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要急,上岸这件事也不是着急就能急出来的。 我当时也三年考了三次才上岸的,再坚持一下,下一个上岸的说不定就是你。 第一次考试没上岸的是其实感觉也还好,因为当时还在学校,就想着我也不是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的。我还就不信不考公务员能饿死自己。 第二年的时候是真的感受到了社会的艰难,工作每天都很累,赚的还没花的多。和大学认识的男朋友因为工作的关系距离越来越疏远,那种迷茫和对现实不确定更让我坚定了考公务员的决心。我自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很不幸,还是没上岸。 说实话,第二次没上岸对我的打击确实挺大的。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性的失眠,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也就这样了。工作工作做不好、谈恋爱谈恋爱谈不好,考试考了两次还没上岸。看着身边的朋友上岸的上岸,求婚的求婚,升职的升职,我好像永远都慢人一步了。 我是听说过刚毕业那段日子会比较黑暗,但是我真没想到这么黑暗,也不知道到底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出这条路。 第三次我是在报名结束的前一天才报上名的,想着最后一次了,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但是就是这么神奇,无欲无求的时候反而上岸了! 当得知自己笔试第一的时候我真的是笑着笑着就哭了,自己这些年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所以不要急,再坚持一下,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复习的觉得累了就看看我下面的一些复习经验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是题主这种想上岸,但是感觉坚持不下去的,其实我是比较建议报个培训班跟着学的,这样不仅有人帮忙扫清学习的迷茫,还能监督我们的学习。但是如果是自己备考就很丝滑的,报班也不算必备的选项。 我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有跟粉笔的课,跟了一段时间发现并不适合自己。首先是老师只讲基础考点,难的就直接不讲。所以很多我觉得困惑的地方迟迟都的不到解决,跟着学就很痛苦。还有一点就是报班以后根本就没人管了,学不学全靠自觉,但是我又是那种自制力比较差的人,跟着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就直接放弃了。 后来一直在跟的就是闪能公考了,闪能的老师讲课就非常的仔细,不管是简单的考点还是一些重难点都能做到很好的兼顾,我跟着学完以后基本上都没什么不会的地方。而且督学服务也是真的落到实处,老师时不时的就来问我的复习情况,很像以前回到学校的时候那种感觉。这就让我的整个备考很省心,做题正确率也是节节攀升。 下面就具体说说行测和申论分别该如何备考,就从行测开始讲起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家很可能都是先从行测学起的。 行测考到的题型无非也就那么几种: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常识、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 资料分析 看起来很难,但实际上是有技巧的,所以这一块要好好学习速算技巧。这部分也属于是必须拿分的,准确率要保证80%以上。 数量关系 这个类型的题目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很头疼的部分,正是因为很多人都不会,反而是比较能拉开差距的部分,所以一定不要全部放弃。像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这些比较简单的部分一定要拿下,考试的时候才能跟其他人拉开差距。 常识判断 涉及政zhi、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平时每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看热点s事,法律知识以及稍微了解一下考试地区省市的省情、市情就差不多了。浪费太多时间复习也没什么意义,需要注意的时候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第一直觉做选择,不要犹犹豫豫的。 判断推理 这部分我觉得技巧很重要,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每天基本上都要哭了,常常感觉自己的智商根本都不够用。但是通过跟闪能老师学习和总结技巧,后来很快就能找到破题的方法,再做题就轻松很多。所以这部分的题目除了要学技巧之外,多练习也是重要的关键所在。判断推理的正确率要达到75%以上,行测才能有个不错的分数。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中是有很多的解题技巧,但是我觉得语感也很重要。前期没事可以多积累一些常见成语词汇。在刷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陌生的成语,词汇,固定搭配等都要有意识地积累。然后通过多多练习,加快自己的做题速度,这部分也属于是考试的拿分项。 最后来说申论。 归纳概括题 题目一般就是问概括/归纳/梳理...的原因/问题/影响。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需要自己去臆想。做这类题型的时候要对材料进行分段分层,找出文章脉络,不能看完一遍自己脑子里还完全没有印象。 材料中出现的明显要点可以直接摘抄;长、散乱、偏口语的内容总结概括成简短的书面语言再作答;带很多数据的资料要总结数据变化情况。概括可以从不同视角出发,像群众/企业/政fu/国家等。 提出对策题 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所给的身份,根据自己的身份办事。如果题目假定身份是一名工作人员,所提的对策就不应该超越工作人员的职权范围,比如出台某某规定、某某政策就不在职权范围之内。 提对策要注意结合材料和自身生活经验,对策要符合实际,不能假大空的泛泛而言。还要考虑全面、周到,不仅考虑到引起问题的原因,从源头上遏止,更要防患于未然。所提的对策一定是针对题目中所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不是只要是对策就可以了,切忌为了提对策而提对策。 综合分析题 一般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得分秘诀是多角度+合理的评判问题/现象。在归纳概括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分析。阅读材料的时直接把相关内容圈出来,要是关系复杂可以再画个关系梳理图。 公文写作题 题目一般要求写一封/一篇+文种。备考中要把握住每一种公文的写作手法,写作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写作身份和格式规范,模仿着去写就可以走出逐渐公文写作的困境。 公文写作有很多类型,比如通知、工作方案、宣传稿、发言材料等等,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考的比较多的当属工作方案类或者宣传通知类或者发言提纲等,大多要求你结合材料来写,其实就是要去提炼材料中的关键点,整合相关词句,写一篇应用性较强的应用文。 申论大作文 大作文就好比是一棵树,核心论点就是树干,而论据就是树枝,树枝和树干的交界处就是论证思路与角度。论证思路好+角度全面,树就枝繁叶茂,得分就高。 总体思路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开头先表明的自己态度与观点,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自己的个人观点,或者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适当用排比句或者举例子具体看自己擅长什么。 然后考虑从什么角度论证观点,一方面可以谈意义或者谈危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例、引用文献等论证去支撑的论点。这些需要有所积累,可以用新华网、RM日报、《半月谈》、凤凰网、R民网上的时评文章和热点事件,RM日报app的问政栏目和锐评栏目平常可以多刷多看。还可以研读历年真题的材料。 最后祝朋友们都能成功上岸!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