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
在中国长达上下五千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百家争鸣,是最被很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一个时期。
战国后期,秦国一家独大,六国合纵抗秦,强秦横强破纵,各国间纵横捭阖,涌现出了无数风云人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属赵国的这对黄金组合蔺相如和廉颇了。
这二人一文一武,强如暴秦似乎也未能在二人手上讨到便宜。
这二人更是作为反抗暴秦的代表人物,在无数历史演义中都以睿智光辉的形象示人。
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是反抗强秦的胜利者,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国家英雄。
但是历史往往并不如我们所熟知的那般美好,在历史滚滚的车轮背后,往往是人们无可奈何的血淋淋的真相和事实。
世人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
"将相和"的真相
所谓的"将相和"可能名不副实。
说起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所谓的"将相和",即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概说的是廉颇因为蔺相如在朝中地位高于自己而对蔺相如不满,但是蔺相如却主动向廉颇示弱。
当廉颇得知蔺相如主动向自己示弱是因为怕二人决裂让秦国有机可乘,让赵国因此蒙难,于是主动赤膊负荆向蔺相如请罪,后来二人成为至交好友。
既突出了蔺相如的高风亮节又展现了廉颇的深明大义,知错能改。
但是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首先"将相和"这个说法并不严谨。
廉颇称将毫无争议,但是蔺相如这个所谓的"相"水分就有点大了。
蔺相如的身份是赵国的上卿,上卿的地位相当于承相,但是上卿不等于就是丞相。
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中都提到过赵国的相,比如知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和坑害贤良的奸相郭开。
但是典籍中从未有蔺相如为相的记载,所以蔺相如这个"相"是要打上引号的。
另外从赵国的一些重要决策中也可以看出蔺相如并非在赵国的权力核心之内。
就比如长平之战前,赵国内部讨论接不接受韩国的上党郡时,当时赵国的决策核心是主张不接受上党的平阳君赵豹以及平阳君赵胜和赵禹。
蔺相如的身份如果是赵国的相,这么重要的核心决策是绝对不该被排除在外的。
由此可见他的身份还远没达到"相"的级别。
再说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地位,根据史料记载,蔺相如可能也只是在渑池之会后的短暂时间,地位比廉颇略高。
首先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廉颇在前。
史记的列传是有这个规律的,即二人并传,一定是尊者之名于前。
其余的例子如《孙子吴起列传》、《樗里子甘茂列传》、《白起王翦列传》等,司马迁既然都把廉颇排在前面,可想而知廉颇的地位是一定要尊于蔺相如的。
再从二人的出身说起,廉颇,赢姓,廉氏,赢是赵国的国姓,廉颇是实打实的赵国的贵族出身。
再看蔺相如的出身,仅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相当于是宦官的门客出身,两者在地位的起点上就相差甚远。
所以当时蔺相如的主动示弱,看似高风亮节,其实可能也是一种无奈和不得已而为之吧。
虽然廉颇蔺相如皆被重用的时代,赵国曾经貌似可以和强秦平起平坐,但是随着赵惠文王的去世,赵国走向了衰落,这对黄金搭档也开始了人生的下坡。
战神不败神话的破灭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完全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使其成了韩国的一块飞地。
面对强秦,韩国包藏祸心地把本来应该献给秦国的土地转而割让给了赵国。
贪婪的赵国君臣最终接纳了这个从天而降的礼物,在这件赵国的重大历史决策上并没有记载过廉颇和蔺相如的意见,可见当时二人都是被排除在赵国权力核心之外的。
贪婪的赵国虽然吃到了上党这块捡来的肥肉,却也引来了觊觎已久的恶狼。
他们此时依然迷信着自己的战神廉颇,却始终没能正视赵国与秦国实力上的真实差距。
