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强者不争,慧者不露!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
人生,不过就是一场修行,生活之所以充满痛苦,只因自身格局不大。
强大的人,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有大格局。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适时退让,收敛锋芒,格局远大,终能成大事。
鬼谷子说: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一个人活着的姿态,就是一个人的层次与高度。
强者遇事不争,结果成己达人;智者锋芒不露,亦能静水流深;善者沉默不彰,自然修德积福。
为人处世,放低姿态,隐而不见,匿而不显,方可行稳致远。
强者不争
人生中,很多困境烦扰都源于一个"争"字。
争得越多,囿于得失输赢,越是深陷泥淖,苦不堪言。
真正的强者,早已领悟了不争的智慧,不争一时之短,方得一世之长。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号称"无竞居士"。
他一直秉持"三不争"的处世原则:
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1889年,张之洞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接任的官员正是政敌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
由于两广地区财政亏空,张之洞本可以在交接财务时采取分文不留的做法。
但张之洞没有争这点闲气,反而给李瀚章留了两百万两银子,为他扫平道路。
这让他因此结下善缘,李瀚章也投桃报李,后来助他躲过了一次朝中的弹劾。
然而,张之洞在湖广上任后,却因个子不高,相貌普通,被很多人笑话。
有位画家,甚至画了幅"三矮奇闻"水彩画,专门取笑他。
他的部下们都愤慨不已,但张之洞不仅没计较,还自掏腰包买下画作,平息了事端。
从此,画家对他钦佩不已,再无诋毁之作传出。
百姓也纷纷赞他宽宏大量,能容人容事。
张之洞一生,深谙不争之法,洞明退让之道,故此功成名就,仕途通达。
《菜根谭》里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为人处世,知进退才是真正的高明,一时的退让便是日后进步的基础。
越有能力的人,越是通情达理,做人做事有分寸,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唐朝名将郭子仪,历经四代皇帝,一直身居要职,深受皇上的喜爱。
鱼朝恩是与他同朝的宦官,此人虽材朽行秽,却因阿谀谄媚深得圣心。
因嫉妒郭子仪的才能权势,鱼朝恩向皇帝屡进谗言诋毁郭子仪。
多次无果后,鱼朝恩恼怒之下暗中让人盗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
当时郭子仪大权在握,要收拾鱼朝恩简直易如反掌,皇帝也很是担心。
谁成想,郭子仪入朝后只字不提,皇帝主动提及,郭子仪痛哭道:
"臣带兵多年,也没能完全制止军士们的残暴行为,也破坏过他人坟墓。
如今我家祖坟被掘,这不是人患,而是上天对我不忠不孝的惩罚。"
鱼朝恩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此后不再与郭子仪为敌,反而处处维护。
正是因为郭子仪做事知分寸,懂退让,给彼此留有余地,才能善始善终。
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家财万贯,也不是才貌出众,而是懂得退让之道。
退让,并不是懦弱,也不是无能,而是以退为进,得饶人处且饶人。
只有懂得适时退让,不执着于一时输赢,不争不夺,最终才能实现共赢。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活一世,无论争什么,都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
为人不争,方能远离纷争;遇事不争,方能趋吉避害。
不争,是宽容,是大度,是拔高自己的境界,是成就自己的修行。
慧者不露
《围炉夜话》中云:"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长久的隐藏蛰伏,必定能飞黄腾达,过早的显露自身,往往会很快败落。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即使才智过人,也能保持谦卑恭逊,不露锋芒。
嘉靖二年,年仅20岁的徐阶高中探花,年少得志,前途一片光明。
初入官场的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得罪了不少人,多次被暗害。
还因得罪时任内阁首辅的张璁而被贬,他也见识到了官场的黑暗。
经过磨练,他学会了收敛锋芒,得到当时首辅夏言的赏识重回京城为官。
然而,奸臣严嵩推翻夏言成为首辅,把持朝政,意图除掉徐阶。
善于揣摩嘉靖皇帝心思的严嵩大肆铲除异己,残害忠良,以权谋私。
徐阶为了保全自己,也为了扳倒严嵩,他变得更加低调内敛,暗中蓄力。
他竭力让自己变成嘉靖皇帝的宠臣,假意顺从严嵩,甚至与其结为亲家。
很多忠臣以为他投靠了严嵩,对其鄙夷唾骂,他也不辩解,委曲求全。
他隐忍蛰伏十几年,终于找到时机,扳倒了严嵩一党。
一个优秀的人,若不懂得收敛锋芒,只会惹祸上身,难以立足。
与其锋芒毕露,狂妄自大,不如低调收敛,藏巧守拙,大器晚成。
只有懂得收敛自身,不肆意卖弄招摇,暗中蓄力,才是真正的睿智。
《格言联壁》中说: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愚蠢的人,总是示人以强,标榜自己,做出头的椽子。
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懂韬光养晦,只会给自己招祸惹灾。
藏锋不露,声名不显,懂得收敛自己,才是处世最高明的智慧。
三国时,陆逊是孙权的铁杆心腹,一生出将入相,功勋卓著。
但比起周瑜的意气风发,锋芒毕露,陆逊为人却极为低调内敛。
荆州之战中,吕蒙身体抱恙,由陆逊暂代统帅一职。
上任后,他不显山不露水,示敌以弱,在写给关羽的信中尽是阿谀奉承之辞。
关羽果然中计,判断陆逊不足为惧,于是放心调兵攻打襄阳。
谁知,吕蒙此时率领精锐部队,一举拿下守备空虚的荆州,使得关羽败走麦城。
后来,刘备伐吴时,连诸葛亮都说:"陆逊此人极善藏,十年铸剑,不露锋芒。"
可刘备丝毫不当回事,见陆逊率领的大军避战撤退,他设立数十座营寨,一心决战。
最后,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惨败溃逃白帝城,蜀汉元气大伤,不久后便重病托孤。
陆逊一生深谙藏与匿之道,即便功高盖主,仍平安无虞地活到了六十三岁,和周瑜的三十六岁刚好相反。
《菜根谭》有言:成大事者,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招摇过市,才华俱逞,必将树大招风,遭人忌惮,被人打压。
放低姿态,藏起锋芒,不求争先,低调而后进取,方可功到自然成。
▽
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身在低处,才会目光短浅,和更低处的人计较纷争。
强者退,克己让人,以退为进,方能保全自己;
慧者隐,不露锋芒,以屈为伸,方能行稳致远。
做人,放一着,退一步,敛一生,放平心态,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既是收敛自己,善待别人,也是在低调无言中,走向强大,成全自己。
点亮【关注】,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余生愿你我遇事不争不抢,一切随缘,安然自若,简单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