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是几辈人千万人努力的结果。大唐王朝是经过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帝王的开明统治和积极进取,在一大批有作为的朝臣努力下,顺应民心,顺应大势,实行民本主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为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经过100多年的积累,到开元时期达到极盛,而非唐玄宗一人之功,是几代人,千万人努力的结果。但是盛极而衰,却是少部分人种下祸源酿成祸患,盛世辉煌,转瞬即逝。参天大树百年而成,却毁于一旦,教训深刻,引以为鉴。 清朝时期也创造了康乾雍盛世135年的辉煌,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统治,最终在乾隆末年呈现出衰败迹象,国库空虚,腐败盛行。历史太多的相似之处,重复曾经的历程,却令史学家拍案而起,痛心疾首。 唐玄宗偏离了民本主义精神和思想。唐太宗、武则天奉行民本主义,实行以民为本的政策,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发展,节俭为民,重视吏治,整顿政风。 唐玄宗画像 唐玄宗通过两次政变,继承皇位,获得政权,能够清除敌对势力和残余势力,借机整顿吏治,武则天时期的贤良之臣得到重用并发挥重大作用,延续和继承了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政策,继续发展壮大,顺应历史大势,创造了辉煌成就。 唐玄宗没有能够完全秉承民本主义思想,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反而在天宝时期开始享受和陶醉取得的成绩,奢侈腐朽的思想滋生,更难以居安思危,为民着想,耽于后宫享乐,使投机钻营的小人得到重用,高居官位,祸国殃民。如李林甫、杨国忠、晚年的高力士。 唐玄宗与杨贵妃 是唐玄宗没有弘扬唐太宗为民为国的精神,没有遵循《贞观政要》的理念和思想。"水宜载舟亦宜覆舟"。最终激化方矛盾,导致安史之乱,使上千万的百姓伤亡,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近八年的战乱使经济社会遭到巨大损失。直到唐朝灭亡没有恢复到开元时期的状况,令人痛惜。 安史之乱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安史之乱的爆发,是藩镇割据强盛的结果,是节度使制度权力膨胀的结果,拥有地方政治经济财政大权,成为实际上的地方诸侯。李林甫与地方势力勾结,养虎为患,使中央控制能力减弱。 唐玄宗与杨贵妃华清宫雕像 安禄山、史思明包藏祸心,为患一方,杨国忠贪赃枉法,政治低能,横征暴敛,加剧与地方节度使,尤其是安禄山的矛盾,导致其发起动乱,政治机器在李林甫杨国忠的掌控下出现了严重问题,安史之乱持续近八年,并给后世留下后患,影响深远。 如果没有唐玄宗的怠政,如果没有李林甫,杨国忠,杨贵妃,如果没有安史之乱,那么唐朝的鼎盛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将会创造更大的辉煌。 历史没有假设,大唐盛极而衰根本的原因在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局限性,没有正确有效的思想指导,没有以国家和人民为中心的使命和责任。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