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坚 来源:酒店邦 封面图:东方网升图库 前段时间,和一些做酒旅创业者探讨,2023年新的增长点会在哪里,很多人说到了"直播带货"的话题。 对于这个话题,我特别好奇,于是去看了很多的直播书籍,去研究了酒旅的直播案例。还请教了不少的资深人士,甚至找了月销千万直播的操盘手做交流。 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直播这个行业,离我们很近很近,只是需要你亲自去看,去体验。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我启发很大,收获也不少,迭代了自己对于直播的看法。 今天这篇内容,我和你一起拆解,酒旅直播带货的机会。 为什么直播带货会增长? 它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哪些案例赚到钱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直播带货增长的秘密 半年前,人民网发布了,第5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统计报告》,截止到2022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10.51亿,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达到了7.88亿,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根据一些头部平台的数据,短视频的用户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是用户观看视频的时长增加了40%,意味着用户更多的时间被短视频,被直播间抢占了。 而在直播领域,有80%的内容平台用户,每天都在观看各种直播相关的内容。 为什么直播带货还会持续增长? 答案是,有用户红利。 所谓的红利,就是中短期内的供需失衡关系。 现在有大量的用户被吸引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直播的平台上,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就会有购买冲动,这叫兴趣消费。 但相比较看直播的用户,直播平台上的优质商家和供货方,其实还是少的,目前还是一个供需失衡的红利期。 从整个直播产业来看,从2017年规模168亿,2018年突破1000亿,2019年突破4100亿,2020年突破了12000亿,去年的直播带货规模超过3万亿。 如果未来几年,还是可以保持高速增长的话,2025年预计将超过6万亿的规模。 为什么用户更喜欢直播消费? 因为视频直播,与先前的图文模式相比,视频直播是是一种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高效的媒介,我们叫做富媒体。 通过直播,产品特征可以更加充分得到展示,而且有主播在线反馈,实时地对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解,降低购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减少成交过程交易的障碍。 你看,我们从文字,到图片,到短视频,再到直播,信息含量是越来越高,这个过程中,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这是直播带货最大的长板。 我们举几个例子。 这个套餐有效期多久,什么条件下能用或不能用,用户可能需要肯定的答案。 这个酒店环境怎么样,适不适合一大家子过来体验,用户可能需要看看场景。 这个下午茶的质感如何,在什么场景品尝下午茶,用户可能需要看看品质。 一场直播下来,可以把各种各样的产品内容,体验项目,扎扎实实地展示给观众看。 观众会在线互动中,感知到信任。这样的信任感和情感触动,是其他传播形式无法满足的。 比如,你要对3号链接感兴趣,那就特地讲给你听,展示给你看。直播间内给你在服务、价格、体验上,做出直接承诺。 现在看来,这样的趋势是不可逆转,作为一个商家,只有更快地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消费趋势。抓住红利期,获得持续的业绩增长。 直播带货的业务逻辑 这么多的互联网平台,都很关注直播带货的发展,大家都在探索,在自己平台上通过直播形式,达到交易效率最大化的业务逻辑。 总结了三种不同的直播形态,和它们的业务逻辑。 第一种,是传统平台+直播。 比如,携程、同程、飞猪。这类货架类的传统平台来说,直播的角色更像是一种商品详情页的补充。传统的产品详情页,以图片和文字介绍为主,偶尔出现短视频的补充。 但是直播在内容丰富度、生动性、互动性、代入感等方面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存在。用户黏性和转化率,一下子就能得到提升。 由于这类平台的本质,就是货架逻辑,在内容的丰富度上、趣味性方面,还是比不过内容平台。 目前流量逻辑,是抢占用户时间,用户时间变得更加稀缺了。这一点上传统平台没有优势可言,所以,对于直播的投入程度也是很有限的。 第二种,是内容平台+直播。 比如,抖音、快手、B站。对于这类内容平台,直播带货本身就是内容的一种形式。 在过去粉丝会因为内容,与主播建立连接和信任,但他们只能通过打赏方式来回馈主播,现在粉丝们,可以在喜欢的直播间,直接消费了。 这样一来,即回馈和支持了主播,或商家,也获得实惠的产品,从商业逻辑讲,就变得十分顺畅了。 而且,相比较纯货架逻辑的平台,内容平台,在内容创作专业度上,平台算法的精准推荐,和更加流畅的使用体验,更容易让用户在平台上花更多时间。 这类平台,本质还是内容创作,生产更好的直播内容、短视频,才能留住用户时间,从而产生更多交易的可能性。 