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珍珠奶绿 编辑|酒馆茶社 前言 央视多次曝光的"毒童鞋",让很多家长防不胜防,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眼皮子底下仍然遭受威胁,许多家长表示非常担忧。 那么"毒童鞋"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父母应如何保证自己孩子的健康? 央视曝光 近年来"毒童鞋"屡见不鲜,前段时间,央视再一次曝光了一批"毒童鞋" ,引发了家长的恐慌。 我国童鞋需求量一直很大,每年售出的童鞋达17亿双,因此童鞋一直都是我国监察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 从2014年开始,童鞋一直都是质监部门的重点检查对象,每年都会抽检一批童鞋,对童鞋的各方面进行检测,然而,检测结果却不是很理想 。 2016年,我国出台《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对童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但是,仍有许多不良商家避重减轻,偷奸耍滑。 2018年,上海质监局公布抽查结果:所检查的40批次童鞋中,竟有12批次不符合要求,不合格率达到30%。 2019年,中国质量检测报告指出我国童鞋的不合格率达到了三分之一,这也就相当于,我国每三个孩童中,就有一个人所穿的鞋子有问题。 2021年,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老人鞋、童鞋比较试验报告》,对上市的36款童鞋进行了质检,有4款严重超标,甚至有某知名品牌童鞋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出国家规定的146倍。 2022年六月份,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中,一批新的"毒童鞋"再次被曝光了,而这次的抽检中,不合格依然高达24.5%。 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在这些不合格的鞋子里面,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品牌 ,是路边的小商店里都会卖有的。 小小鞋子的问题,到底是不是小题大做,这些事例告诉你。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8岁了,从小到大在衣食住行方面没亏待过,觉得一分价钱一分货,买的都是价格贵的产品。 一个月前,李女士在某商场专卖店给女儿买了一双漂亮又昂贵的童鞋,没想到,在一次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胸部发育了,个子也突然长高了许多。 李女士吓了一跳,赶忙带女儿去医院检查,经过医生的多方诊断,女儿为性早熟,并且骨垢线也快闭合了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会停止发育,身高也会停止增长。 医生也没有给出具体原因,这可把李女士愁坏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给女儿用的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怎么就性早熟了呢? 于是李女士就到处在网上搜索关于性早熟的例子,想要从中找点有用的信息,但是又跟女儿情况不符。 偶然间,她在电视上看见了关于"毒童鞋"的报道,而那些被曝光的名单中,自己女儿穿的品牌赫然在列! 有些鞋子里的重金属超标,就是那些重金属导致女儿性早熟的,自己买的鞋子害了女儿,李女士后悔不已。 要想规避某些"毒童鞋",以下的鞋子就尽量不要给孩子再买了。洞洞鞋 洞洞鞋在去年夏天非常火爆,因为其千奇百怪的造型和柔软的鞋底,让很多人喜爱,但是,洞洞鞋对小孩子的威胁,却不小。 有网友曾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自己在商场看到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孩子在电梯口站着,脚上踩着洞洞鞋,踩在电梯的缝隙上面。 每次他都觉得鞋子会被卷进去,旁边也没有家长注意到,让他感到很担忧,尤其是到下电梯的时候,小孩子还绊了一下,幸好没有摔倒。 因为网上已经不少次关于小孩子穿洞洞鞋,鞋子被卷的新闻了。 央视曾经提醒过,洞洞鞋材质柔软,易变形 ,而小朋友活泼好动,坐电梯时很容易出事,小朋友的鞋子容易卷进去。 况且鞋子太过柔软也是有坏处的,鞋底太软,很有可能是邻苯二甲酸酯等有毒物质含量超标,邻苯二甲酸酯的适当添加,会让鞋底变得柔软舒适。 但是仍有一定硬度,现在很多商家打着"鞋子越软越好"的口号,让很多家长掉进了误区。 国家质检局就曾发表过,一部分洞洞鞋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长期穿下去就会有致癌的风险! 二手鞋 可能有些多子家庭里,为了省钱会将哥哥姐姐的鞋子留给弟弟妹妹,这些看似还很新的鞋子穿上去,也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 每个人的走路习惯不一样,这些鞋子经过穿着后,都会根据使用者的习惯产生大大小小的磨损。 尽管有些鞋子看起来很新,但只要穿过磨损就存在,孩子一旦穿上鞋,将会影响孩子原来的走路习惯。 孩子不仅会走路不舒服,而且会影响孩子的足弓发育,一个正在学习走路的孩子,如果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子,那么他学习的路上,将会更加困难。