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没有人在意这款App。 它不过,是一个会聊天的机器人、一个能写论文的AI、一个可以当搜索引擎的程序... 直到「ChatGPT」,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一时间,谷歌怕了、微软慌了,全世界的科技大厂,都乱成了一锅虾蟹鱿鱼粥。 至于为啥是鱿鱼粥? 因为鱿鱼会 卷 啊... 不仅如此。 就连一向稳中求进、慢条斯理的阿果,都紧张地要开场内部会议,以求应对「ChatGPT」这一「滔天巨兽」的办法。 不难看出,苹果这回也是真的急了。 可是,比起各家大厂选择的「打不过就加入」的战略方针。 机哥觉得,苹果要想华丽接下「ChatGPT」这波冲击的困难程度,可能难不过让母猪学会上树。 毕竟苹果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AI,也就只有「Siri」了... (如果Siri也配称得上是AI的话... 机哥一向觉得,这世上只有两种东西最容易令人深刻。 一种,是像钻石、黄金这样"一块永流传"的宝贝。 而另外一种,则像是Siri这样。 从始至终、一如既往,蠢得一塌糊涂的类型。 所以,不知道机友们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Siri可以这么傻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今天,就由六号线吴彦祖我,来为大家解开Siri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是亲生的? 没错,机哥的小标题没有起错,Siri不是苹果亲生的。 那它为什么能成iPhone的伴生功能呢? 这一切,都得回到2007年的那个夏天。 刚从摩托罗拉离职的Dag Kittlaus,打算基于「CALO」(学习和组织认知助手) 这一公开项目,制作款能填补iPhone语音功能缺陷的App。 于是乎,他就和语义网络天才Tom Gruber等一众大佬,成立了一家叫「Siri」的公司。 Siri之父:Dag Kittlaus 毕竟在那个年代,阿猫阿狗随便做款喝啤酒的游戏,都能在iPhone上赚得盆满钵满。 也就更别提他们的项目,是「战未来」的类型。 所以反响,绝对也差不到哪去。 诶对了,这里机哥先说一下Siri的最初设定。 Kittlaus的野心很大,他想让Siri成为私人助理般的存在。 怎么个助理法呢,机哥举个栗子: 机哥这天下班错过了地铁末班车,想打个出租车回家,这时只需要和Siri说:"帮我叫个车回家。" Siri就会自动获取我的位置,然在打车App平台自行操作下单。 所以,机哥就只需要在公司门口找个地方蹲着,等师傅来接我就行了。 但要注意,机友们千万不要代入咱2023年的思维。要知道Kittlaus冒出这念头的时间节点,可是16年前的2007年。 所以乍一看过去,Siri当年还是很有前瞻性,而且还hin聪明滴~ 言归正传。 总之练习时长三年,他们终于将成果「Siri」在App Store上架。 所谓出道即是巅峰。 Siri一上架,就让整个科技圈为之一振。 千百万双眼睛都盯着这个,可能改变世界的App。 然鹅,Siri并没有改变世界—— Siri上架没几天,Kittlaus就接到了乔布斯亲自打来的电话。 打电话干嘛呢? 当然是收购的事宜啦。 乔老爷子也是够豪横,一言不合就撒2亿美金(约13.6亿元) ,直接把整个「Siri」公司也盘了下来。 从改变世界到改变iPhone,虽然格局变小了点,但在钞能力下无所畏惧。 于是Kittlaus等一行人,也就咕咕了安卓端的开发,屁颠屁颠地进驻了苹果,准备将Siri嵌入iOS底层。 可没想到,刚一进去,Kittlaus就发现自己被苹果「骗」了。 心生反骨 怎么个「骗」法呢? 机友们可以再回想下,刚才打车例子里面的各个关键词—— 自动获取 位置信息、自行调用 第三方App、自主操作 平台下单。 ... 机哥我动动脚指头都能想到,堂堂封闭系统的苹果,怎么可能会让一款App,拥有这么敏感且高级的权限捏? 还想将Siri和自带App深度集成? 笑死! 能帮咱们打开个App,都属于大自然的馈赠了好伐? So,为了让Siri符合iOS规定,果子强制要求Siri加入光荣的「退化」,此前已集成的功能全被取消 。 这样一来,Siri不傻才怪。 Kittlaus此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和苹果并不是一路人。 但钱都收了、来都来了... 还是把事情做完再说吧。 于是,当搭载Siri的iPhone 4S正式发布之后,Kittlaus就以"想回家"为由,从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苹果公司,离职了。 可俗话说得好: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男人那张破嘴。 Kittlaus前脚刚迈出苹果公司。 后脚,就在2012年新创了个叫「VIV」的语音助手公司,卷土重来。 之前在苹果圆满不了的梦想,在「VIV」这儿,Kittlaus全都得以实现。 而且,Kittlaus不止是打造了个船新语音助手。 他同时还推出了「VIV」开发平台,所有的开发者,都可以在平台上为「VIV」这添砖砌瓦,新添功能。 而且由于「VIV」问世时间比「Siri」晚,所以开发思路也就更加清晰、功能更加先进、性能也更加强劲。 摊牌了不装了,这次就是想干翻苹果了。 说来也巧。 然后这事儿,就被咱隔壁的星星星知道了。 「听说你和苹果也有世仇?」 于是他俩一拍即合—— 狗血剧情 2016年,三星也斥了2.15亿美刀(约14.62亿元) ,将「VIV」给收入囊中。 好家伙,同一份工作,钱竟然能两头赚。 总之,Siri之父Kittlaus,就这么加入了苹果的对立面,也就是三星阵营这边。 然后「VIV」在第二年,就以「Bixby」的形式呈现...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就出现了一个极其狗血,就连国产肥皂剧都不敢演的剧情—— 苹果的「Siri」和三星的「Bixby」,虽身处两个老死不相往来、见面就打、成天放嘴炮的对敌阵营,但它俩实际上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 说出来怕大家不信。 据说Kittlaus当年从苹果离职的时候,不仅拉走了原先的那几个死党,更离谱的是,他还顺带挖走了Siri部门三分之一的人... 所以说「Bixby」和「Siri」,基本可以说是同一批人做的。 真·亲兄弟了。 虽然是兄弟,但是他俩的性格却大相径庭。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固执,一个开放。 就像机哥和八弟,一个帅,一个... 当然啦,苹果也不是不想让Siri拥有更高的权限、调用第三方App。 只是以阿果的尿性嘛。 就算能让第三方App接入Siri,也得是在他们的管控之下才行。 虽然这尚且能理解。 但问题就出在,等到苹果真正开始打理Siri,为开发者们带来Siri开发套件,也就是「SiriKit」之时。 时间已经过去5年,来到公元2016年了... U1S1,大清都亡了、新鲜期早就过了,谁还会对这玩意感兴趣呢? 后来,Siri也一度到生死存亡的时候。 好在「快截指令」的出现,在Siri病危的时候奶了它一口,让Siri能有个一官半职,充当个声控开关啥的。 但那些,都不再是AI所处的范畴了。 总之,如果让机哥我来总结苹果这些年在AI领域发展,那就是: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Siri其实是个很好的苗子,但是在苹果一次又一次固守自封的操作之下,错失多次机会,最终泯然众人。 机哥觉得,与其一直反思过去的失败。 倒不如抓紧时间,踩准下一个早市时机,提前将衣服、车钥匙全放在顺手的地方,只要铃声一响,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出门。 这件事情。 微软在做、百度在做、华为在做...大家都在做。 阿果,这回你不做都不行咯...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