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风味|本地攻略|人情味小店|餐厅指南 前段时间,阿力写了一份 《中国吃鸡地图》。 很多伙伴私信说:" 羊呢,羊呢 ?秋冬没羊肉没灵魂啊!" (别催了,已经在写了 ) @《小城夜食记》 是的,在中国几乎没有地方完全不吃羊肉。但讨论起 哪里的羊肉最好吃时 ,这可比世界杯预测还要激动人心! @《小城夜食记》 在咱们大中国的羊肉版图上, 那些排在前几名的小羊 (新疆阿勒泰大尾羊、内蒙苏尼特羊、宁夏盐池滩羊、甘肃庆阳羔羊......) 全都在西北五省区,堪称羊肉界的争锋与混战。 @BIU BIU 但现在可不只这么简单,更有种子选手 江浙代表队 组成一整个吃羊江湖; 甚至还有一些被吃货低估的吃羊宝地 "西南地区" 也逐渐内卷起来,更是把羊肉玩出了新高度。 (涮羊肉、羊肉串、白切羊肉、羊肉稍麦、手抓羊肉、白汤羊肉、羊肉面、胡羊焖饼、羊肉烩面片、羊肉包子、红烧羊肉、羊肉粉、羊肉铁锅炖......) 所以, 中国哪里的羊肉最好吃 ,咱们边走边看。 中国最会吃羊的地域 论气势,西北说了算 @图虫创意 溯源起来,内蒙本地菜式是手把肉和烤羊,当为正经的蒙古料理。 著名脱口秀演员李诞在上节目时说过:内蒙古人一但离开内蒙古是不吃羊肉的。 内蒙古作为我国 四大牧区之一 , 产羊量第一 。 羊儿在辽阔的草原上恣意生长,这儿的羊肉不仅没有腥膻,反倒鲜甜。所以在内蒙古吃羊,吃的不是调料或烹饪方式,而是 羊肉本身 。 "在内蒙古西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山羊多于绵羊;而在东部,绵羊则唱着主角。羊是内蒙古数量最多的家畜,他们与草原,就想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 @Rambo 草原上的羊其实分为 绵羊和山羊 两大类,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羊群主要是以绵羊为主的—— 既可吃肉,又可薅毛。 由于数量多,绵羊在草原五畜中也被叫做 "蒙古羊" 。 内蒙古的山羊主要集中在 中、西部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等地区 ,而且各地区的羊种不同,精华部位也不同。 比如呼伦贝尔草原,遍地都是 锡盟羊肉铺 ,懂行的要挑 乌珠穆沁羊 来做烤羊排。 讲究的要用苏尼特羊刨片儿涮羊肉。 (阿球之前有幸尝过一次,那种鲜甜滋味吃过一次就忘不了hhh) @呼呼少年 但吃了这么多羊肉,它的精髓还是体现本味,一把盐,足以让羊肉散发那最具代表性的迷人香气。 @杰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北方人务实的性格不仅写在了脸上,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在餐饮文化之中: 按锅上的奶茶、按盆卖的手把肉、按斤烤的羊肉串... 不带512G的胃还真不敢来,就连早餐也是个顶个的硬菜。 老绥元稍麦 300多万人口 的呼和浩特 每天至少要消耗十几万量稍麦。 这样的数量反映了青城人民对烧麦的喜爱程度。清晨,踏进稍麦馆,每一屉烧麦出锅之时,就是食客最幸福的时刻。 @图虫创意 而老绥元稍麦便是无数呼市人舌尖上的记忆。 作为最经典的 羊肉大葱馅儿烧麦 ,这么多年以来,依旧最受老青城人欢迎的那一款。 荤香油重,还有散寒发汗的大葱和生姜,咬上一口,连汤带肉满足了草原地区人们对高热量的需求。 @图虫创意 烧麦的最佳搭档是谁?答案只有一个: 砖茶。 砖茶口感醇厚,专解烧麦的油腻, 还可以促进消化。品一口烧麦,喝一杯砖茶,这就是呼市人美好一天的开始。 地址:市政府西侧如意小区东门南侧 老贝尔杂碎馆 @图虫创意 羊杂碎是呼市人抹不去的早点情结, 是刻印在呼市人骨子里的民俗小吃。 说到羊杂碎, 贝尔杂碎 在青城绝对名声赫赫,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进去需要拼桌坐,不然只能站着等待。 一碗杂碎再配一个焙子 (一种做的像舌头的饼子,当地人也称为:牛舌头) 成为青城人的美味。 @一只荷包蛋酱 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盛入碗中,色香味俱全, 吃进口中则是肥而不腻,令人胃口大开。 