公元前260年初秦国派大将王龁攻占了上党,这块肥肉甚至赵国还没来得及吮尝它的味道就被恶狼一般的秦国夺走了。
攻占了上党的秦国并没有就此收兵。
公元前260年四月王龁率兵进犯赵国,兵锋直指长平。
而负责迎战的赵国主帅自然是被赵国群臣迷信的战神廉颇。
面对秦国猛烈的进攻,即使是一向勇猛的廉颇也不得不败下阵来,而此时击败他的还并不是秦国的第一人军神白起,而只是左庶长王龁。
廉颇输了。
后人虽然有人为廉颇粉墨,说他是战略性撤退,但是无论怎么解释也改变不了赵国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失陷的现实,秦军蜂拥而至攻入了赵国境内。
长平之战的前期,赵军落败,廉颇在与王龁的对阵中落在了下风,由此秦赵两军也进入了对峙状态。
这个阶段,廉颇顶住了王龁的猛攻,虽然赵军抵抗凶猛的秦军依然略显狼狈。
但是由于作战是在赵国本土内,秦军面临着山高夜寒粮草供应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也逐渐陷入了困难之中。
这个阶段的秦赵之战廉颇可以说勉强与王龁打了个平手。
很多人做过假设,假设赵国最后没有换掉廉颇,长平之战的结果会如何?
这恐怕是谁也不好回答的答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双方的这场战争将会更加的艰难惨烈。
随着赵国国内拍脑门的荒唐决定,廉颇没能在长平力挽狂澜。
也许他真的有能力挽狂澜,再次带领赵国反杀秦国大军,但是从两国的国力对比来看,似乎希望不大,别忘了廉颇此时的对手还只是王龁而并不是战国第一名将白起。
某种程度上来说,赵括的到来似乎对于廉颇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赵括战败接下了纸上谈兵的骂名,廉颇被撤回保全了他战国四将的美名。
忠臣良将的最后结局
长平之战双方对峙时,赵国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一派认为应该联络其他五强合纵抗秦。
另一派则认为,应该主动开启和秦国的谈判,向秦国求和。
而历史中并没有记载蔺相如此时更偏向于哪一方,似乎他此时已经淡出了赵国朝堂,离开了政治中心。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最终还是决定派遣使者入秦,与秦人和谈。
赵国的妥协让其他五国也对其失去了信任,诸国都以为秦赵即将和谈,而不愿再卷进秦赵之战的漩涡中。
这始得赵国失去了最后的被援助的希望,彻底处在了孤立的位置上。
而此时,秦国再次使出了反间计,通过吹捧赵括,来打击前线艰难抵抗的廉颇。
在滔天的舆论面前,赵孝成王的心思也变得犹疑了起来,甚至开始怀疑忠心耿耿的廉颇。
赵国朝廷上一片请用赵括替下廉颇的声音,终于在这个时刻,一直被边缘化的蔺相如又站了出来。
他忍着病痛苦谏赵孝成王,支持廉颇。
这是这位赵国谋臣最后的发声,是他忍受着病痛对赵孝成王最后的劝谏。
但是已经被蒙蔽双眼的赵孝成王最终还是漠视了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谏,决定用赵括替下前线的廉颇。
赵括在长平惨败给了有着战国第一名将之称的秦国武安君白起,成为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话。
同时四十多万赵军在长平被坑杀,秦国兵锋指向了赵国的腹地,赵国几乎亡国,而此时蔺相如病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完璧归赵孤胆入秦,到渑池之会后备受重用,再到最后被边缘化,带病苦谏不被采纳。
蔺相如从对这个国家充满希望,到临死前还要看到国破家亡,蔺相如的结局可谓让人唏嘘不已。
廉颇结局也令人扼腕叹息。
公元前251年,燕国趁着赵国长平之战尚未回复元气,大举伐赵,廉颇临危受命,大败燕军,再次捍卫了赵国。
这次的胜利让廉颇终于站到了赵国的政治中心,他被封为信平君,并担任假相(代理相邦)。这也是廉颇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公元前245年廉颇再次出征攻魏,但是历史似乎和这位当时已经年迈的老将再次开了个玩笑。
这年赵孝成王病逝,新继任的赵悼襄王,再次临阵换将,用乐乘来替换廉颇。
不知道是不是过去的种种刺激到了这位年迈的老将,更或许是出于对命运的不甘,廉颇这次没有向长平时那样接受调换而是转头攻击了乐乘,并且转而投靠了魏国。
魏国国君虽然接纳乐廉颇,但是却并没有再重用他,从此叱咤疆场一生的老将军彻底在魏国的国都大梁成了一只闲云野鹤。
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他虽然身在魏国,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赵国,他想再次披上战甲为赵国而战。
