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问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李莲英是清末著名的太监,备受慈禧太后的宠爱,在清宫内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
有传言说,李莲英母亲去世的时候,李莲英为她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乡亲们不仅免费吃了三十五天的饭,还可以随意往家里拿食物和酒水。
据说,这一场葬礼就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的白银!
当时的情况到底如何?李莲英有怎样的人生传奇呢?李莲英的得宠之路
道光二十八年,也就是1848年,李莲英出生于河北一户贫穷的人家。
李莲英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父母以制皮为生,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
在那个充满压迫与剥削的年代,穷人家的孩子想要过上好点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而进宫当太监便是一条"有可能混出头"的道路。
李莲英净身进宫当太监的时候,只有九岁。他被安排在御花园的钦安殿当差,平日里负责照看香火。
也就在这里,李莲英获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
李莲英平日里工作十分认真,将殿堂内打扫得十分干净,每每慈禧前来祈福的时候,她都对李莲英的细心都十分满意。
久而久之,慈禧越发地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太监,于是干脆把他叫到了自己殿内伺候,而李莲英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此时李莲英虽然受到了慈禧的青睐,但到底还是个底层的小太监,真正让他开始出头的,还是这么一件事。
慈禧太后发质粗硬,很难梳地光滑齐整,因此为慈禧找到一个合心意的梳头太监可以说是十分难了。
之前慈禧身边倒是有个梳头的太监,名叫沈二顺,梳的头很合她的心意,但这个沈二顺运气不好,还没受宠多久,就生了病,没法再当差了。
之后慈禧身边换了好几个梳头的太监,却始终梳的不能让她满意,就在慈禧大发雷霆的时候,李莲英站了出来。
他自告奋勇要给慈禧梳头,慈禧看是个小太监,倒也同意了他的请求,想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李莲英当然是做了万全之策,他知道慈禧发质粗硬,不好打理,于是提前准备好了发胶,小心翼翼地将头发梳理地顺顺滑滑。
慈禧照着镜子,十分满意,她高兴地给了李莲英一大笔赏赐,并对他说道:"你梳的很好,以后就专门为我梳头吧!"
就这样,李莲英一步登天,从照看香火到慈禧贴身伺候的太监,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而他"红"了之后,并没有飘飘然,而是更加地谨小慎微了。
李莲英深知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天壤之别,奴才就是奴才,就算再受主子的宠爱,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不然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李莲英伺候慈禧的这些年,一直恪守奴才的本分,凭借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事,把慈禧哄得十分开心。
不仅如此,李莲英深知与人结善的好处,对周围的人也是十分和善。
宫中的嫔妃或者宫女太监难免会有做的不妥当,惹慈禧生气的时候,李莲英总是能帮则帮,为她们说些好话。
有时候,李莲英还会给久居深宫,不便出门的宫女们带些针线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他的友善温和让宫女们都十分喜欢他。
李莲英还曾经帮助过隆裕皇后免于慈禧的怒火。
那是某一年的正月初二,宫里要祭财神,按照习俗大家要吃水饺,水饺里包了小元宝,谁吃到就说明有福气。
一般来说,包饺子的人会准备上四个包着元宝的饺子,而这些饺子当然都是慈禧太后的。
然而这一年却出了差错,慈禧一碗饺子吃完,只吃出来三个小元宝,这是以前都没有的事情,她的面色也沉了下去。
这次宴席是隆裕皇后主持的,偏偏第四个元宝被她吃到了。隆裕皇后见慈禧变了脸色,也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个时候,李莲英这个救星出现了,他悄悄从隆裕皇后身边,拿走了元宝,然后吩咐人送到厨房重新包进去。
这次没有再出问题,新煮好的饺子摆在慈禧面前,而慈禧也"如愿"吃到了第四个小元宝。
李莲英的善举也为自己结了善缘,隆裕后来当上太后,有人说李莲英是谋害光绪的凶手。但隆裕并没有偏听偏信,最终李莲英平安躲过一劫。
李莲英在宫内人缘极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也非常优秀,而他也摸清了慈禧的心理,非常擅长讨好她,这让慈禧对李莲英格外宠爱。
深得恩宠,大肆敛财
李莲英知道,作为一个太监,自己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来自于慈禧,这个掌握了大清朝权力的女人手里。
所以,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
为了让慈禧高兴,李莲英训练了一批鸟和鱼,然后邀请慈禧来观赏"放生"节目,这些鸟和鱼经过训练,即使被放了出去,没多久还是会掉头回来。
正在慈禧为这种场面感到很惊奇的时候,李莲英忙不迭地说:"这是鸟和鱼都舍不得离开老佛爷呢!"
