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多年前,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被澄清后,二人的后半生截然不同
"开棺,验尸!"
1876年,北京朝阳门外海会寺内一口棺木摆在正中,这里面藏的是一个惊世疑案的真相,结论到底如何,只有开棺才知道。
棺木打开,一股尸臭扑鼻而来,很显然,尸身已有年头,皮肉早已腐烂,仅剩骨骸。
"病死的!"一个头发花白的仵作仔细看过后,十分确定的说。
"扑通"一声,旁边的一人立刻跪下,"下官有罪。"
真相终于大白!
耗时4年,七审七决,惊动慈禧三下圣旨,十多名官员革职查办,这就是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案。
它到底是如何被炮制,又是如何让真相浮出水面的呢?
杨乃武和小白菜被释放后,他们过得怎样了呢?有没有在一起呢?
慈禧为什么又大发慈悲,为杨乃武和小白菜伸冤做主呢?
法国记者在街头拍下二人同戴枷锁的照片
"咚咚咚",1873年十月十二日清晨,余杭知县衙门前鼓声大作,知县刘锡彤立马传唤。
"青天大老爷,请你为妇人作主啊!我的儿子葛品连死得冤枉。"来人一进门,就开始哭诉。
来人名叫沈喻氏,儿子前日突然暴亡后后口鼻流血,她怀疑是被人毒害。
收了状纸,刘锡彤就准备带人上门查案。
就在这时,又有下人来报:"给老爷看病的郎中陈竹山来了"。
刘锡彤索性看了病再出发,正是接下来这段对话,成为这场冤案的开始。
"县老爷这是准备去哪儿呀?"陈竹山搭讪。
"刚接到状纸,听说沈喻氏之子葛品连死得蹊跷,正准备去查验",刘锡彤透露。
"县老爷真是辛苦",陈竹山一边奉承,一边脑子转得飞快:
"我听街坊们说, 葛品连的妻子葛毕氏和举人杨乃武有私情,邻居们都在传"羊吃白菜"呢。
现如今,葛品连暴亡,有人说这是两人合谋毒死的。"
陈竹山把他听到的传闻添油加醋说了一番。
刘锡彤一听,立马派人到街坊间走访,传闻有鼻子有眼。
这事儿还得了?
"谋杀亲夫"可是重罪,女子必须"嫁夫从夫",如今却为了奸情而毒害自己的丈夫,这就是破坏纲常啊,这种事决不能姑息!
尤其是听到涉案人员有杨乃武,刘锡彤更开心了。
他早就看杨乃武不顺眼了,有机会能把他除掉也能解他心头之恨!
这杨乃武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得罪知县老爷呢?
杨乃武是余杭本地人,家中世代养蚕,家境殷实,还是新晋的举人。
他生性正直,最看不惯官绅欺压百姓的事儿,平日里喜欢打抱不平,还会把官绅的恶霸行为编成歌谣让人传唱。
这一来二去,不免就成了知县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刘锡彤来到葛家后,立马命人验尸。
仵作沈祥刚入行就接到命案,心中不禁慌乱,他强作镇定,查看尸身。只见尸身面色淡青,口鼻内都有淡血水流出,身上有十多个大泡。
他在脑海中迅速思量着,"如果是砒霜中毒而死,那么牙根上会青黑,七窍流血,全身起小泡。但目前的情形又不像啊。"
他拿出银针,刺探入尸身喉部,抽出时发现银针成黑色,心中更加疑惑:"难道是服毒身亡?"