终于他再次等到了机会。
为了表示自己还不老,尚能作战,已经年近八十的廉颇表演了一顿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向赵使展现着自己的勇武。
只是他不知道他的等待注定是徒劳的。
赵国此时已经被奸相郭开掌握,赵使虽然把廉颇一顿能吃斗米肉十斤的事情告诉了赵王,但是一饭三遗矢的补充,却彻底打消了赵王再次启用这为老将军的念头。
从此廉颇只能继续在思念赵国的情绪中浑浑噩噩度日。
楚国寿春是这位名将生命的终点,楚国虽然让廉颇再次披上了铠甲,但是他身边的兵卒再也不是他熟悉的赵人同胞,直到死前他仍然想着再次为赵国效力。
最终在无限的落寞和对故国的思念中,廉颇病死于楚国的寿春,至死再未回到赵国。
这就是历史上蔺相如和廉颇的真实结局。
他们一个不再受国君信任,眼看着家国破碎,在无限挫败中病故。
一个被迫去国离乡,在对故国的无限怀念中郁郁而终,不仅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本纪 赵世家
【2】刘向:《战国策》赵策 秦策
【3】吕不韦 :《吕氏春秋》
美人计郭采洁脸上分明写着我顾里又回来了!不要再说,郭采洁最精彩的造型是顾里。郭采洁米兰时装周最后一晚的造型,穿着宽肩廓形西装搭配黑色尖头小皮鞋,短发背头把她精致的五官完全展示了出来,气场全开,又酷又美。配文Traveli
再爱一个人,也别伸手要这些东西你知道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卑微吗?大概是伸手向你爱的人讨要东西,爱要不到的时候,那种心酸与满腹委屈,能让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抬不起头来。连讨要都得不到的时候,其实你是已经知道了的,
北宋王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自安史之乱以后的二百多年中,中原大地经历了从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原先隋唐大一统帝国的格局被完全的摧毁,全国各地陷于一片混乱。直至赵匡胤建宋,任用良臣,先南后北而初步完
奥巴马卸任后,他的座驾为何要沉入海底?如果留着到底有多危险?美国总统,一个听起来十分风光的存在。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无比自由的国度里,有很多潜在的危险。美国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长,迄今为止他们一共有45位总统,但并不是每一个总统都能够得到善终的。
这位县委书记太色了,连自己远房表妹都不放过,还有多少女人受害近些年暴露的贪色官员,不管是自己的下属,还是利益相关者,似乎都没有血缘关系,只能说是败坏道德,而霍邱县的刘某书记玩得更花,竟然与自己的远房表妹有了关系,这就加上了一条乱伦,人们不禁
洗白日本,痛骂国人,两女一男,想要翻天这是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在做演讲,他出生于1968年,江苏南通人,是当代中国新生代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批评家,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他的主要成就那就是文学创作,著有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可能是被低估的一位伟人176年前的今天,诞生了一位发明家。尽管我们都知道他很牛逼,但他仍然可能是一位被严重低估了的伟大的人。他就是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在大家的
历史故事亡灵为己壮声势楚灵王十一年,楚国发动了对徐国的战争,楚灵王也来到了楚国边境一个叫乾的地方,一边同前线保持联系,一边等待着征伐徐国的胜利消息。谁知,第二年,楚国后院失火,公子比与公子弃疾发动了宫廷
收复台湾后施琅成了土皇帝,留下遗产让子孙后代二百年吃喝不愁17世纪荷兰人占领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带领着他的海上巨无霸的船队赶走了荷兰人。之后台湾孤悬海外,康熙皇帝在解决了国内各种矛盾之后,收复了它。守护者施琅成了台湾最大的包租公,清
国防科大官兵三八妇女节前夕到安华山庄慰问抗战老兵和湘女2023年3月3日,三八妇女节前夕,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人文科学系李超杨华文钟雅琼陈金琳闫好丽秦文佳刘晗吴竞子李亮王丽红,宋旸欣林可欣等老师,在政治协理员付晓和国防科技大学
