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候,穴位按摩解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9号就正式进入雨水节气啦。雨水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倒春寒"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不建议着急换上春装。此时人体为了顺应春季之生发特性,腠理开泄,对风寒之气的抵抗力也有所降低,早晚时节要注意防寒保暖。
如何应对倒春寒?小编教大家几个常用保健穴位,简单实用,快操作起来吧!
1、搓大椎:驱寒防风
春季一到,大家基本都会把厚重的围巾丢至一旁了,这时候大椎穴就暴露在了寒风中。大椎穴是人体诸阳汇聚之地,要注意此穴位的保暖。大椎穴的定位很好找,一低头,颈部就有一个隆起的地方,顺着隆起处往下至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搓大椎手法操作的时候可以先把手心搓热,用手掌心盖住大椎穴,左右来回搓动,一分钟左右即可,擦到透热为度,注意不要太用力以防擦破皮肤。晚上睡觉前,也可用热毛巾对大椎穴进行热敷,起到驱寒除湿的作用。擦八髎:振奋阳气
八髎穴位于人体后腰部,因此早春季节爱美的女士可不要过早的露出自己的小蛮腰哦。横擦八髎穴可以振奋人体的阳气。擦八髎穴操作的时候可以用双手手心贴在两侧后腰上,定位不用特别精确,从上往下擦,可以每次擦1到3分钟,操作完最好有热感向小腹放散的感觉。
雨水时节气候潮湿,《黄帝内经》中讲:"湿气通于脾。"因此我们这个时节养护不得当的话容易湿困脾胃,出现头身困重、脘腹痞闷胀痛、恶心欲吐等不适症状。饮食上,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饮食方面要多食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小米、芋头、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等。而在穴位按摩上,我们也可以自己操作一下,养护脾胃之气。
3、按足三里: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足三里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的一个保健穴位,按摩足三里,可减少脾胃湿气,缓解春季潮湿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定位足三里的话,可以向图中右边一样,屈膝,四指并拢,拇指按于髌骨上缘,四指沿髌骨外缘直指向下取即可。操作时可用手指点按,一日10分钟左右,每分钟15-20次为宜,感到微微发热效果最好。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让我们和"润如酥"的春雨一起,迎接这盎然的春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