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暴君的秦始皇为何不杀功臣?
#历史开讲#
自古以来,成就帝王之业之后,许多皇帝喜欢诛杀功臣,维护自身统治。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忘恩负义的嘴脸立刻暴露了出来,用一个非常荒唐的理由除掉了文仲这个英雄。 刘邦同志统一天下后,功勋卓著的韩信、英博、彭越相继去世。 刘邦也成为中国统一王朝第一个杀英雄的皇帝。朱元璋当上皇帝更是想尽理由杀光了起义时的大臣们。当初跟他一起革命的小伙伴们,居然被牵连了五万人左右,以叛国罪被处决了。 可以说,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同享富贵。
刘邦
朱元璋
反倒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位以"残暴"著称的皇帝秦始皇,没有杀过任何英雄。 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王翦、蒙恬、李斯、蒙毅、王贲、李信、王琬、章邯等一大批功臣没有被秦国所杀 始皇。 而且,他们个个身居要职,高官厚禄,生活幸福。
有人说白起没有被杀? 其实,白起是秦昭襄王的大将,被秦昭襄王赐死。 而秦始皇是秦昭襄王的曾孙。 白起死的时候秦始皇还是个两岁的婴儿,所以白起的死跟秦始皇没有关系。 而唯一非正常死亡的吕不韦,也是事出有因。 而且,考虑到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秦始皇也不忍心杀他,只是让吕不韦搬到了蜀国。 而吕不韦因为害怕而自杀,秦始皇也没有连累自己的族人。
为什么被后人称为"暴君"的秦始皇却不杀功臣,反而有着仁义之君之称的刘邦要处死功臣呢?归根到底还是胸襟和能力不同。
功过三皇五帝
嬴政虽然是秦国的王室公子,但因为父亲嬴异人被秦昭襄王派去赵国为质的原因,嬴政并不是在秦国出生,而是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嬴异人在赵国为质期间,被魏国大商人吕不韦认为有"投资价值",吕不韦便做起了"国君生意",对秦国公子嬴异人进行帮助和支持。
赢异人与吕不韦建立了政治伙伴关系。 吕不韦帮助嬴异人成为秦国太子,嬴异人同意与吕不韦平分秦地。嬴异人爱上了吕不韦的美貌善舞的妃子赵姬。 吕不韦为了大计只好恋恋不舍,将爱姬献给了追赶赵姬而来的嬴异人。公元前259年正月,嬴政生于赵国都城邯郸朱家巷一带。 朱家巷也是嬴政母亲赵姬的出生地。嬴政出生时,父亲嬴异人得到了大商人吕不韦的支持和帮助。 论资金和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富足。 嬴政一开始的生活质量还不错。
赵国因为在秦赵战场上不断失利,想杀掉秦王的儿子赢异人解仇。大商人吕不韦提前得到消息。 危急关头,吕不韦重金收买赵国邯郸城守,帮助赢异人逃出邯郸,二人得以返回秦国。 吕不韦开始为嬴异人当太子做铺垫,父亲嬴异人却逃了出来,而儿子嬴政当时还不到3岁,只剩下年幼的嬴政和他的妻子赵姬 在邯郸。
这时嬴政经历了人生最卑微的时候,受人欺凌,食不果腹,时刻提防着赵人的威胁。或许也是这些经历造就了日后成熟开拓的胸襟,有着气吞山河之志。后来回到秦国又经历了吕不韦专权,成蛟之变,嫪毐篡权,都被嬴政一一克服,权力不断集中,直到统一天下。再者他的思想是以战止战,只要一统山东六国就不会有战乱,功臣自然没必要杀。
嬴政也是一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君主,他自诩功过三皇五帝,对自己的能力和自信都有着绝对的自信。他也善待功臣,封官加爵,这些都注定功臣不会背叛他,自然没必要落井下石了。
反观其他君主,大多数都是市井卑微之徒,没有太高的地位,早年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教育,靠着一路人马,以"仁义"为名,招收人才,争取天下。战争年代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为他攻城略地,和平年代就成了一种威胁。为了让子孙后代守护江山,防止这些旧臣暴乱只能赶尽杀绝。
刘邦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