此刻的沈祥心中很是疑惑,若说是服砒霜而亡,那情形又不太像,如果说不是服毒而亡,银针又变了黑。
为了交差,他草草地在验尸单上填上了 "服毒身亡" 四个字。
拿到结果的刘锡彤太开心了,他立马把"小白菜"捉拿,羁押到衙门审问。
一场惊世冤案就此拉开序幕。
"小白菜"娘家名叫毕秀姑,人长得又美又艳,平日里喜欢穿白色和绿色的衣裳,十分俏丽。
有些不三不四的男人看了都流口水,暗地里还给她取诨号 "小白菜" 。
丈夫葛品连在豆腐店给人帮忙,日子过得去,两人感情并不差。
面对这扣上来的罪名,小白菜当然不认,据她的供述,葛品连是病死的,而且有多人见证。
葛品连是十月初十下午申时死亡,而前一天他就感到身体不适,在豆腐店帮工时多次呕吐,最终受不住了,就向老板请假回家。
在途中,他还去蛋糕店买了粉团吃,没想到,边吃边吐,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挨到家门口。
小白菜立马把他扶到楼上,让他躺在床上。葛品连还是呕吐不止,大喊自己发冷。
葛品连说,自己可能是流火病复发,只需要补补身子就可痊愈。他嘱咐小白菜去买些桂圆和东洋参给他补补。
小白菜立马去买了,然而葛品连喝完药后不但没有好转,还口吐白沫,病得更重了。
当日下午,葛品连的继父又请了老郎中前来医治,但毒火已经攻心,尽管全力救治,挨到第二天下午,葛品连还是气绝身亡。
"流火病",在现代医学看来是一种皮肤病,初发时就会全身恶寒发热。内治需要清热凉血解毒,饮食清淡,去内火;外治需要用药熏敷。
但是桂圆和东洋参这两样却是上火的大补品,在这种情况下,只会让葛品连内火更加旺盛,从而毒火攻心。
按小白菜的说法,葛品连的死因就是因为他误判病情,服药不当。
这中间又有多人见证,如果把这些人都找来问个清楚,自然就知道小白菜有没有撒谎了。
然而,刘锡彤心中早有论断,既然小白菜不认罪,那他有的是办法。
"重刑之下必有实话",刘锡彤下令:"大刑伺候"!
很快,衙门差事就拿上刑具把小白菜的十根手指放入,然后两人在两边用力拉绳子。随着绳子收紧,小白菜痛得大声喊叫。
这道刑法就是我们在古装剧中常见到的"掺刑夹指"。
然而,尽管鲜血已经从小白菜的手指流出,她却对莫须有的罪名压根不认。
刘锡彤见状,酷刑加码。
他又命人把铁丝烧红,刺向小白菜乳房;又用锡纸盛水烧开,把滚烫的水浇到她的背上。
小白菜被折磨得几经晕厥,然而,不等她晕过去,狱卒就用冷水把她浇醒,继续折磨。
一直熬到第二天下午,小白菜实在是忍不了酷刑折磨,她只能把罪名应承下来。
刘锡彤大喜,有了小白菜的认罪口供,杨乃武可就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
要说这杨乃武和小白菜有什么关联,那就是曾经的房东与租客的关系。
葛品连和小白菜成婚之后,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屋,就到杨乃武家租住。
葛品连是豆腐店的帮工,常常需要半夜起来做豆腐,所以常住店里,而小白菜则常住租住的房屋内。
杨乃武一家人都很喜欢小白菜,她聪明伶俐,又喜欢读书认字,常常向杨乃武和妻子请教。
在闲时,杨乃武就教小白菜认字,妻子教她读经,相处时间久了,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常常同桌吃饭。
这样的日子,在杨家人和小白菜心中很是和美,然而到了外人嘴里,就传出流言来了。
原本小白菜长得美,之前就常常被地痞无赖调侃,直到住进了杨家,受到杨乃武的庇护,日子才好点。
如今,这些地痞无赖硬是要编排点什么来,也是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在杨乃武的妻子难产死后,街上都在传杨乃武和小白菜有私情,都说"羊吃白菜"。
流言传到了葛品连的耳朵里,他自然不高兴,于是找个借口和小白菜搬了出来。自此之后,小白菜和杨乃武再无联系。
谁知道,葛品连死后,小白菜和杨乃武反而惹上了杀身之祸?