而且吃羊杂很多人喜欢配 "佐餐三味" ,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红灿灼目的辣椒面儿、洁白晶莹的食盐,依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 地址:光华街与外贸巷交叉口东北角 /新疆/ @《寻味新疆》 新疆的人均羊肉消费量排名全国第一 ,近乎是第二名内蒙古的两倍,是当之无愧最能吃羊的省份。 (曾经听过一句话:"也许有人比新疆人更会养羊,但很少有人比新疆人更会吃羊。" ) 新疆有游牧风情浓郁到 只加盐的手抓肉与烤肉 ,也有与西亚美食相连接的 羊肉抓饭、 馕坑烤制的 烤包子与烤全羊 ,更有大受欢迎的米肠子、面肺子、过油肉拌面…… 或水煮、或火烤,或红烧, 新疆人总能把每只羊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大静 @《人生一串》 一把新疆烤羊肉串 就已经奠定了新疆在中国羊肉界、或者说烧烤界的至高地位。 之前阿球去新疆玩,迷死了那边的 羊肉串 ,只不过那边没有洒满孜然粉、辣椒面的新疆羊肉串,而是大串的烤肉。 其灵魂不在于五花八门的调料,而是那藏在肉串中的 丰腴羊尾油。 @大静 羊尾油的油脂渗已经渗透进肉块内里, 也锁住了肉块内部的肉汁,入口外焦里嫩,很是满足。 /甘肃/ 深秋,初冬, 整个甘肃都是羊肉味的 。 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地带的甘肃, 是中国的五大牧区之一。 从祁连山地到黄土高原,从河西走廊到甘南高原,羊群的身影随处可见。 @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在吃羊这件事上,甘肃人素有 "囊括宇内,并吞八荒" 的豪迈气势。 在甘肃,羊肉和面饼的爱欲缠绵,才是 最接地气的味道 。烤、煎、蒸、煮、烩、焖、卤、炖、炒......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好吃! 当敦煌的 胡羊焖饼、兰州的羊肉烩面片、庆阳的羊肉包子 端上餐桌时,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好吃至极了。 @《风味原产地·甘肃》 游牧民族喜好现杀现吃,将羊肉搭配葱和花椒 塞入羊肚 ,再投入 滚烫的鹅卵石 ,天然的"高压锅熬煮"就这样完成了。 烹饪好的羊肉 表面焦脆,汁水丰盈,香软嫩滑, 还带着一股特殊的炙烤香气, 直接用手抓着吃 特别香。 回味斋 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老店,由回族师傅主理面食,胡羊焖饼一绝。 肥嫩的小羊 ,先在清水里洗个热水澡,然后再入锅红烧。 噼里啪啦的羊脂迅速融化,拥抱鲜嫩的瘦肉,加入水和调料焖煮,汤汁涌入羊肉的肌理中,将它慢慢的侵蚀。 / 胡羊焖饼 / 待煮的半熟后,用筷子扎几个孔,给羊肉和汤一丝丝透气的机会。最后,待饼熟后捞出切片,重新与羊肉汇合。饼缠绕着肉,每一口咬下去, 滋味绵长 ,都能得到舌尖积极的反馈。 地址:(敦煌)鸣山路12号 /宁夏/ 说起宁夏的美食,每个地区可谓各有千秋。 但宁夏最美味城市,还数享有 "吃在吴忠" 赞誉的中部城市吴忠。 而在这座宁夏回族比例最高的城市, 尤以清真美食最具特色 , 好吃不膻的羊肉 更成为吴忠清真美食的地道风味名片之一。 吴忠手抓是公认好吃。 肉质无比细嫩,一点膻味也没有,为了体现本味,也会将羊肉放凉后才吃,也就是宁夏的的特色—— 凉手抓 。 /青海/ 青海的羊有了盐碱地、高原草场、祁连山雪水的共同滋养,肉嫩而香,不膻不柴。 在青海,每一头羊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最豪爽的吃法是 手抓肉 ,带骨的羊肉剁成块,放入清水混着香料中煮透,炖两个小时,等肉化作泥,骨都酥烂了,再捞出来,撒上提鲜的盐,就足够鲜美! /陕西/ @SwinesomF 初雪后,陕西人的羊肉也该吃起来了。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陕北地区"名羊辈出",横山羊肉、定边羊肉、靖边羊肉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se7en27 陕北人吃羊,自带一种豪气。 以最常见的铁锅炖羊肉为主,新鲜羊肉剁块,冷水下锅,加入葱、姜、蒜、花椒、辣椒等调料,小火慢炖一小时就算大功告成。 大雪天里,一锅肉从头吃到尾都热气腾腾的就是俩字:舒服! 陕北人最常吃也最喜欢吃的,其实是 羊肉面 。 熬到烂熟的羊肉 ,配上浓厚的汤汁,浇在筋道的面上,是陕北人在外深深的乡愁,也是外地人印象中的地道的陕北味道。 