这句话,把一向迷信的慈禧哄得心花怒放,而李莲英也更加受宠了。
慈禧还曾经赏赐过李莲英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要知道,按照规定,太监的品级顶天了也就是四品。
愿意为了一个太监破例,此事足可见慈禧对李莲英的偏爱了。
不仅如此,慈禧还赏赐了李莲英一件蟒袍补服,这对于一个太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荣耀了。
就连李莲英过生日的时候,慈禧也是给了他重赏,安排戏班子专门在宫里给他唱了好几天的戏,还破例赏赐李莲英的母亲进宫听戏。
尤其是慈禧晚年的时候,已经到了离不开李莲英的地步了。李莲英每日服侍在慈禧的身旁,为她"排忧解难",哄她开心。
在李莲英之前,慈禧身边其实还有一个十分得宠的田间,名叫安德海。这个安德海也同样机灵圆滑,"善解人意",深得慈禧的喜爱。
但得宠之后,安德海便飘了,他越来越嚣张跋扈,惹怒了很多人,最后被扣上罪名处死了。
安德海的经历给了李莲英深刻的教训,因而即使慈禧再怎么宠爱他,李莲英也总是十分注意的。
洋务运动时期,北洋海军建成,慈禧太后派醇亲王奕譞前去阅兵,还让李莲英随行,去"见见世面"。
但李莲英并没有恃宠而骄,他甚至没有戴慈禧之前赏赐他的二品的顶戴花翎,还一直在醇亲王奕譞身边尽心尽力地伺候,没有一点越矩的行为。
此外,李莲英也并不像其他一些太监那样趋炎附势,就算是面对与慈禧关系不好的光绪,李莲英也是尽心尽力。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和光绪为了避难,匆忙逃了出去,最后来到了保定。夜晚安置好慈禧后,李莲英又赶紧去探望光绪。
因为清朝的大权都在慈禧手中,因而太监奴婢们都伺候在慈禧身旁,光绪帝身旁竟无一人伺候,甚至连被褥都没有人准备。
当时正是冬季,没有被子如何休息?李莲英赶紧下跪恸哭道歉,然后拿出了自己的被子给光绪使用。
他的行为让光绪帝大为感动,甚至感慨,如果没有李莲英,自己怕不是早就死了。
不过,虽然李莲英与人为善,在宫内有个好名声,但作为一个得宠的太监,他也不免有以权谋私的行为。
当时的朝野上下,因为李莲英过于受宠而弹劾他的不在少数,先不论那些嚣张跋扈的行为是否是真的,李莲英贪财这件事却不假。
李莲英贫穷人家出身,从小吃尽了苦头,甚至为了活命选择进宫当了太监,他对钱财的渴望确实要更强一些。
作为慈禧的身边人,旁人若是想打点门路、阿谀奉承,总少不了给李莲英一些"打点费用"。作为一个太监总管,李莲英索要的钱财可不会少。
就连李莲英跟随慈禧逃难的时候,还不忘向地方官员索取财物。
平时就更不用说了。朝中官员想要办事,想在慈禧面前说点好话的,总得先过了李莲英这一关。
而李莲英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向这些官员们索要些贿赂。
关于李莲英和袁世凯,还有这样一个传闻。当初袁世凯面见慈禧,又摸不清对方的脾气,生怕自己说错了话,于是便找到了李莲英寻求帮助。
李莲英提醒他说,你回话的时候可以看我的脚,如果两脚分开,就说明太后心情不错,可以继续说,如果两脚并拢,那你就赶紧闭嘴吧。
袁世凯按照这个方法,果然面见地很顺利,事后,李莲英当然少不了一笔巨额的"感谢费"。
李莲英在慈禧身边伺候的这些年,可以说是敛财无数了,从他为自己母亲举办的葬礼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李莲英有多有钱。
李莲英葬母的排场
1906年,正在紫禁城当值的李莲英收到了一个噩耗:自己的老母亲去世了!
