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孙毛东东,年仅19岁身高超1米8,和主席有三个特殊缘分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也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可现在的人大多热衷于追星,鲜少有人去关注伟人的故事和伟人后代的情况。
毛东东身为毛主席的曾孙,他和主席之间三个特殊的缘分也因此鲜有人知晓,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缘分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百年后的相逢
1893年12月26日 ,一名婴儿出生在湖南韶山,他的小名叫做石三伢子,虽然出身于农村,但是这名婴儿却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后来他改变了近代中国革命的进程,带领着中国人民开创了新中国,他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在革命期间,毛主席许多亲人都牺牲了,如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弟弟毛泽覃、毛泽民,侄子毛楚雄,儿子毛岸英。
自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后,毛主席就只剩下毛岸青一个次子。后来毛岸青与邵华结婚,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毛主席亲自给孩子起名字,叫做毛新宇,寓意是开辟一片新宇宙。2000年,毛新宇认识了刘滨,他们在2003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03年12月26日 ,毛家的后人少有的聚集一堂,大家共同迎接一个小生命的到来,他是毛主席的曾孙,毛岸青的长孙,是毛新宇的儿子。相隔百年,生于同一天。
这样奇妙的缘分让大家在给婴儿起名的时候特别用心,倘若毛主席在世,他一定更加用心地给孩子起名字。
毛主席不在,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李讷的身上。毛家人想给孩子取名叫"毛冬东",但是李讷认为"冬"字太冷,她给孩子起名叫"毛东东",为的是纪念毛主席。相同的爱好
毛主席在世时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主席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变得严谨,"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在青年时期毛主席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和阅读的偏好,因此他和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年秋,毛主席要去东山高等小学堂上学,临行前他作下这首诗并把它夹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簿里。
东山高等小学堂是新式的学堂,学堂里设有藏书楼,里面有大量的中外书籍和新潮的报刊。《世界英雄豪杰传》记载了诸多名人的故事,那些故事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也因此较多地接受了维新派的思想,文咏昌曾借给毛主席一套《新民丛报》的合订本,毛主席不仅反复阅读还在文中做了许多批注。
1912年,毛主席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但没多久他就退了学。此后,毛主席坚持每天到图书馆看书,在此期间他比较系统地接触和了解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
后来毛主席在"五四运动"前后两次前往北京,这让他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当时用中文写成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为数不多,恽代英翻译的《阶级争斗》、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都给毛主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创办了湖南青年图书馆,图书馆还一时成了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毛新宇跟毛主席一样酷爱读书,他尤其最喜欢研读历史。有人描述毛新宇住的地方是书屋,从马列思想等红色著作到《鲁迅全集》,再到《资治通鉴》,可以说宿舍里应有尽有,毛新宇把他的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了看书买书上。
毛东东和曾祖父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血脉联系,他从小喜欢唱《东方红》,爱看跟曾祖父有关的历史片,而且在四岁时就能背三到四首毛主席的诗词。
在书法方面,毛东东更是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华国锋主席也因此欣赏毛东东这名后背,已经封笔的他破例为毛东东题下8个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是华主席对毛东东的勉励,也是他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毛东东也没有辜负华国锋主席的一片好心,他在少年时期便书写了不少优秀作品,其中有一幅篆书书法作品,作品上呈现出了"中国梦"三个字,从结体上看"中国梦"绝对是一副佳作。
对于毛东东练习书法这件事,毛新宇是非常支持的,他将毛东东的书法作品"中国梦"挂在家里的客厅,毫无疑问这对毛东东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毛新宇从小就教导毛东东要像曾祖父一样,毛主席从小刻苦学习,酷爱读书,但他不会死读书,而是能将所读的书活学活用。毛新宇也希望毛东东能明白,读书不在于数量,而是要将书读透才能有所收获。 红色基因的传承
1991年秋天,毛新宇开启了一场寻访延安之旅。对毛新宇来说,延安就像他的第二个故乡,因为毛主席曾经在那里战斗过,邵华在那里出生。
毛新宇首先在黄帝陵的黄帝庙拜读了毛主席的祭文,祭文让他像毛主席一样产生了无限的追思与展望。
接着毛新宇去拜访了枣园,枣园是毛主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毛新宇在枣园听着毛主席的故事,他发现即使当时的作战非常紧张,但枣园内仍保留大量的藏书,这更让毛新宇对毛主席的敬佩更深了一层。
杨家岭旧居有毛主席亲自写下的标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新宇萌生了到那里挖土的想法,正当他在锄地时,一个老农还过来教了他锄地要领,锄地技术的上升更让他体会到毛主席标语背后的含义,锄地结束后毛新宇继续踏上了追寻亲人的脚步。
