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肥胖和高血脂症形势严峻,摄入脂质的消化和吸收一直备受关注。现在常用的抑制脂肪消化吸收的药物副作用明显,亟需寻找绿色、安全的治疗肥胖和高血脂的策略。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学科范俊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Food Hydrocolloids(IF:11.504)发表了研究论文,以胆酸盐稳定的脂质乳液平台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从界面化学的视角揭示了多糖与肠道分泌的脂质消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生物活性物质抑制脂肪消化的研究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范俊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以"The interfacial destabilization of bile salt-emulsified oil droplets, essential for lipase function, is mediated by Lycium barbarum L. leaf polysaccharides"为题,发表在Food Hydrocolloids上。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娜为本论文第一作者,范俊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韩雪,于茹梦,唐晓敏,张波,尹晓钰、张柏林教授等为共同作者。 摄入的脂质首先需要由脂肪酶水解成游离脂肪酸,才能进一步被吸收,胆酸盐稳定的脂质乳液是脂肪酶发挥水解作用的关键平台和前提条件。但生物活性物质对脂肪消化吸收的抑制,目前大多数研究只从生化角度关注活性物质对脂肪酶的直接抑制作用,而忽略了脂肪酶赖以发挥作用的胆酸盐稳定的脂质乳液平台这个关键前提。 研究发现,枸杞叶多糖可以强烈破坏胆酸盐稳定的乳液,是抑制游离脂肪酸释放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枸杞叶多糖中的矿质元素对于多糖与胆盐的结合有重要影响,多糖对乳液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多糖中的内源性矿物质(28%)影响了胆酸盐与多糖复合物的聚集和两亲性。 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胆酸盐与含矿物质的多糖的相互作用占据了胆酸盐中的疏水位点,提高了复合物的亲水性,这是导致结合物乳化能力降低的根本原因。这些发现从界面化学的角度为植物源多糖对脂肪消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多糖与肠道分泌的脂质消化物相互作用的理解。 胆酸盐和多糖(A)以及胆酸盐和除矿物质多糖(B)之间的相互作用 肥胖和高血脂症等问题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优质技术产品问世,为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科技创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相信未来,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将坚持初心、砥砺前行,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解开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更深层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