李莲英一时间如遭雷劈,悲痛不已。李莲英出身贫寒,父母为了养家,过着十分艰苦的日子。
如今好不容易自己"出息"了,母亲还没能享几天福,就这么去了,李莲英心中别提多难过了。
他心情沉重地来到慈禧面前,想要向老佛爷告假,回去为母亲操持后事情。
李莲英当太监这些年,手里可是有不少积蓄,他决心给母亲办一场声势浩大,风光十足的葬礼。
但李莲英的母亲毕竟是个平民,李莲英在朝野上下的名声也不太好,他怕自己这一番"风光"的行为,再给自己招致了什么风险。
所以,李莲英决定向慈禧讨要一份"准许自己为母风光大葬"的懿旨,有了慈禧的允许,自己的行为就是再怎么越距,也没人敢说什么。
于是,李莲英看见慈禧,便跪下哭了起来,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因为李莲英一向伺候地尽心尽力,且善解人意,深得慈禧的喜爱,这么多年来,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李莲英的地位毫不动摇。
李莲英这么一告假,怕是要几个月不在身边,慈禧心里有些不舍得,生怕离了小李子,自己过的不舒坦。
不过看着李莲英这么悲伤,又觉得他一片孝心难得可贵,最后慈禧还是答应了,并大方地要赏赐给李莲英一大笔钱,让他好好操办。
当时的清政府,经过了几次割地赔款,加上慈禧太后生活奢靡爱享受,早就亏空了,李莲英并没有指望慈禧给自己出丧葬费用。
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首肯后,李莲英摩拳擦掌,准备风光大办一场。
他先是在北京为母亲请了一些和尚诵经做法事,然后安排自己的几个兄弟回乡做好准备,只等母亲的灵柩运回去,然后好好操办。
李莲英为了这场葬礼,准备了五十万两的白银!并且还做好了准备,如果不够用的话,自己随时可以再加。
李莲英的"豪爽"把他的兄弟们吓了一大跳,他们知道李莲英这几年伺候太后发达了,却没想到李莲英这么有钱。
这场葬礼一共持续了三十五天,仅仅是设宴所需的吃吃喝喝,就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李莲英对宾客也十分豪横,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哪怕是贩夫走卒,乞丐努力,只要进来为自己的母亲磕头吊唁,都可以随便白吃白喝。
在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温饱都是问题,而李连英为宴席准备的都是些大鱼大肉,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吃不上。
能有机会蹭吃蹭喝,谁会错过呢?一时间,李莲英家中来往人群络绎不绝。
同时,他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享用饭菜,还可以随便拿回家去,没有任何人阻拦,于是很多人都疯狂地往家里"进货",馒头、酒、肉......简直是疯狂地扫荡。
而李莲英对此居然也很高兴,觉得这是给他面子。
转眼三十五天过去了,李莲英为母亲的葬礼足足花费了五十五万两的白银!