这边杨乃武受到传唤之后一头雾水,他怎么也想不通葛品连之死怎么会和自己扯上关系。
因此,他被押送到衙门时,正气凛然,大声辩白。
一来,自己和小白菜在葛家搬离之后就没有任何往来;二来,葛品连发病前后他根本不在余杭,而是在南乡岳父家里,这有许多人可以作证。
自己既有不在场证明,也无作案动机。
再者说,他是新晋举人,断定刘锡彤不敢对他用刑。
"县衙无权对举人动刑"这可是写进了清律的,刘锡彤自然是知晓,但他也有破解之法。
杨乃武的供词掷地有声,刘锡彤却奸计横生。
他一边命人把杨乃武关进大牢,一边向朝廷写奏折,"请求以奸夫的罪名革去杨乃武举人的功名"。
古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来回都靠马力,要拿到朝廷的批文,也需要时日。
刘锡彤却等不及了,第二天,他便开始对杨乃武动刑。
但杨乃武是个有气节的人,没犯的罪绝不可能会认,一番拷打后,他都坚称自己与此案绝无半点关系。
刘锡彤无奈,他心生一计:让小白菜和杨乃武当堂对质。
小白菜害怕自己再次受刑,只能按之前的说法胡编乱造,诬陷杨乃武。
杨乃武万万没想到小白菜竟然信口雌黄,气得他破口大骂,小白菜狼心狗肺。
刘锡彤可不管,他命人捉住小白菜的手按下手印,将犯人和验尸审讯情况一起向上级知府呈报。
此时的案件有很明显的漏洞:
主要犯人的供词不全。清朝律法极其重视口供,若是拿不到口供,便无法结案。这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的破绽。
然而,杭州知府陈鲁是军功出身,本就轻视书生,再加上又听说杨乃武平日里对官绅颇有些不利,刘锡彤又不断吹耳边风,在没听犯人称述的情况下,就相信了"通奸杀夫"这一说法。
因此,二审时,杨乃武刚被押送到知府衙门,就立马被安排上了严刑拷打:跪钉板、跪火砖、上夹棍、吊天平架……
连续几天之后,杨乃武生不如死。
身体的痛苦让人精神崩塌,此刻的杨乃武再也顾不上什么气节与真相,死也罢了,只求让他速速脱离苦海。
于是,他签字画押,承认自己给小白菜砒霜,两人合谋杀害了葛品连。
但承认了,必须还要说出毒从哪里来啊,杨乃武于是瞎编说是从药铺买来毒老鼠的药。
这里又一个证人出现了,也就是药铺卖药的掌柜。
但既然陈鲁想把这个案子判死,证人不证人的,漏洞不漏洞的,都没有关系了,只要有了口供,那便可以结案了。
于是二审中,陈鲁判处小白菜凌迟处死,杨乃武斩立决。
一对清白之人就要成为刀下冤魂了么?
在清朝,死刑也不是随便就能判的,一个案件最终定案要经过县级、府级、臬司、巡抚或总督四级审查,而且所有死刑必须上报朝廷,获得批文后方可执行。
知府陈鲁又将案件上报浙江臬司批审。
但臬司拿到卷宗一看就觉得这个案子太可疑了——它从作案动机上就不应该成立啊。
杨乃武是举人出身,中举后就可考进士,进入仕途做官,前途无量。而小白菜不过是个寻常女子,还是有夫之妇,杨乃武会为了一个这样的女子自毁前程吗?
于是,臬司先后组织了两次审讯,他一边提审小白菜和杨乃武,一边命人暗访证人药店老板。
但此时的小白菜和杨乃武早已经受够了刑讯之苦,只一心求死,面对再次提审的机会,他们只低头认罪,更没有翻供的想法。
而臬司虽然派人暗访证人,但这个暗访的调查员竟然直接住进了知县刘锡彤府中。
得知来意之后,刘锡彤对药铺掌柜威逼利诱。等调查员问询时,药铺掌柜做了伪证。
有了证人证词,又有了口供,这个案件看起来是铁案难翻了。只等着朝廷刑部的回文一到,两人就立马要魂归西天了。
杨乃武早已放弃翻案,他在狱中写下遗言,"大清无青天"啊。
但杨乃武的姐姐杨淑英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弟弟会犯下如此大罪,她一定要弄清真相。
杨淑英得知弟弟是被屈打成招后,强烈劝说弟弟写下控状,她要为弟伸冤!
杨乃武求生的欲望被点燃,他不想含冤而死,令家族蒙羞。
杨淑英带着诉状在杭州各个官衙申诉,然而,衙门不愿再审。
既然杭州无法申冤,那就去北京,去告御状!
