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我是这样分析和理解的。 一,初中毕业上师范专科院校是不大现实的。 二,题主说到自己的儿子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即使上了师范院校将来也不一定就能够当老师的。现在相当老师也是需要考试的,每年都会有很多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仅仅几个名额就可能会有几百人去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想当老师还是很困难的。当然,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值得表扬的。 三,上普通高中也并不代表就不能够考上好大学。上了普通高中后,只要勤奋努力,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也同样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关键在于上了普通高中后如何去做了。 四,上了普通高中后,即使不能够考上好大学,但选择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一些二本院校和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也是有很多好专业。尤其是男孩子,上一个好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好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努力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后,人生也会很辉煌的,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学出来的人还要优秀。在我国缺少的不是工程师而是优秀的技师,每一个精美作品的背会都会有技师们的身影,雄伟的建筑、气势磅礴的珠港澳大桥能离得开技师们那一双巧手吗?而且,即使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工也是非常棒的,收入也可能会高于那些名校毕业生很多,而且还会有很大的机会自己当老板。 总之,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全面考虑,既不能盲目的选择,也不能对自己妄自菲薄,更不要非得往那个独木桥上去挤,人生的出路是很多的,但前提是必须要学好文化知识,因此,我建议题主应该让孩子读普通高中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能考上普高就上普高,如果能努努力考上普高的重点班,那上一本大学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即使是上普高的普通班也比五年制的师范强多了!两者的差别,楼上的几位都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我就不再复述了。 接下来,我给你讲讲老公外甥女的经历。她就是因为初中学习成绩上不了普高去了五年制师范学院,毕业后拿到大专文凭,考了教师证和普通话证。但由于是初中起点的师范生,相当于幼师,只能去幼儿园当老师。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所以没有编制公立幼儿园很难进,私立幼儿园虽然多,但规模普遍没法和中小学比,需要的老师有限,而且工资待遇肯定没法和公立幼儿园的老师比!(像你家是男孩子,将来想去幼儿园当老师吗?)现在,我老公的外甥女已经不当幼儿园老师了,她妈找人让她去了一家事业单位当了合同工。虽然工资也不高但比较稳定。 随着本科教育的普及,很多小学要求应聘的老师都是全日制本科毕业,中学都是研究生毕业。一些重点学校,小学老师老师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中学教师有的是博士。在北京一些热点小学,不少都是博士毕业,有的甚至是海归。所以,只有五年制大专学历的毕业生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举了这么多例子,想必你清楚该怎么选择了吧?最好是让孩子看看大家的回答,让他自己选择。 谢邀! 我自己的孩子正好是这个情况,今年刚刚高一。初三上半年的时候,看着他的文化成绩,基本就是大专跟普高的选择。我利用寒假,跟他好好讨论了一下,大专的话,就限制在那几个专业,优点是轻轻松松就能拿到大专甚至是本科文凭;普高的路艰难一点,主要科目很难,作业基本做到半夜。优点是专业上有更多选择。 我当时跟孩子讨论过后,让他慎重考虑,一周之后再告诉我他的选择。我孩子比较擅长痴迷化学,所以他选择了普高。高中真的很辛苦,可是因为是他自己选的,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退缩过。 所以我建议跟孩子讨论一下。 大人考虑问题大多从实际出发,考虑将来的工作、收入等。 而将来的路还是孩子自己走的,大人不能帮着走。所以,还是要结合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爸爸妈妈把大专和普高将来的情况分别分析一下,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看着办。只有自己选择的路,孩子才会努力走下去,实现自己当初心中所想。 我是绿衣黄裳99,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我是正宗的师范生,我来说说我的意见吧。 作为在当时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当时还很热门的中等师范,但是,我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从我上师范的那一年起,高校开始扩招了,以前很难考的学校,现在不那么难考了。我一个中专生,跟哪怕是大专毕业的学生相比,低人一等。 没办法,选择大于努力,只能靠勤奋来弥补。 但是,我发现这个社会其实是对老师这个职业并不尊重的。我深切的体会了什么是缺啥补啥,正是这个社会缺乏对教师的尊重,所以国家才才一再强调教师的地位问题,其实到最后的结果是,全社会都认为国家给教师的地位已经高的离谱了,其实是……不再诉说这些。 如果让我来说,不要报师范! "读书好,种田好,学好便好"。这是老舍教育孩子时说的话。 孩子的前途命运,还是应根据自已的志向加以选择。 和你分享我亲身经历的事,二十几年前,我外甥在读初三,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当时农村人都追求"红本"即供应粮,所以都想考师范学校,跳出农门。以他的成绩,考上师范是完全有把握的,可就在经历一个寒假后,他却辍学不念了。 