要知道,光绪皇帝的葬礼,也不过耗费了五十万两。
而李莲英的母亲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这种规模的葬礼,也难怪李莲英要事先得到慈禧太后的允许,才敢这么放肆地操办。
而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李莲英当太监这些年,积累了怎样一笔可观的收入。
不过,李莲英去世后,他的侄子们继承了他的财产,但又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最终散尽了家财。
结语
李莲英出身贫寒,迫于生活,不得不做了太监,他凭借着自己审时度势、机灵圆滑的本事,最终成为了慈禧太后最为宠爱的大太监。
而李连英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大肆敛财,在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操办了一场令人震惊的隆重葬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足可见清王朝的腐朽和混乱,而李莲英,不过是封建王朝的一个缩影罢了。
参考文献:被污名化的李莲英[J].领导文萃,2010(06):104-107. 文会.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J].兰台内外,2007(03):52-53. 蔡世英.一代权监李莲英[J].文史精华,1996(06):58-64.
伽马说历史明朝的藩属制度从何而来的?明朝开国以后洗刷了蒙古人黑暗统治时期的文化灭绝,复兴了汉族王朝,对从蒙元领土分离出去的国家采取了怀柔的方法,因为这些国家在没被蒙元占领之前,与中原王朝或近或远的保持一定的友好往来,
如果明朝积极开拓海外殖民,会不会免于灭亡?土地兼并农民起义王朝灭亡是很早以前的相当简化的模型,现在看来漏掉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由此造成社会崩溃。现在对历史气候的研究已经是显学了,而且是基于自然科
怀旧感与科技感并存南京兔子灯走红网络南京的兔子灯因造型独特走红网络。众多网友评价称这兔子看上去很会考试可能是状元兔。泱波摄中新网南京1月23日电(记者朱晓颖)近期一组全国各地兔子灯的组图在网络上流传。其中,玲琅满目的
古都灯会人气旺人们在西安城墙新春灯会赏灯游玩(1月20日摄)。1月20日晚,西安城墙新春灯会现场人潮涌动,市民游客登上古城墙赏灯游玩,感受农历新年氛围。新华社记者刘潇摄人们在西安城墙新春灯会赏灯
六朝古都南京古称这么多,有个古称非常好听,很适合南京这个城市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的省会,在我看来带京的城市都是不一般的,北有北京,南有南京,南京与北京是南北对应。南京在古代是属于江南之地,它曾经是六个朝代的都城,最早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在这里建
在没有暖气的古代,冬日里的故宫是如何取暖的?按北京在昨日夜里迎来了这个兔年的第一场雪,未来两天的气温也会持续走低,最低气温将下探到零下14度。但是要知道,在明清两代的中国北方地区,冬天的气温更低,那时候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寒
南京二手车出口额增长7倍多本报讯(记者朱凯黄琳燕)远洋巨轮缓缓驶离泊位,80辆二手新能源汽车通过一体化通关报关,从口岸装船运往中东地区2022年11月20日晚,南京二手车加速出海的场景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记者
视频新年换新装,松山湖氛围喜庆年味浓随着兔年春节的临近,松山湖多条街道已经穿上新装换了新貌,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视频加载中视频新年换新装,松山湖氛围喜庆年味浓!新春装饰年味浓精美的兔年景观装置营造出浓烈喜庆的过年
水稻就是风景线,梯田就是金饭碗广西龙胜县大寨村梯田景色。韦吉阳摄光明图片一线讲述自从我们大寨村入选2022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后,我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有游客来电祝贺,也有不少人取经问计。大寨村坐落于重要农业文化遗
正月初二回娘家今年的正月初二看似平凡,又不简单,路上的行人大包小裹的拎着去看望远方的爹娘不要说疫情使我们恐惧不要说那远方的爹娘泪流满面这就是儿女对家的概念,模糊了对自己的父母忽视了,您要想想母亲
正月初二回娘家穿越唐朝过新年正月初二回娘家俗话说,百节年为首,西安作为中国年的始源之地,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延续至今,那么正月初二都有哪些传统年俗呢?你还在坚持这份颇具仪式感的年味儿吗?HAPP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