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保民生,佛冈龙山镇全力推进水利体系高质量建设
蓄水如蓄粮,修堰如修仓。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期,潖江蓄滞洪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动工建设,西排圳清淤疏浚、占果灌区渠道水毁修复也均已完成。
佛冈县龙山镇历来是北江中下游天然的洪泛区,常年经受汛期洪水威胁。2022年以来,龙山镇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一个潖江蓄滞洪区重点项目建设为中心,围绕"防汛、灌溉"两个水利体系建设要点,紧抓"N"项农村水利补短板项目,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总体水平。
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期,潖江蓄滞洪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动工建设。
抓重点项目建设
堤防标准升级为十年一遇至二十年一遇
秋冬时节,雨水渐少,如今潖江正处枯水期,河水波涛汹涌淹没村庄的场景已然消失,水利工程建设正抢抓施工"黄金期"。
潖江蓄滞洪区对北江洪水有分流和滞洪作用,是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行政区域为清城区和佛冈县部分地界,佛冈县所有区域则都在龙山境内。
2020年7月,潖江蓄滞洪区建设重点项目正式动工,总投资约3.5亿元,计划于2023年6月完成施工任务。截至2022年12月,总体施工进度约为80%。
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为加固堤围6宗、长17.50km,新建分洪与排涝结合水闸6座,重建或新建电排站5座,建设避洪撤退道路22km;设置临时避洪点9处。项目涉及龙山分镇7个村委会5条堤围,征收土地1309.87亩。
该工程作为龙山镇水利体系的一个重点项目建设,对全镇防汛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龙山镇干部秉持着长期抗汛的毅力和决心,积极做好潖江蓄滞洪区建设工作。
龙山镇干部秉持着长期抗汛的毅力和决心,积极做好潖江蓄滞洪区建设工作。
滞洪区的建设涉及关系着大批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补偿政策众口难调,邻里纠纷时有发生。作为属地政府,龙山镇与施工主体单位清远市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处紧密配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下到田埂地头对设计规划中盲点及时反馈市管理处进行调整,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民事纠纷,保障管理处正常施工。
潖江蓄滞洪区工程资金投入和工程体量庞大,而建成之后,龙山镇也是受益颇深。
工程施工前,滞洪区多宗堤防存在险工险段,威胁着附近村庄农田安全,是龙山历年来防汛重点。电排站作为重要防内涝设施,除河田排站外,镇内其他4座排站均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标准低、建筑物倾斜开裂、机电设备残旧,经常出现故障而造成围内大面积内涝。
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为龙山镇加固堤防,重建排涝设施,更新水利机电设备,全镇防洪硬件体系实现质的转变,龙山镇堤防标准也从五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至二十年一遇。
除"硬件"外,防洪"软件"也在提升。潖江两侧堤围、各项水利设施长期以来都由属地政府管理,但困于财政压力、专业人员队伍不足、专业性不够等原因,水利体系管理队伍亟须"升级完善"。
如今潖江蓄滞洪区整体建设和运营管理都由清远市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处负责,设施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经费等资源充足,结合龙山镇本土力量,潖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得以全面提升。
补防汛、灌溉短板
打造龙山特色综合水利体系
"农村水利,防汛和灌溉是相辅相成的,满则放,缺则灌。"龙山镇于秋冬之时陆续开展各项水利项目,保障来年防汛安全和粮食生产用水需求。
西排圳河床平整畅通,岸边杂树一扫而空,这条因淤泥堵塞,逢雨必浸的排洪渠在这个秋冬恢复了高效行洪功能。
然而几个月前,龙山镇遭受特大暴雨和北江特大洪水的袭击,洪水倒灌致西排圳出现4处决堤,沿圳多处村庄被淹,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汛期尚未结束,龙山镇便以水灾重点区域为导向,动员全体干部下沉到各江河水堤点,开展对各项水毁设施摸排,统筹资金开展对各电排站、水库等重要设施进行修复升级改造。
西排圳全长12公里,沿线农田灌溉面积近3000亩,是重要的排洪渠、灌溉渠。洪水退去后,潖江河关前段河长莫智恒多次到西排圳巡河查看,发现排洪渠流入大量淤泥,且圳边种有大量杂树等,严重阻碍行洪安全。
借着枯水期的到来,龙山镇在沿西排岸线竖立公示牌,告知沿线村民自行清理好种在岸边的水竹、果树等,组织机械设备清理河床淤泥。"此次清理西排圳淤泥及其沿途的清障总长5.928km,而西排二期工程将继续对上游红坟水、茅岗水约3.8km进行清淤,同时对排西排支流禾合坑长2km进行清淤,一、二期工程完成后西排排洪渠得到全面治理,将彻底改变西排的隐患问题,最终实现‘旱可灌,涝可排’的目标。"龙山镇农综站副站长黄耀文介绍。
清淤后的西排圳河床平整畅通,岸边杂树一扫而空。
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用水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汛期的洪水使到灌溉水圳堆积淤泥,影响耕作区多条村庄的农田灌溉和防汛排涝。
为此,龙山镇于冬修水利黄金期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工程补短板攻坚行动。镇党委每周督导进度,技术人才实时跟进,涉及村委全力配合,龙山镇结合各村农田灌溉实际的水源需求及工程需求,明确分区域水资源保障措施和发展布局,打通农田灌溉"任督二脉"。
龙山镇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工程补短板攻坚行动,打通农田灌溉"任督二脉"。
湴镇村占果灌区灌溉农田的范围超过1.3万亩,龙山镇对沿线湴镇村至关前村段的水圳进行全面清淤,8000余亩农田受益。占果灌区全线通水后,村民耕种热情高涨,水稻产量显著提升。
此外,龙山镇还谋划"补齐防汛短板、提升灌溉能力、升级服务质量"为主体的"N"项水利重点任务,如清水迳村大笪陂重建及灌溉渠道衬砌、关前村赖家庄山塘防洪道建设、上岳村秧坎咀河堤修复、龙山水厂扩建、湴镇村护坡塌方修复工程等工程,全面覆盖中小河流治理、灌区水圳清淤修复、防洪减灾大型设施改造升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库维护、农村供水等领域,打造兼具龙山特色的综合水利体系。
据统计,2022年秋冬季,龙山镇建设大小水利工程30余项,投入资金1536万余元,目前已完成12项,预计2023年春季全部完成工程施工,着力推进龙山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撰写】罗沅琪
【通讯员】李志权 徐雯姬
【作者】 罗沅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