原来,假日里孩子去了居住在小镇的姑妈家,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姑妈做个体经营,生意如火如荼,见此情景,孩子便萌生了自己的想法。 在全家劝其上学无果的情况下,姐姐求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从小多由我教管,对我颇为信任和尊重。 记得谈话中孩子说,您奋斗了二十年,收入还是微不足道,我若步你后尘,结果不是可想而知吗? 孩子的话不无道理,人各有志,既然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见节,那就随他去吧。最后全家人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二十几年过去了,外甥虽没能脱离农门,但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用自已的智慧和劳动,体现着自身的价值。 而我仍和当年一样,惨淡经营,一贫如洗。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不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设计孩子,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在大风大浪中去拼搏,孩子自然会找准自己的位置,为理想而奋斗的。 谢谢您的邀。 首先要声明一下,我们当年是中师中专录取了再录取重点高中的。 其次九年级不可能直接升入师范专科的,否则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极有可能误人子弟! 再其次给别人倒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基于此,师范专科不是混出来的!同时作教师要甘于奉献,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劝你还是选择普高或者拼搏一把,没准重高就考上了呢。 最后做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相信你的孩子明白了这些之后,通过其不断努力拼搏,好运会常伴左右的! 谢谢邀请~~从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建议读高中。原因如下:1.不读重点高中一样可以考大学 高中和初中不一样,不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节奏都不同。考上高中,加倍努力一样可以考大学。考上重点高中不代表就考上重点大学,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诚然,不可否认,环境的影响,但真正决定结果的还是内因。读普通高中考大学,可以选许多专业,文科可以选文学,语言,哲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理科的选择性更大。所以,如果能考上高中,建议读高中。 2.读高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信走过高考的学生都明白,那一段青春岁月,是那样的纯粹,那样的充实,没有娱乐,没有假期。走过高三,整个心智都是成长,养成的学习习惯影响一生,大学后的考研,考博都离不开好的学习习惯。从以后的学习历程看,建议读高中。 3.就业形势 从就业形势来看,考公职要求学历,大多为本科及其以上。就拿您说的师范类专业,毕业后参加教师招考同样对学历有要求。现在教师招考的难度不亚于公务员,看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就能看出。所以,职业规划如果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建议读高中,努力考取好的师范类院校。 4.学习阶段和时长 中考完并不能报大专,可以读中专,中专学制一般为3年。多年前经常说的"3+2"也是大专,还有升本的问题,学习时长加在一起7年,和读高中念大学的时长是一样的。虽然,中专可以升大专,大专可以升本科,但毕业后择业就会发现和直接考取本科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学习时长看,建议读高中。 总而言之,中考后的选择要慎重,不能草草做决定。如果能顺利考上高中,建议读高中。 我觉得还是读普通高中好。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师范专科是中等专业学校,在90年代,那时候读高中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会读中专,因为毕业出来工作不用担心,尤其是师范类学校,师范类中专是国家包分配的,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小学去教书。在那时候,考上师范类中专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我姐姐那时候就是考的师范类中专,出来教书,一直到现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高中的人越来越多。到21世纪,大学生毕业国家不再包分配,由学生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开始有了就业的压力,甚至一些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国家对教育行业也开始出台一些政策,教师的收入也开始上涨,作为曾经培养了很多基层学校教师的中专师范学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毕业生出来国家不再包分配,自己参加统一教师编制考试,通过编制考试才能进入学校教书,而且大部分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越来越看重,编制考试要求小学老师最低要大专学历,一些好的学校基本都是要求学生要有本科学历。一些中师毕业的老教师,迫于压力只能参加自学考试,提升自己的学历,这样才有资格去评职称,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 中等专业师范学校现在一般是五年制,和以前90年代的中师不同,学生毕业后,学生可以拿到大专文凭,但是这个大专文凭在很多学生招聘老师时,会优先录取那些全日制正规大学毕业生,对中师毕业生会有点轻视的感觉。因为中师毕业生没读过高中,基础知识这一块不怎么扎实。而通过上高中,考上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在招聘教师考试时候,会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一些重点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的空间会更大!