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维文陪伴患癌夫人34年,女婿是李肇星之子,与女儿留学结缘
1988年,阎维文过关斩将,终于挺进全国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决赛。这场比赛对于平民子弟兵出身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展现自己的绝佳机会。
比赛期间,阎维文每一次登台,贤良的妻子都会在台下为他拿衣、端水,加油打气。
然而,就在即将决赛的关键时刻,一份妻子的医院检查单让他萌生了退赛念头。天赐机缘
1970年,年仅13岁的阎维文考上山西省歌舞团,本要学习音乐的他,却因正处在变声期、声音不够稳定,只得到舞蹈专业练习。
这个阴差阳错的选择,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山西省军区宣传队。
1972年,山西省军区宣传队到歌舞团进行支援性演出,经常活跃在各个活动现场的阎维文吸引了宣传队同志的注意。
他们观察到,阎维文不仅有着扎实的舞蹈基础,还非常地积极活跃,经常到各个地方帮忙,不管脏活、累活都会抢着干。
看到歌舞团里还有这样优秀的青年,便生了要拉拢的心思。
宣传队里的一位同志,私下里找到阎维文,告诉他现在军区宣传队正在招人的消息,这次机会非常难得,建议他能够去报考。
阎维文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已经心动了。他在小时候就有过当兵的梦,只是一直没有具体的方向。
如今,当得知凭借所练习的舞蹈,也能进入部队,这让他欣喜不已。
同年,阎维文凭借精心准备的《洗衣歌》用舞蹈加演唱的方式,赢得了面试官的连连叫好,进而被宣传队选中。
也就是在这一年,成功通过面试进入山西省军区宣传队的阎维文第一次见到了14岁的刘卫星。
那时,懵懂的两人还不会想到,机缘性的相遇,竟会冥冥中安排了他们一生的幸福。十年修得同船渡,患癌陪伴见真情
两人初次见面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给对方的心中留下了些许印象,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两人才渐渐地越走越近。
在队里,天赋、努力俱佳的两人一直是拔尖的存在,因此队里领导时常拿两人作为标杆性人物夸奖。
久而往之,两人开始在心中暗暗地互相关注起对方。
一次,省军区要搞"一对一""一对红"的活动。当时领队找到刘卫星,问她想要和谁结"对子",刘卫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阎维文。"
就这样,两人相处的时间开始多了起来,双方的相处方式,也从暗暗关注,变为时常腻在一起。
两人结成"对子"后,开始结伴去舞蹈室,相约一起出入食堂。
每次集体外出,阎维文都会在开车前问上一句,"刘卫星来了没?"
若是演出时拿到了纪念品,阎维文还会偷偷的塞给卫星。
有一次,卫星生病,不能进女学员宿舍看望,阎维文就找到相熟的女同学询问卫星的病情怎么样了?怕她没有食欲,还会托她同寝室的朋友给她带些好吃的东西。
这些行为在其他人看来,两人就是在谈恋爱。但在当时的宣传队,谈恋爱是不被允许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人只得渐渐地互相保持起距离,刻意不再见面。
这样刻意,不但没能压制两人情意,反而这种暗恋的状态,让两人感情蓬勃生长。
1979年,宣传队收到命令解散。阎维文被总政歌舞团相中,后来考入到总政歌舞团,到了北京发展。
卫星和其他战友只得被分配,后来卫星被分到了秦皇岛北京军区炮兵某师从事宣传队工作。
北京、秦皇岛两地,虽离得不远,但因工作的原因,两人一年半载也很难见上一面。异地相思的日子,两人煎熬了两年。
后在总政领导的细心关怀下,给刘卫星安排了转业到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局的工作。
1982年春节,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在北京有了属于他们的小家。同年,卫星怀上了他们的孩子。
怀孕期间,阎维文越发地细心呵护妻子,每日上下班都会亲自去接送。
时间久了,卫星的同事时常打趣她说:"白马王子又骑着白马来了。"或是"我们这就像你的日托"之类的话。
然而,就在卫星要生的时候,阎维文接到要前往西藏演出的命令。
卫星知道丈夫一直非常看重去基层官兵演出的机会,当得知丈夫接到要前往新疆的命令后,便主动宽慰丈夫,不要为她担心。在他走后,她会回山西老家好好养胎准备生产,不用担心自己没人照顾。
1983年,在妻子的鼓励下,阎维文跟随总政小队来到了西藏进行基层官兵的慰问演出。这次给他安排的是独唱演出,是领导为了检测他歌唱能力的刻意安排。
阎维文知道,这是总政给自己的一次考验,他非常清楚这次演出意味着什么,这是一道槛,自己必须要迈过去!