但是,内容平台在商品丰富度,合约履行能力、用户售后服务,以及一些维护工作等等方面,还比不过传统的OTA平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种,是社交平台+直播。 比如说,微信、微博。在内容平台之后,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也在快速拥抱直播带货。先用小程序上开通了直播功能,之后又大力发展视频号。 对于视频号而言,视频号首先是一个帮助用户表达的工具和空间,创作者和用户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成了关注和被关注私域关系。 但是,与公众号不同,视频号在私域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域的广场和算法的推荐。就相当于从内容工具,变成了内容生态。 微信又是一个几乎覆盖了所有国人的社交平台,学习了其他平台的经验教训,用更小的代价,快速地成长壮大。 然而,视频号生态整体还处在早期,内容质量、用户习惯、消费质量都还没有养成,在商业化上的能力也还不够专业。 从今年的形势看,我们做个预判。对于酒旅商家,更大的直播机会,还是在抖音。 为什么是抖音呢? 第一,抖音的直播体系相对成熟,目前到了扩大规模,扩充品类的阶段。 第二,已经形成了庞大消费人群,养成了相对成熟的消费习惯。 这个是抖音2023年,酒旅市场的分析数据: 直播带货,谁抢占了先机? 酒旅行业中有很多业态,比如酒店、民宿、景区、游乐园、博物馆等等,都在探索直播的形式。 有些搭建团队自播、有些找达人合作,还有一些找第三方机构合作。你可以看看这张图片,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直播带货,是一个已经证实的,非常有效的逻辑,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你仔细观察,理解内在的逻辑,你就会发现。 商家能从原来"人找货"的被动逻辑,变成了"货找人"的主动逻辑。也就是在生意中,获取陌生流量的机会,掌握在商家手中,过去没有这样媒介和算法,而现在完全可以做到。 我找了一些已经拿到阶段性成果的商家,聊聊他们在抖音上的操作方法,和运营策略。 比如,宁波罗蒙环球乐园。 自运营5个月时间GMV突破1115万,核销GMV581万,除了直播以外,还通过短视频和搜索获取流量。 运营方面,发动员工拍摄短视频,做高质量内容矩阵账号。直播内容常态化,旺季每天开播,日常每周至少开播一次。主播打造成了"乐园知心大叔"形象,最高在线人数2000+。 自运营的同时,也和大量的达人合作,结合客源需求,重点发展宁波本地达人,目前已有5个400人以上大群,日常会做社群维护和交流,给达人提供视频素材等工作,保证社群的活跃度。 又比如,北京万科石京龙滑雪场。 是第一个做预售的滑雪场,通过直播达人,以及视频达人的合作,GMV做到了1064万,达人带来商品直播曝光542万次,视频曝光159万次。 主要通过十一、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期间等日子,铺开与直播达人、视频达人的合作数量。 提升种草曝光,撬动了潜在流量,推动了持续的转换能力。 再比如,海南景咖美宿。 是一家在海南的城市民宿连锁品牌,管理超过3000套房源。2022年底单月GMV达到了5000万,官方账号单场直播GMV100万+,目前是抖音酒旅直播的标杆案例。 入驻抖音以来,一直官方号直播,达人直播两条线,并行运营的策略。 与创始人陶总交流中,讲到了,他们做抖音有三个运营策略。 第一个叫借力思维。要善于借用网红的流量,合作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给品牌和产品提供足够的曝光,目前我们有获得过亿的粉丝曝光。 第二个叫内容定位。找到品牌传播的内容定位,无论自己拍短视频和直播,还是和网红合作。我们提供一套百万播放量的方法论,给自己团队和网红们使用,这样的内容输出、内容节奏,更符合品牌的需要。 第三个叫矩阵逻辑。制定和网红达人合作的策略,高佣金但不支付坑位费,这样达人有动力去提升商品的核销率,对我们商家来说是更加有力的方案。 陶总说,这是我们做好抖音最基本三个策略,要是能把三件事情做好,保证你会有持续的新流量。 你看到了,我找的这三个案例,各有不同运营策略,有依靠自播为主的、依靠达人合作为主的,还有两条线同时经营的策略。 也许,方法有千种万种,关键能找到一条,适合你的直播带货模式。 最后的话 我将今天的内容,做了几条总结,希望对你有启发。 第一,有红利。直播用户还在增长,短短几年,直播产业,就形成了万亿规模。看一个机会是不是值得投入,要看整个市场的规模有多少的增长空间,也代表了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 第二,直播,是更加高效的媒介。你看,我们从文字,到图片,到短视频,再到直播,信息含量是越来越高,这个过程中,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是直播带货最大的长板。 第三,不同平台,结合直播的业务逻辑。各个平台的数据都表明,直播带货,对于平台而言,是一种有效变现模式,优秀的直播内容也会给平台内容做反哺,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时长。 为了争夺用户,平台之间关系从合作和竞争,逐渐转向全面竞争的格局。但是这样的竞争,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第四,酒旅的不同业态,对于直播带货的探索。有专业人士预测,未来直播带货终局,可能会是每一个线下商家,或者每个品牌的标配。 所以,既然是未来的标配,如果想开始探索这条路,拿下直播带货先发红利,首先要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非迈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