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清热又利湿轻松消除盆腔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
很多患者一听到盆腔炎,很多担心、害怕、恐惧的负面情绪直接一下涌现出来,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及时调理还是很容易消除的。 盆腔炎为什么容易反复难治愈?
首先来讲,由于盆腔炎中有一个"炎"字,所以容易受"炎症"二字的束缚,很难避免的会把"炎症"和中医的上的"火"联系到一起,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这也是导致很多时候在治疗盆腔炎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把清热解毒作为治疗原则,从而让盆腔炎反反复复,难以治愈!
那么盆腔炎到底该怎么治愈呢?
我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乃因风寒之邪适于血室空虚之时入侵与气血相搏结,正邪相争,反复进退,致使病情缠 难愈,与寒、瘀有密切关系。
女性本来属于极阴体质,内体的阳气本身就比较虚,恰恰女孩子又喜欢经常吃寒凉辛辣的食物,对体内为数不多的阳气就更加的损伤,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动,内因外患,盆腔炎自然就找上门来了。
大部分的盆腔炎多是由于拖延不治造成的,病程比较长,俗话说的好"久病易入络",邪人经络有碍气血运行,络脉不通,血流不畅而成瘀结之象,所以久病多瘀,寒瘀共患, 两者相互影响,一直恶性循环就会使病情更加的顽固严重!
但是盆腔炎也并非不可完全治愈,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和总结,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也有很多的应对之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方能够治愈盆腔炎的方子:
组方:小茴香、乌药、五灵脂、桂枝、皂角刺、路路通、杜仲、鹿角霜、紫石英、淡附片、片姜黄、茯苓、砂仁、陈皮、沉香、败酱草、炒枳壳、红藤、黄芪、鹿含草
李某,女,34岁,已婚,患者自述因小腹疼痛去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患有盆腔炎,于是用抗生素交替间断治疗数月,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于是就从网上找到了我,想用中药调理治疗!
初诊:患者小腹部持续隐痛,下坠感明显,带下量多质清,腰骶部酸楚不适,劳累之后更严重,看了他的舌苔: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患者平时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
辨证为宫寒血瘀之症 ,治宜暖宫通经瘀。于是给出上述组方,患者服用一段时间之后小腹不是那么的疼了,带下量也减少了。
二诊:由于患者到了月经期,于是我加强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在排卵期、黄体期适当温肾疏经,理气健脾。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使病邪祛而正气复,1月后 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坚持治疗,盆腔炎已经被完全治愈了。
我在治疗此患者的盆腔炎的时候,完全根据患者每一步的情况组方,所以才能药到病除!
第一步:患者属阴寒之体且病程日久,所以先采用温通。 加入红藤、败酱草。红藤性苦味平,偏入下焦,有活血止痛之功。败酱草,辛苦微寒,苦能降泻,入气分而解毒排脓,入血分则 活血散结消痈。且伍以辛温之品可抵其寒凉之性。
第二步:患者平时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乃属阳虚宫寒之体,更被用抗生素治疗数月,考虑到久病多虚寒的缘故。 所以加入了紫石英、鹿角霜、杜仲、乌药、小茴香、淡附片以温肾助阳,暖宫散寒,另用桂枝、路路通、五灵脂、片姜黄之类性温善走 窜通络之品通血脉、行瘀滞使瘀结得散
第三步:健脾理气、和胃固本, 在方中放入砂仁、沉香、炒白术、陈皮、茯苓、炒枳壳以健脾理气 ,和胃固本。更有黄芪加入 ,兼顾表里内外之虚,鼓舞正气,祛邪外出,扶助根本,治未发之病,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各种证候。
但是需要提醒一点,文中方子仅为基础方,具体的用量需要辨证之后来定,切忌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