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 古时候不论是朝代更迭,还是群侯争霸都逃脱不了一件事,那就是战争。 从古至今的战争中,我看到的是武器的更新,从冷兵器时代成功过渡到了热武器时代。在古代战争中,最艰难的便是攻城战了。 古代的攻城战中,攻城的一方为了突破城门,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云梯"成为了攻城战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武器。 它高耸入云,能够轻易攀登上城门。 (古代云梯) 云梯虽然高,但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有守城的士兵会选择推掉云梯,反而是使用石头砸,火烧等方式呢? 这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一、古代攻城战,是怎么打的? 在古代战争中,常常需要攻破一座城市,但攻城战也被看做是战争中难度最大最危险的战斗。《孙子兵法》记载称,"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其意在于面对攻城战时,常常牺牲掉部队三分之一的战士都还久攻不下。 这样的耗费,是整个战场中的灾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攻城战往往十分艰难,也成为了古代战争的一道"硬菜"。 (古代攻城战) 那么古代的攻城战究竟要如何部署、打仗呢? 首先古代的城池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防线,往往建造得十分坚固。还会在城楼外挖建护城河,将城池与外界隔开。 护城河宽度长,深度高, 如果要想突破护城河,往往需要耗费极大的资源来填平护城河,在突破护城河时,攻方往往会遭到守方的攻击。也会造成许多的护城河靠的根本不是石头、木具,在规模巨大的攻城战中,填充护城河的是尸体。 (护城河) 城墙坚固 ,要想打开城池的突破口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攻破城门,另一个则是登上城楼。 想要攻破城门,军队往往会使用攻城锥 ,攻城锥巨大无比可以拿来撞破城门、城楼,但攻城锥耗费人力极大,士兵们也很容易受到高出城楼上的弓兵攻击。 要想登上城楼,就少不了古代攻城战中必备的武器——云梯。 云梯可以直达城楼,利用上端的钩子直接将云梯稳稳的挂在城墙上。下面再配合上可以移动的车体底座,同时从多方面向城楼发起进攻。 (云梯) 云梯在攻城战中往往起到不小的作用,战士们手持武器可以直接冲上城楼,更能够和下面的士兵相互照应,以助于更快攻破城防。云梯的出现,也为攻城战带来了革新。 二、攻城战中的"法宝":云梯的诞生、演变 提起云梯,它除了在古代可以用作攻城的工具,衍生到现代之后更是被加在了消防车,或者是许多建筑器具都会使用到云梯。 尽管他在诞生之初,被赋予战争的使命。 云梯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当时的楚国企图攻打宋国,当时楚王听闻一个十分著名的工匠家,尤其擅长发明种种工具,此人就是鲁班。 鲁班虽然是鲁国人,但是早已声名远扬,面对楚王的要求他也只好答应。 (鲁班雕像) 当时楚国提出,希望鲁班能够建造出一种可以攻破城门的工具,于是鲁班便想到了制作一种可以高攀的梯子。 当士兵登上梯子之后便可以直达城门顶,能够做到直达城楼。但城门楼高,如果只是普通的梯子,使用起来也太不方便了。 鲁班给梯子下面加上了车轮,能够随意移动,上面还装饰了钩子,方便直接勾住城楼。 这样的发明进入战场后,可以说给攻城战带来了新的体验。据传,云梯早在商周时期便有雏形。 (鲁班云梯) 不过当时的称呼名叫"钩援",鲁班也是在"钩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于是云梯顺应而生。它长度极高,《淮南子》中称,"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云梯恨不得直通天际,站得高看得远,在云梯上也能时刻观察敌人的动态。 (钩援) 云梯在发明之后立刻受到了楚王的喜爱,当即表示要立刻攻打宋国。不过这件事情最终是被墨子劝退下来,但从此云梯的出现改变了历代难攻的攻城战。 到了唐代时期,云梯有了新的变化。战国时期云梯是"一发入魂"的,但在唐朝他们做了些许更改。 在云梯上只留下了固定长度的"主梯",多出了一个可以随意活动变化的"副梯"。直接将副梯搭在主梯上就好了。 (古代云梯) 而承载云梯的车也改成了六个轮子的 ,可以让让主梯变得自由转换角度,不再需要人力的转换。到了宋朝,云梯的梯子部分竟然都变成了可折叠的 ,在中间改成轴转式,便可以直接重合。 使用云梯之后,士兵可以快速攻城 ,他们配合地下的撞击城门,弓箭手的辅助下,再使用长戟与城门守军对抗,便可以实现快速的突破。云梯的使用讲究一个快、准、狠,必须要快速的达到指定位置,然后乘虚而入。 (古代云梯)三、士兵为何不直接推倒云梯? 