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未来竞争会越来越大,知识将会在以后变得越来越重要。读高中,考上大学,已经是一种人才成长必须走的的路。哪怕是考不上重点高中,读普通高中,你也一样有机会考上大学,因为高考对于每一个人是很公平的,你努力了,有希望考上大学,你不努力,肯定考不上大学!所以要鼓励孩子去读高中,因为在高中,你会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你离大学校门就更进一步了! 读普通高中,只要你努力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你一样可以考入比较理想的大学!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问题中的师范专科其实指的是五年制大专,先上三年中专,在上两年大专;建议孩子上普通高中为好,只要孩子普通高中在读阶段认真学习,肯努力拼搏,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过程中注意自身各方面素能的发展,完全有可能考取理想的大学。 一、近年来五年制大专备受部分家长的关注,由于当前各地普通高中学校数量短期,学生要想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必须进行考试选拔,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重点普通高中学校,成绩一般的学生被选拔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部分成绩比较低的学生要么选择职业高中就读,要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专学校;这些中专学校设置有各种学习模式和学历体系,五年制中专和专科一贯制全日制专科学历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近年来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专科学历的学生很多,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特别受那些没有考取普通高中而不想让孩子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广大学生家长的亲睐,为了孩子的发展,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二、问题中的学生考取了一般都普通高中学校,没有考取重点高中,感觉孩子考取普通本科无望,打算让孩子就读五年制大专。在此建议家长不要有这种想法,让孩子安心就读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平时要加强孩子的督促,对孩子进行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教育,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家庭教育管理要与学校教育管理相协调发展,要同步进行;家长要改变孩子的家庭教育观念,摒弃孩子在初中学习阶段对孩子的一些"松散"的一些教育方法,"吃一堑长一智",改变孩子教育措施和手段,提升孩子家庭教育管理理念,利用各种措施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要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个阶段状态要全面了解,清晰高中学习的规划,知道高考的相关事宜,理解考大学过程中的复习备考,全力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创造一切有力条件,全面促进孩子各方面素能的发展,最后考取理想的大学。 三、还有一定需要家长注意,孩子就读普通高中学校,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比较低,但经过普通高中三年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只要孩子能在普通高中毕业,按照普通高中学校学业设置和具备的知识结构,最起码为孩子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三年后孩子即使考取的大学不太理想,孩子在几年后大学毕业,参加各类就业考试也就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基本的文化素养,有更多的机会考取工作就业的机会。 四、如果孩子直接进入五年制大专学校学习,由于这类学校一般管理相对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松散,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加之远离父母的监管,难免会放任自流,自我管理与约束力不强,孩子的学习很难保证,而且在行为习惯与良好个人素养与行为品质方面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相应的问题,可以说是"混着出来"的大专文凭,由于孩子自身学习能力差,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文化素养远远不如上普通高中然后考取大学之后获得的学习水平,孩子参加各类招聘考试决对不占任何优势,甚至永远考不上任何企事业单位的编制,这样的例子身边比比皆是。所有以选择不当考虑不周全贸然让孩子上五年制大专也许会严重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前途发展。 总之,家长对于孩子就读五年制大专的问题,关系到孩子后续阶段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命运,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您好!我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讲一下,感觉还是读高中要好一点。 我们做课外辅导好多年,见过的孩子不计其数,每一个家长我都建议,孩子一定要经历这个过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这是一种人生经历; 说我自己,我就是一个普通高中的优等生,基本三年都在前10名,虽然没有上985或211,但是我是一个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教师资格证,现在生活也过得不错,而且我还想考研究生。因此我认为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好的,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