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慈禧太后对光绪帝的宠妃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了她?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慈禧太后视甄妃为眼中钉?真的有一见钟情这种事吗?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当摄政王长达40多年,手握大清朝全部大权,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严加控制。
光绪皇帝的妃子中有一位甄妃,几乎一发不可收拾,经常挑战慈禧太后的权威。直到八国联军攻入王宫,慈禧在逃走之前,打算加害甄贵妃,从而使"甄妃井"的故事流传了下来。
甄贵妃是光绪皇帝宠爱的妃子,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选立皇后,是她的孙女,也就是隆都皇后。起初,甄妃文笔优美,而且懂得做人处事,深得慈禧喜爱。
也因为甄贵妃出生在广东,从小在比较开阔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很受光绪皇帝的宠爱。受到皇帝宠爱的甄妃越发放肆,开始对皇太后的权力失去敬意。
爱上妃子,却不爱上自己的皇后,打乱了慈禧太后的计划。八国联军围攻北京,皇宫大乱,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亡时,她还不忘派人把甄妃扔下井里。
光绪皇帝对甄妃宠爱有加,曾赏赐她八人抬的轿子。甄妃坐在大轿上在宫中走来走去。这件事不合礼仪,从而引起了慈禧太后对这个妃子的不满。
而且,皇后还是慈禧太后的亲孙女,是她个人非常欣赏的。慈禧之所以给光绪安排皇后,就是为了在自己身边安插奸细。但作为皇帝,一举一动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中,这让光绪皇帝心生怨恨,坚决不偏袒慈禧。这让慈禧太后更加生气了。
甄妃在广州长大,父母和兄妹都比较开明,所以她从小聪明好动,吸收西方文化,不喜欢拘泥于框架。
得到光绪的恩宠,非凡的甄妃留在皇帝身边,同时发现宫中封建思想太过严重,再加上甲午战争(1894-1895)失败,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害国。
因此,甄贵妃特别支持光绪的改革,而且经常与茂都改造密谋。甄妃此举插手朝政,也有考虑:一是破坏朝廷至此的规矩,二是绕过慈禧。
慈禧太后思想保守,崇尚隐居,只追求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慈禧太后与甄贵妃政治主张对立,甄贵妃主张修改法律威胁慈禧太后的统治。甄贵妃有摄政之意,侵犯了慈禧太后的威严。
西方的先进技术刚刚传入清朝,很多人还不能接受这些新奇事物,尤其是照相机。
甄妃买了相机,还在宫里学习摄影技术,经常拍宫女太监,有时甚至拍下光绪皇帝批文的照片。
甄贵妃的这个动作也不适合礼仪,经常穿着男装,甚至还穿着光绪皇帝的长袍。当时,很多人认为相机是有魔力的怪物。
也是在这期间,甄妃怀孕了,可惜流产了。这让人觉得相机是邪恶的。慈禧大怒,命人没收了甄贵妃的照相机,扔到宫外,只允许她拍照,条件是摄影师必须是西方人。
甄妃有个花钱舒心的嗜好,赏赐太监不少。在皇宫里,妃子的钱是有限的,这当然不够甄贵妃花的。于是,甄贵妃开始与哥哥勾结受贿卖官。
甄贵妃的哥哥在宫外帮忙物色人选,甄贵妃收到交易款后,提名此人为光绪帝,看在他的宠信上,皇上重赏了这位官吏。
甄妃只是想赚钱,并不是要考察人选的能力。在她推荐了一个木匠做官后,光绪帝后来发现木匠是个文盲。故事传到慈禧太后耳中,她大怒,将妃子从贵人变为嫔妃。
甄贵妃性格嚣张,很多时候不按规矩行事,甚至敢与慈禧作对,挑战慈禧太后的权威,甚至有几次当着别人的面反驳太后的意见。
多次丢了面子,慈禧心里自然是记恨的。一个连自己都看不上的人,凭什么让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为了避免给身体带来灾难,慈禧率先出手了。
八国联军潜入清朝,慈禧逃到西安,还不忘处死甄妃,还派人把她扔井里。慈禧太后回宫后,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她派人将甄妃的遗体取来安葬,假意称甄妃是自杀,同时追封她贵妃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