发光鞋 鞋子会发光,会唱歌是一个非常吸引小孩子的点,这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小玩意儿。 发光的鞋子里面因为有电池和小灯带,鞋底通常会有一定的硬度,这样舒适度会降低 。 如果鞋子不小心损坏,发生漏电行为,也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更何况,孩子走路时会主动去感受腿的感觉,声音和灯光会吸引小孩子注意力,孩子走路不认真不集中,容易造成摔倒。 更严重的是,阻断了孩子去体验走路的感觉,长期下去,大脑接受信息的功能也会被削弱。 人字拖 小孩子本就不适合穿人字拖,人字拖一不能对脚底起保护作用,二舒适感不强,三会影响足底发育。 人字拖使用时对脚底的压力较大,走路时需要用更多的力,非常不利于小孩子发育。 女星Angelababy就在网上晒过给自己儿子买人字拖,结果评论区都是在劝她不要给孩子穿,对孩子影响太大。异味大的鞋子 新的鞋子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味道,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有些鞋子,一打开就是扑面而来的刺鼻味道,并且长时间散不尽,这时候的家长就要注意了。 异味地打的鞋子,极有可能是"毒童鞋"。 气味很大的鞋子,很有可能是甲醛和领苯二甲酸酯使用量超标,闻多了后会头晕、恶心等。 公主鞋 小女孩都喜欢把自己打扮的像个小公主一样,他们的父母也很乐意买漂亮的衣服和小鞋子,比如公主鞋。 公主鞋一般都有着较高的鞋跟,国际上规定儿童鞋跟高不能超过2.5厘米 。 因为儿童的骨骼肌韧带等都没有发育完全,会造成儿童脚部负担加重,跟高影响儿童的足部发育。 并且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穿着公主鞋非常容易拉伤和摔倒。 机能鞋 机能鞋一般是特殊的器械类鞋,部分机能鞋应该纳入医学器械,不适合正常健康的儿童去穿着。 这类鞋子不适合大部分儿童的足背,使用时间长也会影响孩子足弓发育。 "毒童鞋"的危害 "毒童鞋"就是生产标准不符合国家线的鞋子,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毒童鞋"一般分为两方面,一是工业原料超标,甲醛、重金属等的使用超标;二是工艺技术上的不合格,即鞋底、质量等。 领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工业原料,其增强可塑性的作用,适当的添加会让鞋底变得柔软,很多工业产品都用领苯二甲酸酯。 童鞋中领苯二甲酸酯不能超过0.1%,但是很多鞋子现在都使用超标了。 苯二甲酸酯中含有雌性激素,儿童长时间接触不仅会对孩子的呼吸道、消化道产生威胁,并且会刺激内分泌系统,导致孩子性早熟。 重金属超标通常为铅、汞,过量的铅、汞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且有致癌的风险。 工艺不合格的鞋子会让孩子的足底发育畸形,造成腿型不正常,比如内八等,此外,这类鞋子也会磨伤孩子的脚。选择正确的鞋子 合格证:买鞋子首先要看有没有商标和合格证等,在一些地摊上面买的鞋子,通常没有吊牌,这些鞋子大概率不是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 所以买鞋子一定要去专卖店等正规场合购买,这样即便鞋子出现问题也有人负责。 正规的场合售卖的鞋子都会有吊牌,上面附着的厂家信息、产品信息要看清楚,仔细辨认。 要避免,制作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样非正规的"毒童鞋"才会更没有市场,流通率才会降低。 味道:买鞋子一定要闻闻味道,若是淡淡的清香味道便没有什么问题,若是一闻就是非常刺激的味道,一定要放弃购买。 手摸:买鞋子家长一定要用手仔细摸一下内里,感受一下有没有尖锐的地方,有没有突出的地方等。 观察外表,鞋子是否溢胶,走线是否工整,两双鞋子是否对称,对折鞋子,观察鞋子弯曲的地方。 用手拉拽鞋子上的配饰,是否牢固,避免孩子误食,手捏鞋子的前后跟,看看是否有一定的硬度。 试:买鞋子时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去试,让孩子穿上去走一走,看看是否合脚,有没有摩擦的地方,要选择鞋底有一定厚度的鞋子,这样才能支撑住脚底。 买鞋子要选择合脚的鞋子,很多家长买鞋子喜欢买大一号,省个钱,但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足部发展,大的鞋子孩子的脚不固定,容易变形。儿童护肤品 市面上的儿童护肤品有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让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甚至花大价钱购买。 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用成人护肤品,这样做法非常不对。 孩子的皮肤本就十分脆弱,成年人的皮肤厚度是孩童的三倍,因此孩童的皮肤很敏感,并且成人护肤品中含有许多化学成分,对孩子的皮肤非常伤害。 买儿童护肤品应仔细看成分,选择植物成分较多的,并且总成分越少越好,可以挤出来一些在手上,质地要稀稀的,说明水含量高。 尽量选择小包装密封性好的,大包装容易长时间用不完,与空气接触容易滋生细菌。结语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所期望的,如今社会复杂,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希望我国能加强对儿童用品的监管力度,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保护好他们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