在西藏高海拔的舞台上,阎维文的演出非常出色、圆满,赢得了全体官兵的热烈掌声及总政领导的认可。
阎维文非常享受和战士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光,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他每年都会跟团下到部队里演出。
当阎维文结束在西藏演出回到山西老家时,他们的孩子都已快满"百日"了。
西藏演出的成功,使得阎维文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了支持丈夫,卫星主动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家务。阎维文演出时常会到很晚才回来,卫星就一直点着灯,在家中准备好夜宵,就为了让他回来时能吃上口热乎的。
卫星在声乐上时常能给丈夫很多的建议,在发音、表演姿势、表情动作上给丈夫挑毛病,阎维文至今还有着新作品出来后让妻子先指正的习惯。
两人的关系,即是夫妻,又似知己。
他的歌声,在边疆飘摇过,也到过南海的海防,更在1985年9月29日飘到了战火纷飞的老山主峰,为将士们引吭高歌。
老山战役时,他与5位战友到战斗前线慰问战士们。他们穿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区,来到前线的指挥所"猫耳洞"里。
阎维文在昏暗的洞内演唱了《心中的歌儿献给战友》《我爱老山兰》《小白杨》三首歌,期间敌人的三枚炮弹打到了这里,都没能打消将士们的热情。
妻子在幕后默默付出的这几年,阎维文不仅仅在歌曲上获得了新的成就,还推出了成名作《小白杨》等其它作品。
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场变故打乱了这个小家的节奏。
1988年,阎维文正在准备全国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时,卫星患上乳腺癌的消息打乱了一切的节奏。
阎维文此时只想尽快带妻子治病,而妻子却告诉他:"你为唱歌付出了太多的艰辛!走到今天也不容易! 决不能为了我放弃比赛。你想,我的病既然已经这样,也不在乎早几天晚几天! 所以你必须坚持参加完决赛! 否则我会心里不安的。"
妻子的劝说,支撑着阎维文完成了比赛。他以比赛第一的成绩,回报了妻子。
阎维文在十几岁毕业后就一直辗转在军区和歌舞团里,一直没机会系统化的学习。这次参赛得奖后,获得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保送名额。
入学后,阎维文仍放心不下妻子,深怕不能悉心照顾好妻子,因而耽误了病情。
心神不宁的他,这次选择做了人生中第一次"逃兵"。
对阎维文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荣誉,都没有妻子的生命来得珍贵。
虽然学校同意他在家自学,但为了能够照顾好妻子,他还是拒绝了。
几次大的手术、记不清的化疗,让妻子显得格外的消瘦。头发掉光、面部浮肿,憔悴得不再有文艺女兵的气质。
妻子的状态越来越差,使得阎维文心疼不已。为了妻子能够早点好起来,他就四处托关系求医请教,不懂的就查资料去钻研,还会亲自为妻子安排针对病情的每一顿营养餐。
妻子害怕打点滴,他就骗她自己要打消炎药,陪着妻子一块打吊瓶。
刘卫星也同样心疼着丈夫,不仅要为自己东奔西跑,还要顾全工作。
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卫星即便是拖着病情也要包下家里的家务;孩子有什么事情,卫星都会尽可能的自己解决,不去打扰丈夫。
她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让奔波劳累的丈夫能有些许平静的时间去创作。
这样的生活两人一过就是几十年,期间病情偶有复发,阎维文依旧坚持陪伴、悉心照顾。重回正轨
几十年来,父母相扶相依的感情都被女儿阎晶晶看在眼里。
父亲担心母亲长时间的治疗下会变得越来越消极懈怠,就时常将母亲带在身边,即便是外出参加活动亦是如此。
阎晶晶在这样有着磨难但又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培养了她刻苦、坚韧、充满阳光的性格。
即便家中有着许多难处,阎维文和妻子依然不会落下对女儿的细心培养。
而阎晶晶也不负父母的付出,大学时成功考进了加拿大温哥华大学。
才学、品性俱佳的阎晶晶,不仅在学业上非常的优异,还非常招身边人的喜爱,在留学时,就有朋友介绍与她同样是青年俊杰的李禾禾认识。
李禾禾是我国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儿子,两人相识后不久就确定了关系。双方父母当得知两人在交往后,都是非常的开心,十分支持两人的交往。
在两家人的支持下,2008年岁末,李禾禾、阎晶晶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一切都在慢慢地变好,阎维文也迎来了他事业上的第二春。
2005年至今,阎维文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层出不穷的创作新品,让他成为了每年春年联欢晚会上的常住嘉宾。在人民大会堂等许多重要的场合里,都能听到他的献唱。
2010年2月17日,阎维文更是将中国的民族文化带向了世界。
在"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北美艺术团赴海外进行为期19天的新春慰问华侨演出时,他一共到过洛杉矶、旧金山、费城、波士顿、纽约、芝加哥、拿大多伦多等两个国家的六个城市。
演唱了《想家的时候》《母亲》《说句心里话》等多首中国民歌 。5月31日,还参加了录制《同一首歌》的公益活动。
2013年2月1日,鉴于他在文化艺术界的突出贡献,在政协协商会议上,成功当选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关于他的传说一直没有断过,在2022年2月,阎维文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颁奖仪式上,凭借一首《致敬勇士》,再次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他。
阎维文至今仍然为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做着贡献,刘卫星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在他的身后默默地支持着他。
他们时常也会在女儿、女婿的陪伴下,带上外孙们一起度假游玩,享受着他们一家人的幸福。卫星患癌这34年来,阎维文的不离不弃令她感动不已。
曾经接受采访时,她表示:"有这样的丈夫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没有他的照顾、没有这么多年来他给我的信心,说实话,我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他在我眼里,永远是最好的男人。"
相比娱乐圈层出不穷的腌臜事件,阎维文的一生给了我们更好地借鉴、思考。参考资料:
阎维文: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职业技术
阎维文:相互关心才是爱——初中生之友
娱乐圈10大星二代的夫婿身世背景大起底——新华网
阎维文:生死考验后,健康最重要——药物与人
"战士歌手"阎维文倾情献唱《小白杨》——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