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黄石公,也听说过他隐居之山叫黄石山,也许还知道国之名砚—黄石砚,就出自黄石山。但是,你知道黄石砚中最名贵的品种一凤眼石吗? 她质地细腻,底色朱红,眼晴天成,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似姑娘之眼,如凤凰之睛。有眼,有珠,有瞳孔,有睫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象逼真,大小不等。个个眼波流转,双双顾盼生辉,灵灵动动,惟妙惟肖。 任何语言都不能形而象之,任何文字都苍白无力,不足以准确表达凤眼石的灵光与神奇!与之邂逅,虽惊鸿一瞥,却一眼万年! 像是位俊秀姑娘,凤眼飞飞,修眉蹙蹙,静而视之,清扫你所有功名利禄之虚妄,恢复你简约自在之清朗。 河里捞出的小块凤眼石 凤眼石制成的砚台,其质如玉,贮水不涸,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油,如膏如脂,呵气凝露,磨墨无声,古朴典雅,观赏和使用价值极高!有如此之美石,经历代高手精雕细琢,可谓巧夺天工,赏心悦目!为历代文人墨客之极宠! 绿眼黄瞳 因凤眼石惟妙惟肖,太过于逼真,以致于好多未曾见过凤眼石原石的朋友,不认为是天然形成的,认为是人工镶嵌而成。那么,你肯定也好奇,孕育她的黄石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凤眼石,黄石砚的黄石山,位于河南方城境内,有北武当之称。 活眼 700米的海拔极具灵气,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的古刹大会,都会引来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据说当年道教仙翁黄石公,数次将鞋扔至桥下,张良尊老,数次将其拾回,并将其穿上,黄石公看孺子可教,便传授兵书给张良,张良得其精髓后辅佐刘邦建立了大汉基业。黄石山由此得名。 此外,相传葛玄仙翁、真武帝君及张三丰先后在此升仙或修炼,民间传说中的《桃花庵》也出自此山。现存张良拾屐拜师的仙人桥与桃花庵遗址,与楚长城遗址一道,成为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也给凤眼石,黄石砚,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泪眼 关于凤眼石的成因,当地也有两个神奇的传说。 一个传说是:很早以前,距黄石山不远、和黄石山对峙而立的燕山脚下、犟河两岸是一处龙地,气象万千。刘伯温奉旨将天下九十九处龙地斩坏,以防止新主篡夺江山社稷,燕山龙地随遭破坏。 黄石山后阴一带是一块凤地。黄石山山中有位姑娘,长着一双美丽的丹凤眼,眼眸内藏不外露,神光照人,清朗明贵。犟河下游有一幽深辽阔的水湾,当地人称之为天津湾,湾中老鳖精猖狂肆虐,常常兴妖作怪,祸害当地百姓。 姑娘为拯救黎民,常常与老鳖精斗法。并将黑白分明、犹如天之日月的眼光注视在各种各样的砚石上,砚石上就有了一双双眼睛,时刻观察着老鳖精的动向。在得到太白金星等仙杰的帮助下,惩处了鳖精,姑娘随之修道飞升而去。 但姑娘用过的砚石永远留下来,就是凤眼石。 活眼 另一个传说是:很早以前,山里住着一位长着丹凤眼、养着一群凤凰的美丽姑娘,常常和凤凰在黄石山山水间玩耍嬉戏。一位外乡恶霸将姑娘抢走,凤凰从天而降,驮上姑娘逃了出来。恶霸放火烧山,姑娘和凤凰都不知所踪。 河里捡的小块原石 后人上山下河劳作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种活灵活现、睁大眼睛的石头,为了纪念善良勇敢的姑娘和她美丽的凤凰,起名凤眼石。 鸳鸯砚台,注意是活眼 如此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其实,我们知道,凤眼石是沉积岩的一种,属于泥质浅海变质岩。在成岩过程中,因不含铁矿的沙砾屑在高温、动荡和强氧化的环境中侵入形成的,与传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仍然感谢这些动人的传说,因为她们是那样的有情有义,那样的温暖感人,给人们带来浪漫,幻想与希望。 活眼 秦岭余脉,伏牛之东,钟灵神会,才有此黄石山,才出此凤眼石!经几多风霜雪雨,览几回沧海桑田,亿万年睁眼相看,日月星辰,白云蓝天,绿水青山,还有这生生不息的人世间!一切似乎在不停变幻,一切其实只是如常。 山上釆的凤眼石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