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一则男孩在动物园摔打孔雀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冲上热搜。 网络用图,侵删 大家不禁感叹:"又一个熊孩子出现了!" "熊孩子"是什么?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解释。它是一个形容词,大多是指年龄小,会做出令人厌恶的行为,暂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 视频中,男孩先是抓住孔雀翅膀,然后锁喉,最后抱起孔雀在石头上摔打。男孩全程表现镇定,没有丝毫恐惧感,令人惊讶,直到工作人员来阻止,一位男性家长才突然出现,将孩子带走。 孩子放肆的背后,是家长的纵容。果然,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可能站着一个熊家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耳,熊孩子的父母很显然没有当好这第一任老师。这样的孩子一旦推向社会,结果可想而知。 1.熊孩子会自私,任性 曾经有一则新闻:在地铁上,有个孩子想要一个姑娘手中的炸鸡排,索要无果后,孩子趁着地铁进站的瞬间,用力猛推姑娘,幸好身边的路人反应快,一把拉住了姑娘才没有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趁着混乱,这个孩子被妈妈拽着混进人群,仓皇逃离,一句道歉也没有。 这样自私残忍的孩子,今天险些害人性命,明天就有可能拿起刀朝向自己的亲人和父母,何其悲哀! 同样是在地铁上,一个孩子身体不舒服,吐了一地。孩子爸爸见状,没有先擦自己身上的污秽物,而是先向大家鞠躬道歉,然后把地面清理干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孩子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有这样的家长是何其幸运: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将会伴随孩子的终身。 2.熊孩子会没有规则意识 在河南平顶山动物园,曾有一个悲剧。一个九岁孩子,趁大人不注意,无视警示牌,翻越一米多高的护栏,近距离接触黑熊,结果被咬掉手臂。当工作人员制服黑熊取出残臂后,孩子因耽误时间过长,不得已做了截肢手术。 孩子的妈妈在医院痛哭:"孩子这么小,以后可怎么办?"这样的发问,也是对每个父母灵魂的拷问。规则不是处处设限,不给孩子自由,而是让孩子敬畏生命,也是对孩子的有力保护。 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规矩的自由叫放肆。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教育孩子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对各种规则心存敬畏。 3.培养"好孩子",不做"熊家长" 孩子并非天生就是熊孩子。 "养而不教,父母之祸;教而无方,父母之过",家长们要正确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优秀的孩子。只要教育到位,没有治不好的熊孩子。 作为家长,晚清政治家曾国藩就有着成功的治家方略,值得我们家长学习和借鉴。 在《曾国藩家书》中,他要求孩子知书达礼,做到六字原则,即"勤、孝、俭、仁、恒、慈",他为孩子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而且监督执行,为此曾家家族,出了很多有成就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希望为人父母的我们能正确管教孩子,成为孩子真正的后盾,培养出人格健全,精神富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