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闽侯县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009.2亿元 同比增长4.5% 根据闽侯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 并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其中包括—— 实施首邑大道等25个路桥项目 推动鲤鱼洲大桥进入实质性阶段 全力推进地铁8号线、10号线、S1线、F1线 续建荆溪光明佳园等7个安置房项目 改造(更新)老旧小区5个以上 推动建设旗山湖总部基地 推进福州金鱼文化公园建设 建成投用竹岐中学二期等7个项目 加快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等医疗项目 具体来看↓↓↓ 01 拉好框架 明确4大片区发展方向 汽车城片区 突出"产城融合",重点驱动城市更新和配套升级,提速汽车城(青口)核心共享区建设,打响尚干"风情街、美食图"品牌 ,用好祥谦"两江一线"优势 ,推进正祥广场、地铁小镇 、淘江水系等项目 ,加快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全国竞争力的"汽车之城" 。 ▲青口镇中央公园•林双伟/摄 科学城片区 突出"创新共享",对标"六个一流",大力实施大学城中心共享区、闽都院士村、科创走廊、福耀科技大学等项目 ,持续推进"一江一湖一小镇一大街"建设 ,全力支持高新区做大做强海西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 ,培育形成大樟溪南岸时尚商旅新地标 ,加快打造宜学宜业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学城 。 ▲俯瞰福州大学城•石美祥 林双伟/摄 大县城片区 突出"扩容提质",以建设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抓手,放大县城辐射效应,实施"跨江联动、拥江发展"战略 ,加快甘蔗城中村更新、竹岐闽都国际文旅工艺小镇、荆溪地铁TOD等项目 ,提速县城旧改三期安置房、竹岐江滨路等配套项目 , 高标准推进竹岐新区开发建设 ,高水平建设"闽江之滨"城市风景带,加快打造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新客厅 。 ▲闽侯中心县城 林双伟/摄 西北部片区 突出"生态富民",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整合自然禀赋、乡土风情、人文历史等资源,加快 鸿尾 千亩特色农业产业园、穆源溪沿岸开发建设 ,支持 白沙 实施"一核一环两带"、 洋里 实施"两区一带"工程, 推进雪峰"醉美"山地景观带项目 ,培育" 廷坪 山货"特色品牌 ,推动 小箬 "四知驿站"、"箬江蓝"民宿等项目投用运营 ,做精"一村一品"示范村、特色村、景区村,加快打造西北部生态休闲康养胜地 。 ▲雪峰寺雪景•危必贵/摄 02 打通路网 实施首邑大道等25个项目 实施首邑大道 (注:甘洪路) 、荆溪新城路网等25个路桥项目 , 建成 南通文山至祥谦兰圃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上街侯官大道、甘蔗恒心路 等10个项目以上。 打通 经开区三期至白龙洲大桥连接线、乌龙江大道上街段、南通江滨路、林森大道二期 等一批联通干线。 推动鲤鱼洲大桥(闽侯三桥)、福厦路改线进入实质性阶段 。 全力推进地铁8号线、10号线、S1线、F1滨海快线 ,以及 四环路、双福高速、港后铁路、福厦客专、建平路至旗山大道互通改造 等项目建设 。 坚持"路长制",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建平路至旗山大道互通改造工程示意图 03 完善民生配套 改造5个以上老旧小区 续建甘蔗旧改、荆溪光明佳园、上街荷塘名苑等7个安置房项目 ,建成回迁55万平方米以上 ,持续优化被征地村生产生活留用地政策,完善农村村民建房审批程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 ▲光明佳园项目效果图•荆溪镇供图 持续开展"整洁闽侯"行动,滚动实施城乡品质提升项目,做好重要节点提升、美化工作,加大"两违"整治力度, 改造(更新)老旧小区5个以上 。 持续实施一批河湖水系连通、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推动溪源泄洪洞、闽江下游防洪六期、青口片区防洪工程等10个在建项目,建成投用东南汽车城自来水厂、荆溪浦里排涝站等项目 。 建成洋里变电站、东南变电站 ,铺设燃气管道15公里以上,新增5G站点500个以上。 04 推动产业升级 建设旗山湖总部基地 青口汽车工业园区 提速东台、兰圃等产业平台综合开发建设, 实施汽车城技工学校、科创中心、人才公寓等项目 ,提升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功能 ,力促奇瑞捷途"一中心两基地"、奔驰技改等项目落地 ,本地配套率超30%,力争再引进一家新能源整车企业 。 青口科创中心及人才公寓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支持通产光电、东亚环保等企业扩容升级, 加快园区三期开发建设 。 另外,推动 鸿尾高端建材产业园 建设形成规模,提升 白沙、竹岐工业园 ,谋划新建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园 。支持园区企业增容提质,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提升南通物流园等物流园区 ,建设高效顺畅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大中型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销售总部, 引进企业总部3个以上,推动建设旗山湖总部基地 。 推进福州金鱼文化公园建设 ,让"闽侯金鱼"游向世界。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省级试点村19个以上,支持白沙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 ;支持工艺品产业发展,谋划建设工艺美术展示馆 。 05 办好教育事业 建成投用7所学校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33个、总投资50.46亿元的教育项目, 建成投用竹岐中学二期、上街岐安小学综合楼、荆溪龙溪幼儿园等7个项目 , 新增学位3030个以上 , 推动闽侯四中、六中创建省二级达标校 。新增市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50名以上。 图为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效果图 同时,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引进海内外、各方面、高技能人才,打响"首邑之约·智汇闽侯"人才工作品牌,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 。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大学城人才服务示范平台、科创中心人才服务站 ,加快人才公寓项目建设 。 06 建设健康闽侯 加快7个医疗项目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改造)农村幸福院30个以上,新增家庭养老床位236张以上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医科大附属协和医院与县人民医院等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加快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等7个医疗项目 , 投用县医院新病房大楼、白沙中心卫生院等项目 ,引进卫技人才30名以上。加快"生命公园"等殡葬设施建设,推动移风易俗。 闽侯县医院新病房大楼效果图 07 建设文化强县 推进4A级景区创建 建设智慧体育公园1个 ,新增智能健身驿站5个、健身路径40条以上, 办好旗山湖大学生音乐节、五虎山越野赛等文体活动。 以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为载体,推进4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五虎山、三叠井等景区景点,重塑十八重溪等风景名胜 , 开发用好温泉资源,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网红点,打响"这么近·那么美"文旅品牌。 加快打造侯官古塔、闽都民俗、七里耕读等一批文化标识 。深入挖掘"侯官文化",着力打造"侯官论坛"永久举办地 。 规划建设首邑文化中心 ,集中展陈闽侯特色品牌、地域传统文化、地理标志产品,擦亮闽侯文化名片。 ▲侯官古街 08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打造绿色新闽侯 推进淘江、井下溪、华林溪等重点小流域综合整治 ,加大湿地、岛洲保护力度 ,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及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巩固提升排污口整治工作成果,落实治水攻坚战项目11个,实施城关污水处理厂三期等6个污水处理项目 ,铺设污水管网50公里以上 。 推进"绿盈乡村"建设,新增"绿盈乡村"15个以上 。坚持"林长制",提升森林生态巡护经验做法,大力实施"管绿、增绿、护绿、活绿"工程, 完成造林绿化及森林经营面积6.22万亩以上,确保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闽侯十八重溪景区 我们期待 闽侯2023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加快建设科教名城、产业强城、宜居新城 推动新时代滨江新城高质量发展 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 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