但要告御状又谈何容易?
第一次进京,杨淑英连状纸都没递上去,就被打了回来。
好在苍天有眼,正在她走投无门的时候,她遇到了贵人胡雪岩。
此时的胡雪岩是官商两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不仅商号遍天下,又和官场走得颇为亲密。
在他的指点下,杨淑英找到三十多位浙江籍的在京官员,并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投递冤状。
经高人指点后,果然事半功倍!
这个案子引起了大学士翁同龢的重视。
翁同龢是大学士,同时又是皇上的老师。在翁同龢的推动下,慈禧太后颁下谕旨,"务得实情。"
有了谕旨的关照,这次审讯没有动刑,杨乃武和小白菜推翻了原来所有的供述。
上海的《申报》立刻对此案进行了跟踪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
为了尽快平息众议,慈禧命钦差大臣胡瑞澜复审。
对现在的胡瑞澜来说,这个案件最大的问题就是口供和之前有出入,要结案,只要把口供做实就行。
于是,他又对杨乃武、小白菜再施酷刑,连夜进行熬审,杨乃武的两腿被夹折,小白菜的十指也被拉扯脱臼。
两人最终因为受不过刑罚,又翻回原供。
但今时已经不同往日,舆论加入了!
当维持原判的结果出来后,《申报》立刻予以报道,民众议论纷纷。
浙江地方上的举人,杨乃武的好友等30余人联名向督查院和刑部控告,指出杨乃武案件从县衙到知府,再到钦差大臣,经七审七决,都是用酷刑逼供,屈打成招。
此时,18名浙江籍在京官员也联名向督查院提交诉状,请求刑部直接审理这个疑难大案。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慈禧太后再也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慈禧第二次下谕旨,要求"刑部彻查!"
刑部官员审查之后,疑点一个个显现:
首先,葛品连"中毒身死"这一结论很模糊,刑部请旨要求将葛品连的尸棺运到京城,重新查验。
其次,杨乃武的不在场证明是否属实?
再者,葛品连死前患病是否属实?
为了查明真相,刑部将相关人员一一审问,层层盘问之下,真相终于显露:
验尸人沈祥在使用银针之后未用皂角水擦拭,沈祥并不知道是否是砒霜中毒;
沈喻氏和郎中都证实葛品连死前确实已经患病;
杨乃武的好友证明杨乃武十月初三到初六都在南乡;
此时药铺相关人员证明杨乃武并没有买过砒霜。
此案实在是无需再审了,证明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清白,只需开棺验尸即可!
1876年十二月初九,刑部尚书率领刑部官员、羁押全部人犯到海会寺内开棺验尸。
棺木打开,一股尸臭扑鼻而来,人死已经3年有余,仅剩骸骨。老练的仵作朝里一看,即下言断定"病死的"。
刘锡彤仍不愿承认,他指着几块骨头大喊"这是青黑色"。
仵作却说,"人死三年,外边青黑是发霉所致,挫断骨头,里边黄白色;如果是中毒身亡,里面应该也是青黑色。"
铁证如山下,刘锡彤只能摘下顶戴,跪在刑部各官面前,伏地认罪。
后来,冤案制造的主犯刘锡彤被流放,浙江其他涉事的100多名官员一律被革职,永不录用。
浙江官场上的官官相护,让慈禧既后怕又担心,因为这些人正是曾国藩的手下。
正好借着"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慈禧狠狠收拾了曾国藩的势力。
为此,她还在民间获得了"为民做主"的好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
1877年2月16日,慈禧降旨,杨乃武和小白菜终于得以无罪释放!
但在谕旨中,慈禧却又说:
小白菜与杨乃武同桌吃饭,不守妇道,杖八十;
杨乃武和小白菜同食,诵诗读经,不知避嫌,杖一百,不予恢复举人身份。
虽然两人重获清白,但在世人眼里,两人是有错在先。
错在哪里?