散装吃羊大省 江浙一带吃羊,竟有这么多花样 其实在北方人眼里,南方羊肉不值一提, 但在江苏省,这句话可不敢乱说 。 在江苏 的吃羊江湖里,苏州与徐州敢当第一。 /江苏/ @大宝爱逛吃 苏州 的 藏书羊肉 主打汤鲜肉烂,羊肉重在尝鲜,看似平平无奇却能让它入选全国四大羊汤之一。 白汤羊肉 ,则是藏书羊肉响当当的招牌,凭的是 汤色的乳白 ,更是 口感的醇厚深沉 。看似平平无奇却能让它入选 全国四大羊汤之一 。 区别于苏州, 徐州人吃羊有很明显的北方特征 ,对他们来说,吃羊,是极为日常之事。 一天三顿 小烧烤 足见对羊肉的热忱,大街上还能看出各种羊肉馆子,专门在 三伏天喝羊汤 的生猛不必多说, 自汉代起始的烧烤 更是徐州人割舍不了的日常美味。 /浙江/ @BIU BIU 之前冬天阿球专程去了趟 湖州 ,探访了 双林镇、练市镇、新市镇 三个吃羊圣地。 这里的羊是 本地特色湖羊 ,据说祖宗是北方蒙古羊。桑柴木烧出,一代又一代传下的老卤,多种中药材的加入让它的滋补功效越发强大。 浙江强推的还有桐乡的羊肉面, 羊肉酥烂入味鲜嫩无比 ,羊肚软糯,羊肠带着油花,再搭配夹生、精细的湿面,浇上鲜甜的汤头,那滋味,美极了。 /上海/ 在上海,羊肉并非日常饮食,而是一味讲求时令仪式感的食材—— 白切羊肉。 在 上海 要吃好味的羊,可得好好寻找一番,比如 普陀 的 真如羊肉 、 松江 的 烂糊羊肉 ,都是响当当的招牌。而阿球最爱的,就是白切羊肉了。 柴灶木桶慢火炖煮几个小时, 皮肉酥烂软绵 ,香味浓郁不腥,肉形不散但入口即化,落胃相当舒适。 @九味文化 上海人还有着吃羊肉喝早酒的生活习惯 ,凌晨五点,老爷叔们便赶早奔羊肉店而去。 手里提溜着一瓶子烧酒,来上一盘白切羊肉,再搭配点羊肝、羊肚......三五好友围桌而坐,自在闲谈,一口肉一口酒,舒适至极。 @王钰 红烧羊肉 ,是上海人过冬必备。 上海人喜将红烧这种粗犷的食材融入江南饮食的风味当中,最为典型的即是 红烧羊肉 。选用一岁左右的公羊,才具有 脂肪少,膻味轻,肉质细腻 的特点。 寒冷的冬天,三五好友围坐一桌,一锅羊肉,热气腾腾,熏得人已自醉,就着小酒,双眼朦胧,浑身都舒坦。 西南地区,闷声吃大羊 被低估的宝藏吃羊省份 刚我们讲了 西北五省区 的争锋与混战,也谈了 江浙种子选手 的吃羊大法。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被吃货们严重低估的吃羊宝地—— 西南地区 。 先来说说贵州。 贵州人爱羊肉爱的深沉,主要体现在 羊肉粉和羊肉火锅 这两类上。 贵州人吃羊肉粉,那是不分早晚,不分冷热,只要家门口开着一家羊肉粉店,就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贵州人的脚步。 @chinesecookingdemystified 贵州的羊肉粉江湖分门别类,自称帮派。我们熟悉的就有—— 遵义羊肉粉、兴义羊肉粉、水城羊肉粉、金沙羊肉粉 四大门派。 @央视《味道》 本地黑山羊+本地米粉+本地辣椒 才能做出当地人承认的遵义味。 将米粉在羊肉汤里稍微烫熟就捞出,盖上羊肉片,再加一些花椒粉、芫荽、蒜苗等,浇一勺羊汤,就可以上桌了。 把辣油吹开,喝一口羊汤,即使夏天大汗淋漓也难以割舍它的热辣。 @爱历史 除了痴迷羊肉粉,贵州人也对羊肉火锅十分沉醉。 贵州的羊肉火锅中清汤很常见,但下锅的部位繁多,一顿羊肉火锅, 从羊头肉、羊蹄到羊肝、羊肚,羊肠、羊血旺,都可一锅囊括 。 /四川/ @美食台 四川人爱羊肉汤可是出了名的豪横。 据华西都市报统计,光成都人在2013年冬至前后喝羊肉汤,就花费近13个亿,吃掉了 115万只羊 。 连卖羊肉的老板都可以说,如果哪一年市场上的羊肉价格没被吃到翻倍,说明那一届的成都人 "战斗力不行" 。 @美食台 四川简阳羊肉汤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 简阳羊肉汤只用看起来萌萌哒的 大耳朵羊 来做,讲究汤色奶白,汤味浓厚鲜醇。 @崔西 那一锅好汤底,多采用猪骨和羊骨同炖,把鱼羊在一锅里凑出一个"鲜"字来。 入口 肉质细嫩的羊肉,温而不火, 奶白色的汤鲜香浓烈,余味悠长。 /云南/ @一味坊 云南人钟爱汤锅,但他们的羊肉汤锅 更像一道完整的汤菜, 其中的点睛之笔是那几片 清新的薄荷 。 一锅沸腾的羊肉汤锅里, 表面撒上满满一层的薄荷 。伴随着清爽的味道,薄荷就也随之沉入锅底。 @小云张张 吃起来的时候, 薄荷清爽解腻。 清冽的口感丰富了整个锅底的层次,吸饱了羊汤的鲜味浓汤,配上蘸水,越吃越停不下来。 #记录我们身边的故事##我想对你说##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