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英为纪委书记属上一级组织派的,虽在公司受林满江领导但也同样监督同级领导,所以她不怕林满江。 在电视剧《突围》中,张继英是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而林满江是中福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从职务上来看,林满江是中福集团妥妥的一把手,而张继英勉强算是二把手,林满江明确是张继英的顶头上司。另外,中福集团是可以比肩华润集团的巨型综合性央企,明确应该是副部级。所以,林满江还是副部级的中管干部,而张继英却是正厅级的由国资委管理的干部。但张继英却屡次对林满江的决定提出反对意见。 比如,林满江授意陆建设把李功权带到了北京进行审问,以此要挟齐本安、诬陷齐本安,但张继英明确反对逼供诱供,不给拿着尚方宝剑的陆建设面子,最终还把李功权移交到了京州市纪委。又比如,林满江想要任命陆建设为党委代书记,要征求分管人事的张继英的意见,张继英明确反对。还有,在撤销齐本安京州中福董事长职务这件事上,无论是在私下沟通,还是在党组会议上,张继英都明确反对林满江的提议,虽然最终还是通过了决议,很明显让林满江很不高兴。 张继英作为下属,屡次三番的反对上级的命令,她为什么敢这么做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福集团是央企,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是任何人的一言堂。中福集团是央企,林满江虽然是一把手,代表国家和人民去管理这个企业,但这个企业是国家和人民的,不是任何人的。林满江虽然强势,但个人不能随意决定"三重一大"事项,特别是人事方面的事项,一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党组研究决定。林满江是党组书记,而张继英是党组副书记,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张继英提出或表达不一样的意见都是正常的,最终结果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无论是任命齐本安为京州中福集团董事长还是撤销其职务,都必须经过党组会议表决。特别是从撤销齐本安董事长职务的党组会议上,我们可以知道中福集团共有七位党组成员,包括林满江、张继英、靳支援、高董、秦董等,最终要不是高董、秦董没有及时赶到,就可能出现决议不能通过的情况。因为表决的结果是3:2,如果高董和秦总都站在张继英这边,结果就是3:4,齐本安就不会被撤换。 第二、张继英是纪委书记,可以实行同级监督。张继英不仅是中福集团的党组副书记,分管人事工作,还是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她不仅可以监督集团中层以下干部,也同样可以对包括林满江在内的班子成员实行一定的监督,至少可以在林满江出现明显错误时给予提示提醒。比如干部逆淘汰问题,比如诱供逼供问题。这些都可以对林满江提出质疑,履行监督职责。就像京州市纪委书记李学习监督市委书记吕德光一样,同级监督一样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履行监督职责的张继英也自然不能害怕。 第三、张继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背靠国资委,有国资委纪委的强力支持,其任免权也在国资委。剧中多次出现张继英向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徐长青汇报工作的情况,也得到了徐长青很多指示、建议。有了国资委纪委的支持和指导,张继英才能见招拆招,把中福集团的问题搞清楚,挖出林满江这个大老虎。齐本安能够出任京州中福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不仅张继英在出力,最主要的还是国资委支持。国资委考察了齐本安很久,认为其刚正不阿有原则,是担任京州中福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最佳人选,才发力让中福集团党组通过,林满江即使反对也没有用,只能拖延一个月才公布结果而已。另外,张继英本人的任免权在国资委,而不是在中福集团,林满江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张继英虽然是林满江的下级,但同样敢于反对林满江,提出不同意见,主要因为她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也需要履行监督职责,而且其任免权在国资委。 张继英书记是纪委书记,对集团领导也是起着监督职责,而且针对腐败案例的调查,得到了省纪委领导的直接指挥和肯定,因此从工作角度出发没什么可怕的,再说邪不压正,就像这部电视剧里齐本安的一句台词,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因为纪委书记是上级组织派出干部,既可垂直管理也可监督同级党委! 张继英在《突围》中的表现中规中矩,没有惊喜,也没有非议,平平淡淡吧。在现实中,张继英这种角色还是应该更强硬一些。我在原单位参加党委会的时候,只要纪委书记对某位干部表示异议,按照规定,这个干部就要被党委会缓议甚至要搁置,不太可能出现投票解决的情况。所以,张继英这个角色,在电视剧里表现偏弱、偏弱,也可能是为了衬托林满江的霸道吧。 张继英总体来说,表现得比较讲原则、懂策略,善于迂回前进,取得上级支持,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像齐本安查林满江,啥也没做呢,就搞得打草惊蛇、满城风雨,这不是等着林满江"先下手为强"嘛!剧中的范佳慧、石红杏、牛俊杰、张继英都奉劝齐本安要注意"策略",但齐本安就是不听。相对齐本安来说,张继英要成熟稳重、有勇有谋得多。 为什么张继英敢反对上司林满江,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张继英属于双重身份,有权反对林满江。 张继英的职务是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纪委副书记。我再说一次,剧中安排的这个职务有误:中福集团设立党组不设党委,哪里来的纪委书记呢?如果放在目前,张继英只能担任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一般不兼任副书记,而是单设专职副书记,就是为了让纪检组长突出自己的主责主业(抓纪检、抓反腐)。但是,剧中给她安排了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的职务,实际上让她负责三个大板块:党群宣传、干部人事、纪检监督,这样安排也许是为了剧情发展的需要。 林满江作为中福集团的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是党群、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记住一个非常专业的常识: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林满江,而不是张继英。