走在追寻的道路上,毛新宇时而感到怀念,时而感到悲伤,但不管是怎样的感触,这趟旅行都让他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04年1月3日,邵华将军带领毛东东在湖南首次亮相,在同一天世界第一部复制伟人墨宝的作品《毛主席诗词传世墨宝》也在湖南首发面世。1月2日毛东东在亲人的带领下参加了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参观毛主席故居等活动。
2009年9月9日,六岁的毛东东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敬献鲜花,花篮的绸缎有刚满周岁的毛甜懿的名字。毛东东把他的第一个少先队队礼献给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画像,这让他感到很自豪。
毛主席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希望他的子女可以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待他人。毛家素来秉持着低调朴素的家风,毛新宇从小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多好,因此他养成了跟毛主席一样的习惯,一切从简。
毛东东是毛主席的重孙,但是他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刚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还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毛东东,事实证明班主任的担心是多余的,毛东东的课堂表现非常优秀,他不仅上课积极发言,轮到他做卫生的时候也认认真真地完成。
在生活方面,毛东东始终秉持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他身上的衣服鞋子只要能穿基本他都是不换的。
虽然是伟人的后代,但是这个身份对毛东东没有任何影响,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地学习,一样地生活。
如果说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去过很多革命老区,参加过很多纪念毛主席的活动。韶山和毛主席纪念堂是他去过最多次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与毛主席有关,这时刻提醒着他要做一个优秀的革命接班人,不能辜负长辈们的期望。身高之谜
毛主席在国人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审视有关毛主席的影视作品、文学创作、回忆录甚至是媒体报道,毛主席的形象必然是"身材伟岸、神采奕奕"。传言说毛主席的身高有1.83米甚至是1.85米,在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一种人为的"拔高"行为。
1945年"重庆和谈"期间,毛主席与蒋介石留下一张并肩站立的合影,合影中毛主席比蒋介石略高一点。
蒋介石的实际身高为1.695米,据此推算毛主席的身高不会超过1.8米。章立凡的父亲章乃器曾与毛主席见过多次的面,"我是1米72,主席最多比我高一两公分,也就是1米73左右吧",章乃器这样介绍毛主席的身高。
章立凡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研究毛主席的身高,在文中他参考了毛主席与中外名人300多张的合影,将一切因素考虑在内,最终只剩下赫尔利和罗瑞卿可以作为比照毛主席身高的坐标。
61岁的军人外交家赫尔利将军身高为6英尺2英寸,以米为单位是1.88米,而在多次合影中毛主席从未超过赫尔利的眉骨。
罗瑞卿被毛主席称为"罗长子",虽然罗箭和罗原对罗瑞卿身高的说法不一,但是罗瑞卿比毛主席高了半个额头,而综合罗箭和罗原的说法,罗瑞卿的身高至少有1米8,至此毛主席身高为1米8的说法已经不攻自破。
虽然毛主席身高没有1米8,但在19世纪末同辈出生的人中毛主席已经是属于高个子,所以毛主席在国人心中的形象依然是高大伟岸的。
15岁毛东东的身高就已经超过了毛新宇,而如今,年仅19岁的毛东东升高已经超过1米8, 他和毛主席不仅有着同样高大的形象,而且他的长相很像年轻时候的毛主席,这不得不让人感叹血缘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恰同学少年
1925年晚秋,毛主席离开家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他在经过长沙时被橘子洲湘江的美景所吸引,于是毛主席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有着毛主席作为一个少年的抱负和理想。
1913年至1918年,毛主席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主席和萧瑜、蔡和森等人组织新民学会,从此毛主席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学会实施"向外发展"与"国内研究"并重的决策。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民学会的成员奔赴于国内外积极参加到这场运动中。
广大知识青年和各阶级人民在五四运动中渐渐觉醒,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在湖南展开,这期间毛主席提倡抵制日货,众多爱国分子积极响应,除了抵制日货外,在驱张运动时期长沙几十所学校有大约13000名学生罢课。
张敬尧下令密捕毛主席无果,最终毛主席在李大钊等人的指导下利用直系军阀之间的矛盾逼走了张敬尧,驱张运动由此取得胜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学会停止一切活动,虽然如此,但是新民学会的宗旨被传承了下来。
1988年,毛新宇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继续在中央党校进行深造,他主修"毛主席思想研究",后来他获得了硕士学位。
2000年9月,毛新宇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跟随刘国语将军继续学习。在读博期间,毛新宇发表的一篇关于毛主席战略进攻思想的论文,荣获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奖项。
2008年,毛新宇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关系民生根本的话题是他的最关注,他表示会一直向爷爷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
2009年8月,毛新宇被晋升为少将,他被质疑是因为家里的关系才能晋升,毛新宇没有因此责怪质疑他的人,他反而是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2022年,毛东东和其他学子一样参加了高考,最终他以65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毛东东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相信他会像他曾祖父和父亲一样,在热血沸腾的青春里闯出一番不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