决安全与效益的关键。哪个地方的市场化水平高,哪里的食品安全就好。市场化是唯一的法宝。
法治化才是保障。针对学校食品安全,可以制订专门法律,高压制裁,上不封顶,直至死刑,震慑违法犯罪分子。让敢在此方面违法乱纪的人,倾家荡产,难以生存!
相信这"三化"做好了,学校食品才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