所以,张继英抓的工作,无论是党群、干部人事、纪检监督,都应该向林满江汇报。但是,张继英又要履行同级监督的职责,她有责任、有义务监督林满江以及班子里的其他同事。 但是,张继英为什么不怕林满江?这是因为张继英还有一个角色。张继英的正确职务应该是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这个纪检组组长,应该是中纪委或国资委纪委派驻的,她受中福集团党组和中纪委(国资委纪委)双重领导。所以,当国资委纪委支持她的时候,她当然不怕林满江了。 第二,张继英由国资委纪委的坚强支持,她可以理直气壮地反对林满江。 我们经常说,下级监督太弱、同级监督太难、上级监督给力。齐本安、牛俊杰等人属于下级,下级监督林满江这位上司,当然很弱了,一是不掌握高层次的信息,二是随时可能被撤职。张继英作为林满江的同级(在一个班子里工作,属于同级监督),在现实中监督"一把手"也是非常难的,因为中层和基层都听"一把手"的,纪检组长监督"一把手"是有难度的。 但是,张继英作为受上级派驻中福集团的纪检组组长,还要代表上级履行监督职责,有上级的支持,她发挥监督作用才能顺理成章。在电视剧中,调查林满江,其实是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徐长青主导的。也就是说,调查林满江是上级的意图,把齐本安派到京州中福担任董事长 ,目的就是通过齐本安揭开这个"盖子"。 第三,张继英知道林满江对她不满,从个人角度来说,她也想扳倒林满江。 张继英的角色比较"尴尬",她既要监督林满江,但又要服从林满江。比如说,张继英负责的党群宣传工作,本身就要向林满江汇报。张继英协助林满江分管干部人事工作,干部人事工作也要听从林满江的意见。张继英负责的纪检工作,也要向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林满江汇报。但是,张继英作为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完全没有"话语权"。林满江的霸道作风,也让张继英不满。 比如,在讨论撤掉齐本安、让皮丹接任的党组会议上,张继英坚决反对,但是林满江强行通过决议。这是两人矛盾的公开化和斗争化,如果张继英不把林满江扳倒,她在林满江手下工作非常尴尬。 这里介绍一个专业性的常识:党组会没有这么开的。这叫做临时动议,是违反组织纪律的。正常程序是,林满江提出动议(撤销齐本安、任命皮丹),要与张继英沟通酝酿的,因为张继英是协助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副书记,另外张继英还是纪委书记,她一个人担任了两个角色,都要征求她的同意,才能上党组会。专业词汇叫作"三人会"。如果张继英不同意,是不应该上党组会的。 从林满江的表现看,完全不把张继英当作协助自己的副职,而是当作"对手",那么,从个人角度来说,张继英必须要扳倒林满江,否则,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综上,从张继英的双重职责、上级支持、个人立场等方面来说,张继勇必须敢于向林满江斗争,如果张继英害怕林满江,那么,正义就会迟到。你看明白了吗? 国家规定央企,三大领导人都是国家任命的,总经理,董事长,财务总监。所以看电视看看就好, 首先,《突围》中张继英的职位是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她就是专门负责党纪工作的,所以她调查上司林满江是职责所在。 其次,通过深入调查,她发现林满江有诸多问题。发现问题,然后一步步解决问题,都是在行使职责,所以她没必要怕林满江。 再次,张继英手里有林满江胡作非为的充分证据,有证据在手,所以她不怕上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继英有正义感,她也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所以,张继英敢反对林满江,不惧怕这个上司。 纪检负责人在单位中地位,这个除了职责划分,主要要看其个人能力、意志、品格等,在突围剧中,张继英、李学习作为纪检负责人是合格的,通过自身的过硬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事实也有上不少单位,尤其基层,纪检形同虚设现象严重,尤其监督同级这个职责是空话,象陆建设这样草包不少。祖国,任重而道远! 《突围》中,张继英担任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党纪党建工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监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她之所以敢反对集团一把手林满江,靠着"四个过硬": 一、靠山过硬。张继英作为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身后给她站位的可是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徐长青,国资委是全面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正部级单位,是中福集团的顶头上司。林满江就是再怎么霸道、一言堂,也不大可能直接去跟张继英扛,到了这个级别的领导,都是人精。 二、自身过硬。张继英履职敬业,谨守本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严约束自己言行,清正廉洁,没有小辫子可以被林满江抓,自然有底气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始终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林满江作为党员,这点觉悟肯定是有的。就是暗里不喜欢,明里也不会表达出来。 三、分量过硬。张继英作为集团分管纪检工作的书记,在党组会上还是有重要分量的。在免职齐本安的事上,张继英展现了在集团一定的人脉,可惜一个有病在身,一个飞机延误,没有否决林满江对于齐本安免职的决定。林满江倒台后,也是她的建议,将齐本安安排到集团总部任职纪检组副组长。 四、情商过硬。张继英作为集团纪委书记,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有时候可能要得罪人。张继英一方面会及时跟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徐长青汇报,另一方面也会及时跟林满江通气,虽然底下暗潮汹涌,但面上还是一池静水。 张继英就是凭着靠山过硬、自身过硬、分量过硬、情商过硬这四点,让她扎根中福集团,有胆气魄力反对上司林满江的不合理安排和违规违纪行为。 中央抓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抓好"两个责任",即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制,各级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负监督责任。张纪英是纪委书记,监督同级党委是否落实好主体责任是她的工作职责,执纪监督是她的主业,张继英心中有正义,所以她敢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