云梯在攻城战中,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效果。要想抵抗云梯甚至是损坏它,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守城的官兵通常会使用砸石头,放火,射弓箭等多种方式来抵御地方入侵。 但一般来说却都是收效甚微,甚至连敌人的皮毛都伤不到。我相信每次看到这种时,人们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把梯子推掉?还能顺便将所有的敌军都赶下去,那为什么这些经验丰富的将士不会这样做呢? (云梯画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时候的云梯为了方便大多是使用木头制作 ,但这木头却不是我们现在的空心木头。每一个结构每一个卯榫都是实打实的木材,而云梯长度甚高 。能够达到古代数米高城墙的梯子,它的重量绝对是惊人的。 这样的梯子如果不是费尽几十人之力,恐怕是不会轻易动摇的。 战场上瞬息万变,在一处汇集几十人来耗费精力,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并且云梯一般都是紧挨着城门口立上去,这样的角度下,就给推动它的难度大幅增加了。 (古代云梯) 其次我们知道,一般的攻城战中,讲究的是队伍之间的互相配合。而云梯一搭,队伍顺应而上。 但守城的将士们也不会坐以待毙,自然会与爬上来的队伍互相抵抗。这个时候作为辅助的弓箭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弓箭作为能够在相对长的距离下,发挥出极大功效的冷武器。古人讲"百步穿杨",而训练有素的弓箭兵在攻城战中,他们的目光紧盯着城墙上的动向。 一旦稍微露出头来,下一秒等待的便是射杀死亡。 如果真的要将云梯推下去的话,露头是必不可少的。也就直接成为了弓兵的目标,兵力强盛,火力压制之下,守城军只能抱头鼠窜,没有丝毫回击的余地。 (古代攻城战) 除此之外,云梯的重点虽然是在"梯"字身上,但他的底座可不是等闲之辈。 在经过后代朝代的改良后,许多一云梯上还会配备破城门的重木 ,一面是城楼,一面是城门,上下攻坚之下,要想轻易的推动云梯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他们宁愿用石头砸,用火烧,用尽各种办法将云梯上的人砸下去,也不会选择推翻云梯,因为那实在是得不偿失,过于冒险。 不过云梯虽然优点多,但是云梯上的士兵都属于开路先锋,死亡率也是极其高的。云梯在攻城战中灵活多变,也成为了历代攻城战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遗憾的是,到了明代后,云梯却逐渐被抛弃。 明代火铳出现后,战场上热武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而云梯的主要材料是木头。木头经不起热油火烧,所以云梯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少。 (明代火器) 尽管随着时代演变,云梯不再被使用,但从它发明之出到此后千年中,它依然在攻城战中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古代战争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四、古代攻城战,还有哪些攻城工具? 那么在攻城中,除了云梯以外,还有哪些工具也是可以使用的呢? 宋代时期有一种名叫"望楼车"的武器 ,他更像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瞭望塔,身形高长,其意在于可以观察敌情,在望楼车上,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旗语来传达城内敌人的情况和动向。下面的轮子可以推动望楼车自由移动,在攻城战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撞车) 还有一种"远距离"武器,那便是投石车了。 相信大家对这个武器并不陌生,有点类似于幼时玩具跷跷板。不过投石车更多的是靠头前的重力,利用杠杆,将重石砸上城楼。投石车在攻城战中,靠的并不算太近,春秋兴起,隋唐成为重要的攻城工具。 战国时期将军李信在攻打楚国时,楚国就曾大规模使用投石器,将二十万秦军投掷而亡。而这场战争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投石车的威力。 (古代投石机) 古代的战争中关乎着万千生息,他们的能工巧匠也自然在战争的变化中发明了不少工具。所以不论是云梯还是投石车都是时代顺应而诞生的工具,他们也有兴亡更替的时候。 但从这些发明当中,我们看到了属于古人独有的智慧,也正是因为前人的探索才为后世的种种打下了深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