四个字: 同桌共食
男女同桌吃饭,便是不懂避嫌,便是有罪。
这在今天来看,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在封建思想之下,这竟然毁了两个年轻人的一生。
杨乃武和小白菜出狱后,从此一拍两散,再无瓜葛。
出狱之时,杨乃武已经37岁了,双腿被打断,仕途功名皆与他无缘。
好在杨家世代养蚕,还有手艺傍身,在贵人胡雪岩的资助下,杨乃武赎回几亩桑田,潜心养蚕。
他还培育出"凤参牡丹"的蚕种,名扬杭嘉湖一带,后半生衣食无忧,但到底是意难平。
1914年,杨乃武因为患疮疽不治身死,终年74岁。
据说,他死之后小白菜还曾去送葬。
而小白菜呢,她的后半生比起杨乃武,却差多了。
她出狱时不过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已经身心俱残,对人世早已厌倦。
婆家那边她是回不去了,娘家也嫌弃她。
为了生活,小白菜只能入庵为尼,终身与青灯相伴,了此残生。
1930年,小白菜在尼姑庵去世,享年76岁。
她曾留下一份遗言,声明:
"杨二爷(杨乃武)蒙受不白之冤,皆因我所故。我与二爷绝无半点私情,纯属清白。"
由此,"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所有人都尘埃落定。
尽管这个事情发生在封建时期,但也可以看出流言的危害。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算是清白之人,也因流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三人成虎。恶语伤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在流言四起之时,保有一份理智,拨开迷雾,去看见其中的真相。
-END-
来源|砍柴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江流深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及内容均转自原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冠心病不宜干什么活?冠心病也分轻重缓急,每个具体的人体质也不同,所以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说冠心病一定不能干什么活。一什么是冠心病大家常说的心肌缺血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冠心病,还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支架心脏
一名维修电工除了去工厂,他还能何去何从?维修电工是一个工作范围特别广的职业,除了去工厂以外还有大把的地方可去,可以说只要用电的地方就离不开电工。但是前提是你技术要扎实,不然的话只有选择做一些技术含量低体力比较多的工作。其
上海年薪15万算低吗?在上海,年轻人年薪十五万绝对不低了,不管税前还是税后,这至少是一家一般公司中层以上领导才会有的薪资。你是女生,才25岁,年薪就达到15万,如果是没背景不拼爹只靠自身能力就赚到这个数
现在社保政策调整了吗?可以补交吗?社保政策实际上是非常复杂,一直也有可以允许养老保险补缴的情况,但是大多数情况是不能补缴的。如题目所说的情况,仔细分析一下具体,这是国家电网的公司,补缴2000年至2004年的保险,
在工作中,是为人处世重要,还是工作能力重要,领导更看重什么?在工作中,是为人处世重要,还是工作能力重要,领导更看重什么?谢邀这个问题的提出,粗看比较简单,深思还真有无从回答的感觉。因为给出的条件不明确,要想回答清楚还真是不容易。首先我们要确
三流学校的师范生应聘教师容易吗?答不论什么学校的学生,师范的,非师的九八五的,二一一的,什么帽子也没有的应聘教师编,对于具体的一个人来说,总是有人能聘上,有人聘不上。所谓名校与普通校,也许应聘教师编会档次不同,当
对一些学校立孔子像,你怎么看?毛主席比孔夫子高明100倍!!!建议中国教育部把学习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思品教育,价值观教育,哲学教育等方面核心点,建议学校树立毛主席塑像,作为中国人民学习的楷模!!!我们不禁要
一个班级的班风很差怎么办?你好,我是专门在校处理学生问题的德育老师,对这方面有一些的经验,和你说一说我的看法。你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引起班风问题的原因其实很多,只有找到原因,有针对地去解决,班风才能慢慢地好
信阳有哪些好的初中学校?信阳初中教育界真实的排名是浉河中学,九中,羊山中学,七中,每个学校都有小班也都有混子,儿子今年刚从浉中毕业本人对浉中还是有较高的发言权,浉中的管理绝对可以甩其他几个初中几条街,无论
艺考真的是升学捷径吗?你怎么看?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先举几个例子2018年我带的班里有一个学生以高考文科571分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如果不是因为艺考,山东
程序员能在一线城市里生活一辈子吗?我是南京渣二本2019年毕业,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后感觉自己啥也不会,就报了南京半圆学社的java培训,当时去也没想太多,反正五个月花一万多,最后出来包分配,能找到7k工作的话,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