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大赏##情感点评大赏##演技实力派# 最近,一组剧照刷屏。 经典日剧 《新闻女郎》 里,女主角 铃木保奈美 的穿搭,居然过了25年也完全没过时。 铃木保奈美饰演的 麻生环 是一名新闻主播,剧中她大多穿的是穿着职业套装。 麻生环的 冷感都市穿搭 ,即使现在全套照搬穿上街,也能成为整条街最飒、最有品味的姐。 干净飒爽的短发,通透知性的妆容。 没有过于华丽的包包配件,只用简约别致的耳环、手表、墨镜,却 将通勤装搭配出高级精英感。 披着风衣外套的她, 走路带风,气场全开。 硬挺的职业装披上柔软的针织开衫 ,日常感十足。 让人不禁会想象,一位优秀的新闻女主播离开了演播室,放松下来该是样子。 她的衣服大多是 深色系或单色系 ,九十年代独有的复古性冷淡风。 她却能用不同方式将这些枯燥的单品穿出彩。 无论是西装叠搭, 或是一件简约的衬衫扎进高腰裤里, 举手投足间都能精英范拉满。 麻生环喝着咖啡,翻看报纸,播报新闻时,干练又专业的样子。 直到现在都还是很多人心中最向往的独立职场女性的样子。 其实,职业女性穿搭, 不一定就是高级套装、烈焰红唇、恨天高; 不是都得踏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慢动作加目不斜视,才算御姐范儿。 现在一些职场剧的通病,就是容易将职业女性形象放到流水线里。 而麻生环只用一件白衬衫,静静地站在那,一个压迫感十足的眼神就足矣。 剧中向我们展现出, 职业女性不都是一个样的,她们有很多选择。 可以干练,端庄,优雅。 也可以温柔、文艺、甜美。 可以气场全开 ,也可以温柔如水。 很多人都会把这部剧视作"小妈文学"的鼻祖。 美少年跟年轻继母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隔了这么多年都还让人抓心挠肝。 但时隔多年,当我再次重温时会发现, 仅仅用小妈文学来概括这部剧,真的大错特错。 这是铃木保奈美婚前最后主演的作品。 相较于大家最熟知的 《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赤名莉香 ,那年 32岁 的她,多了一份沉淀出来的优雅和从容。 女主麻生环是一位出色的新闻记者。 她从小有个主播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当上了大台的当家女主播。 同时,也和未婚夫共谐连理,人生充满幸福和希望。 然而,就在新婚的第二天,丈夫就不幸命丧车祸,留下孤独无依的儿子北原龙。 没办法, 麻生环不得不接受这个天降的继子,跟他共同生活。 其实,这部剧并非所谓的"小妈文学",他们的关系既像朋友也像家人。 真正打动人的,是 女主麻生环从巅峰到事业低谷,对新闻报道的坚持。 职业女性身上的魅力 ,除了妆容跟衣着赏心悦目,更在于她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麻生环最触动我的, 正是她工作时身上的那股劲儿。 跟很多职场大女主一样, 麻生环也是个顶着光环出场的女强人。 她高傲、自信、无懈可击,放到现在也是会收获一票迷弟迷妹喊着"姐姐杀我"。 但她也会让人很信服,因为有血有肉。 首先, 她人格独立 。 她会直接告诉别人: "请你直呼我的姓名,而不是叫我嫂子"。 因为她不想,也不需要依附男人。 她其实不完美。 在新闻界,她一骑绝尘 ,觉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喜欢单打独斗。 在生活里,她却是个小白 ,家务不精,烹饪废材。 她敬业的工作态度,让人折服。 仪态语调,都是标准的新闻女主播范儿,让人一秒入戏。 无论生活有多少困扰和麻烦,第二天,她都会容光焕发地准时坐在镜头前: "各位好,我是麻生环。"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播新闻前 她选择爬楼梯而不搭乘电梯 。 因为,万一电梯出现故障,就会给周围同事带来困扰,耽误新闻直播。 敬业不是靠嘴皮子说的,而是时刻体现在各种细节当中。 在播报新闻时,丈夫发生车祸的噩耗来得猝不及防。 她震惊、悲痛,但也 第一时间调整状态,用平稳地语调亲口报道丈夫去世的新闻。 然而, 她的傲气、魅力和气场,绝不是凭空而来 。 想要毫不费力,就得足够努力。 吃早餐时、上班的路上,她会抓住一切时间空隙看报纸; 在旁人看不到的夜晚, 她打开台灯,戴起细边眼镜,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在电脑上敲下自己的想法。 所以发生意外时,她能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而不是靠着女主光环 。 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她也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去到挟持人质的案发现场报道时,即使差点被歹徒伤到,但她依然能保持理智冷静,完成现场报道。 她作为新闻人的职业操守 ,也在这个事件中完美展现。 为了防止公众会被误导成单纯的 "员工向上司泄愤" 事件,她通过镜头道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希望引起社会重视: "这不是个例,而是员工的权益被忽视所造成的。" 她时刻将新闻的求真、意义和价值放第一位。 没有开挂的剧本,没有编剧的垂青。 她用自己争分夺秒的努力换来了新闻一姐的头衔。 但在 野心跟初心 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哪怕已几近事业巅峰,但她为了守护职业原则, 毅然揭露电视台高层的丑闻,离开年薪丰厚的大台。 来时,登上主播宝座的她,梦想实现的喜悦溢于言表, 看着自己的海报在电台大楼升起,满脸的意气风发。 去时,人走茶凉,她亲眼看着自己的海报被拆除, 无坚不摧如她,也难饰那一丝落寞。 但她唯独不后悔。 即使,委身于一个地方小台之后, 她一度无法忍受落差,每天的报道从世界局势变为民生小事。 但扛着收视flag的她,即使再不甘,也依然拿着简陋设备到处取材,追求有价值的新闻。 经历沉浮后,她不再心高气傲,学会了与同伴共进退。 也学到了, 新闻不止为了收视率 。 路况、天气、寻猫寻狗、社区调解......这些日常小事也能很有很有意义。 这明明就是真实的女性职业成长番啊。 后来,麻生环获得年度新闻报道大奖,有机会再回到老东家。 她却选择继续待在让她重拾新闻报道意义的小台。 在无良媒体恰烂钱,到处蹭热度,假新闻满天飞的今天, 剧中很多地方,隔了25年也依然很多会让人有感触。 也许,就像麻生环在领奖致辞中所说的: "新闻的价值,并不是由收视率的那些数字就能代表的。" 在很多不受关注的角落里,总有被忽视的群体需要新闻人与他们同在,将他们的故事、困苦报道出来。 大结局,麻生环彻底告别高大上的新闻频道演播室,以及曾经那个光鲜亮丽的新闻女郎。 她像个普通的民生记者,跑到公园里,向大家播报樱花开了,春天要来了。 "职业女性"不应该只是一个光鲜的标签, 而是代表一种专业的精神。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会被港剧,日剧里那些职业女性吸引,正是因为她们的魅力来源于 对工作的敬业、专注,以及热忱。 她们不是菟丝花,她们不依附,不矫情, 以一棵树的姿态跟傲然面对这个世界。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居里生活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