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管有钱没钱,都会给儿女留下这3样东西。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可以说是为了子女付出了一辈子. 等到退休了,仍然想着给儿女留下一些积蓄,让他们少受一些辛苦,少遭一点罪。 然而,钱虽然很重要,却不是决定儿女一生幸福的关键 。 人生的经验和智慧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每个家庭中的老人都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因为他们饱经风霜,历经世事,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无尽的财富。 这些财富并不一定要是实质上的财富 ,他们的智慧,人生阅历都是难得的精神财富。 在父母眼里,子女无论多大,都是孩子,像一颗小树一样在成长,却难免有开叉的时候。 在社会上混,即便是成年人,也不保证没有思想偏离正轨 的时候,有时为了满足虚荣心,他们会变得奢侈浪费,处处和别人攀比; 还有的人,因为运气好,赚钱很容易,就开始变得懒散傲慢,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人际关系也堪忧。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利用亲身经历及教训,给予指导,及时纠正,不要让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汉书》有云:"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 30岁以前,也许儿女可以在父母的羽翼下,过得顺心如意,可是人生困难重重,想要他们独当一面,就需要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他们指引方向。 这些经验的箴言,将会成为子女们的指路明灯 ,帮助他们在人生旅途少走弯路、不迷路。 父母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是留给儿女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无价之宝。 它们会给子女的生活带来源源不断的福气 ,让他们懂得经常反省自己,幸福平安地过日子。 积极乐观的心态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难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当全世界都在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时,或许只有睿智的长辈在期待着子女能享受孩童的乐趣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人生的风雨。 在电视剧《警察荣誉》里,李大为是一个话痨型警察。 他就像是个小天使,看见他,就仿佛看见了希望与阳光 。 然而,在李大为心中,有一个难以抹去的伤痛,就是父亲在他少年时的缺席 。 父亲犹如他生命中的过客,每次回家拿走了母亲的钱,就又离去,去他的花花世界玩闹。 好不容易父亲回来了,说要陪母亲、陪自己好好过日子。 可真相却是,父亲患了绝症,没有多少日子了 。 父亲去世时,他想要从出租房搬回来,陪母亲一起度过这段难过的时光。 然而,母亲却说: "不要,你爸以前没有回来,我一个人也习惯了。生活没有改变,日子还得继续过,傻小子,不哭了。" 他也曾怨父亲,也对父亲抱有恨,然而,母亲积极乐观的心态 感染了他。 他看开了这一切,父亲"虐"他,他也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或许,积极乐观的人,并不总会身处快乐幸福的漩涡。 但是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总能驱动自我去探寻生命的本真 ,找到可持续的快乐源泉。 和睦的家庭 中国有句古话: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 。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父母留给子女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房子,而是优良的家风,和睦的家庭。 一家人在一起,没有过多的争吵,只有无限的欢笑,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 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家庭之中的日常氛围,也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的家庭观、婚姻观、人生观 。 提到和睦,不禁想起杨绛一家三口温馨的相处日常。 杨绛曾问钱钟书:"你为什么吵架老让着我,有时候认真反思,我发现并不只是你的错。" 钱钟书笑着回答:"就算我吵赢了,又能怎样?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全部。 两个人的世界,总有一个闹着,一个笑着,一个吵着,一个哄着。" 平日里,钱钟书因为生活技能较为欠缺,常常弄坏家里的物品,每当此时,他都感到十分局促不安 。 但杨绛却从未因此指责过钱钟书半句,还会轻声安慰:"不要紧,我会修。"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也曾感慨: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一个和和美美的家 ,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在一个和睦家庭中长大的人,才会有更多底气去面对人生的困境 。 人到晚年,最大的幸福正是: 家人围坐,齐心协力,把日子过成最美好的模样。 人这一生,事事都离不开"因果"二字。 父母种下什么因,在子女身上就会收获什么果。 人老了,与其给儿女留下万贯家财,不如给他们留下这三样东西,就算我们渐行渐远,这份财富依旧能充满力量 。 毕竟,物质上的富有终究是短暂的,唯有精神上的富足才能得以永恒。 点亮父母留下的财富,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收获不一样的芬芳与美好。 愿你的晚年生活,儿女孝顺,生活顺心,幸福常伴,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收获不一样的芬芳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