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宝宝9个黄!宝宝出现黄疸,妈妈这样做比吃药更有效!
历了孕期的种种艰辛和不便,宝宝终于平安来到世间。可是没过几天,白白净净的娃娃慢慢的变得有些"泛黄",这是怎么回事?
都说" 十个宝宝九个黄 ",有经验的月嫂或者家里的长辈都说这可能是母乳性黄疸。
黄疸是很多新生儿宝宝都会遇到的情况,可看着自己发黄的小宝宝,妈妈们可担心了。焦虑不安之下把传说中的各种偏方都试一遍,结果黄疸没退,全家跟着折腾。
那么, 黄疸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宝宝黄疸了又该怎样去处理呢? ......今天小悦就和大家详细地聊一聊【新生儿黄疸】那些事儿。
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 指的是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超出了人体代谢能力,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和其他脏器黄染,属于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新生儿黄疸症状十分明显,表现为 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 。新生儿黄疸症状较严重时,患儿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可伴有嗜睡、拒奶甚至肢体抽搐。
一般来说,黄疸可分为 生理性 和 病理性 两种。
生理性黄疸
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7-10天内会自行消退。在此期间宝宝吃奶,睡觉以及生长情况均好,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没有不适的表现。
小悦提醒: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属生理性,它与新生儿肝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进食不足,母乳因素等等有关,所以,积极喂养+时间+适当干预(光疗)是可以痊愈的。
病理性黄疸
如果出生24小时出现黄染现象,并且迟迟不退(足月儿两周以上,早产儿四周以上)或者出现消退后又重现,宝宝不肯吃奶、哭闹、烦燥等,这种情况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小悦提醒:只有少数婴儿因先天病毒感染,母子血型不合及严重细菌感染才会造成严重的黄疸,需要特别治疗。
宝宝黄疸跟孕妈习惯有关?
事实上,不管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其实都和孕妈在孕期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为了避免新生儿黄疸,孕妈在孕期最好杜绝以下4件事
1. 作息不规律
早睡早起有利于排除毒素,如果孕妈经常熬夜,那么毒素很可能堆积在体内导致内热和激素紊乱,从而影响胎儿的健康。
2. 爱吃刺激性食物
孕期由于激素和身体变化的原因,孕妈肠胃消化能力会比较差,如果总是被重口味食物刺激,那便会加重便秘。一旦有便秘情况,那么体内的毒素将很难完全排除,堆积在体内就会导致宝宝黄疸。
3. 没有喝水的习惯
如果妈妈们平常不爱喝水,并且在怀孕期也没有按时补水,那么将不利于正常的代谢,羊水也会因此出现浑浊问题,胎儿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相应的黄疸几率也会变高。
4. 没有遵医嘱产检
产检可以提前看出问题,这样医生就能提前干预,比如可以通过提前调整降低孩子出生后的黄疸几率。
宝宝黄疸,该如何护理?
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在家做好护理就可以了,例如:
多吃多排
有些宝宝黄疸是因为喂养不足,所以此时妈妈们要勤喂奶,尽量让宝宝多吃,让宝宝排出更多的尿液和大便,排出更多的胆红素。
晒太阳
平时可以让宝宝晒太阳,利用阳光的紫外线功能促使胆红素排出。
建议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给孩子穿上纸尿裤,露出脸、胸部和腿部,让宝宝在阳光下照15分钟左右,同时要给宝宝的眼睛挡光。
注意清洁
注意宝宝的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要是宝宝黄疸不是很严重的话,用清水清洗即可,尽量不要使用沐浴露,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密切观察
密切关注胎黄宝宝的全身症候,例如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虽然新生儿黄疸是需要关注的,但妈妈们毋须过度担心和紧张,如果宝宝有黄疸,那就好好护理,配合积极治疗,用不了多久就会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