2019年,中国留学生魏巍在日本被执死刑,执行前夕留下一个字悔历史开讲2019年末,一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法务大臣下令判处死刑。令人奇怪的是消息传到国内却没有一个国人为这位同胞感到同情,反而认为如果他在中国大陆或许早就被执行死刑了。本
唐玄宗忧患王子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帝王之家,按照常理推测,他应该是一个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贵族公子哥,过着神仙一般快活的日子。他可能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但是,他必定不知道忧患二字的真实含义。然而,历史
明代进士裴纶监利第一位探花,荆州仅有的几位探花之一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上皇位。在朝堂议事之时,英宗见不到裴纶,便询问其它大臣,这才知道裴纶已经去世。英宗十分哀痛,当即追赠裴纶为礼部尚书,谥文僖,赐建裴纶祠
李定国进军广东的第一战肇庆之战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42三月二十五日,明军进军到了肇庆城下。领兵驻守肇庆的是尚可喜的老部下清肇庆总兵许尔显。面对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的明军,许尔显竟然没有弃城跑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面临生死决策,廷尉的一席话,让他下了决心时间要从公元前215年说起,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这一年对于整个秦王朝来说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驾崩的,如果说他是在公元前215年驾崩,那历史对他的评价将要
孔子对女人的偏见在历史记载中,孔子对女人是有一些偏见的。这点在论语阳货中孔子的一番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段话中,孔子语气幽怨,还将女子和小人并称
曹操北征乌桓时,为何不顺势消灭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呢?头条创作挑战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绍集团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同年八月,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
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1hr在1948年,1962年和1987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组织过三次民意调查。调查的问题很简单迄今为止,谁是美国历史上最佳总统?谁是最差总统?在三次调查结果中,最佳总统的前三名在
古人如何禁绝恶意陷害明代屠羲英在浙江担任提学副使时,执法严格。巡视湖州时,一些小人听到风声后,搜寻读书人的过失。一个书生在娼妓家留宿,被保甲擒住押送到署门,没人敢为他们开解。署门打开后,保甲将书生和妓
有个高官老爹,曾国藩的四个女儿为啥还命运悲惨?曾国藩是清代的中兴名臣。手下能人无数,识人用人,都非常老辣。但是在为女儿择婿上,却连栽了跟头。他为女儿择婿要求门当户对家风传承知根知底。家庭地位要相当,不能差距太大家风要好,爹妈的
八路区长,被敌团团围住,宪兵队长伸手抓他胳膊,他抬手就是一枪1944年的8月,长清县六区委书记杨志正在铁路西开会,突然接到情报,说敌人要扫荡万德东圩。区委和区公所都在那里,老杨听了大吃一惊,急忙起身向万德东圩奔去,大约晚上6点,到了南纸坊村
甘肃隐蔽的小山村,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原是废弃的军工厂在甘肃东南部的华亭县安口镇石堡子为中心的大山深处,三线时期,一座现代化的军工企业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个厂被命名为5203厂,对外称为胜利机械厂。1964年,我国处于各国敌人的包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