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范震飚、熊立平 在所有下棋人中,范震飚最引人瞩目,大家都称呼他"范老师"。 范震飚是《外国小说》月刊的主编,也在哈市文联任职。 平时,穿一件浅色风衣,戴一副墨镜,手拿一把折扇。经常以扇代指, 讲评棋局玄妙之处。说话文雅,谈吐有致,加之棋艺不凡, 被大多数棋手尊为"班长",颇受人敬重。 范老师不是谁想和他下棋他都同意的,那时,只有熊立平来, 他俩鏖战,才是众人看点。 熊立平是哈市当年名手,在市赛中获得过冠军。 他棋风彪悍,嗜杀喜战。 人也长得威猛。一头短发,如一丛钢针倒竖,满脸肌肉,石板相似, 两眼在关键处会放射出莹莹绿光....棋子拍在盘上, 常常震得观者为之移步! 这是1989年的熊立平 经常去江上俱乐部,和常去的棋友都混得很熟。 谁是高手,谁和我水平接近都了如指掌。 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低手自带棋具,高手则空身而来。 碰面后由低手邀请高手下棋。旁边可能还会有要求"接拍"(排队)的。 这样,带棋的棋手输了,则自动起身让座,自己站在一边等待上岗。 那时我会我背一个单肩书包,装着一副棋子,一张塑料棋盘。 再带一(铝制)饭盒午饭、一瓶水。 4~孙德兴 孙德兴是建工学院的老师。为人谦恭有礼、极具亲和力。 据说曾是全省的高考理科状元。 大学时赴西德深造。获得过西德3段。 在网上(中国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有一个围棋欧洲排名,他排在二十几名。 孙德兴来俱乐部大约是80年代中期,他的棋力与范震飚相当。 1986年我二人在哈市总工会举办、工人文化宫承办的 哈市第一次段位赛四分之一决赛中相遇, 争夺两个业余3段其中的一个名额。他惜败于我,定位2段之首。 这是1987年哈市组队赴吉林市对抗赛保存下来在松花湖边的照片。 左一:孙德兴,前排右:范震飚,中间:笔者。 后排从右至左:曲强、韩东、韩松。 5~欧福中、孔繁路 当时的俱乐部高手很多,(我下不过的都是高手)。 比较受人瞩目的除了范老师以外,还有哈一中的欧福中老师 和112中的孔繁路老师。 欧老师当年应该就有40岁左右,他平时沉默寡言。 人很和善,戴一副眼镜,面色黝黑, 可能由于是教师身份,又棋艺水平高出我们这些初级棋手一截。 所以很少和别的棋友对局。大多时候都是约来孔繁路交手。 孔老师也很喜欢跟与老欧下棋,两人棋力欧老师占据上风。 都是中学教师,投脾气,棋盘上孔老师喜欢斗力, 欧老师正相反,属于稳健型棋风。 他俩的棋局每盘几乎都是猛烈攻杀与防守反击的格局,煞是好看。 我经常在一旁观战,一是没有合适对手; 二是为了向高手偷学个三招两式。 那时我的水平低的很惨,应该是连一个完整的定式都走不下来。 记得一次看到他俩走出前所未见的组合手筋, (后来听别人点开-那叫"大头鬼"), 我看得眼花缭乱!当时认为连续的组合着法是他俩算出来的呢。 所以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简直就是神仙的的招式啊... 我和孔老师下过几盘,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线。他宰我如同砍瓜切菜。 可能也是他找不到对手,闲极无聊,拿我试刀。 1980年我第二次参加哈市职工围棋赛,中午我早早败下阵来, 正碰上老孔来观战。他邀我对局,条件是赢中午饭的。 (当时赛会为运动员准备午餐~一根香肠两个面包一杯牛奶) 我欣然同意。明知道下不过他,但能和高手过招, 输赢无所谓、学习嘛。 大约二十多分钟我的一条大龙就无疾而终了,只是还在坚持。 老孔已经把午餐(我的那份)领来了。 结果,我饿着肚子,进入下午的比赛之中。 1983年我又参加了职工赛,孔繁路也报了名。 本次比赛采用单淘汰制。 第三轮我俩相遇。他中午看到编排下午对我, 高兴的跑到酒馆喝了起来。 下午,我用自己研究的秘密武器——三连星、大压梁定式, 只用了7分钟,他就签了城下之盟!被淘汰出局。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哈市大赛的前六名! 也是从那次比赛后,孔繁路再也没有在哈市比赛中露面了。 他一直以为是在比赛前喝酒才导致了输棋。 岂知是输在那一根香肠两个面包上了! 6~徐东海 徐东海是太平区125中学的化学老师。 虽不常来俱乐部,但他一旦到来,便是到处找人下让子棋。 70年代中期,聂卫平从山河屯农场被黑龙江体委调入围棋省集训队, 准备参加全国围棋赛。便在徐东海家小住。 徐东海趁老聂闲暇之余,总是缠着下指导棋,据说老聂初期让徐四子。 徐东海头脑聪明,加之对棋艺追求有加,很快棋力大幅提升。 在哈市多次比赛中获得冠军。 当年因其近水楼台,有聂卫平在家中客座传艺,徐东海名声鹊起。 徐东海性格豪放,又行事高调.一坐在盘前,绝不会给他人话语权的.。. 70年代后期,徐被市体委借调至哈尔滨市棋校 (地点在八区)任职教练。 80年代初期,我去市棋校拜访他,下过两盘让我三子棋,一胜一负。 徐东海到俱乐部,一般最喜欢找王支朝蹂躏。 他二人总下让子升降棋,徐东海曾一口气升让王支朝至7子! 局罢,徐东海放声大笑:"我授予你七星上将"头衔吧! 支朝自知技不如人,又不善雄辩。只是面红耳赤,一笑了之.. 7~韩松 韩松、韩冬、韩鸥三兄弟,是当年哈市名手中著名的"韩氏三雄。" 大哥韩松也会偶尔来俱乐部看看,有高手相邀,也会下上一盘。 不过围观之人里外三层。菜鸟们会奔走相告-"快去看,来大高手啦!" 一次看韩松下棋,双方走出一路置对方于死地的手筋!我都看傻了。 旁观者中有人高声叫道:"此招名为"海底捞月"!(又名-黄鹰扑兔)。 我才知道围棋中竟有如此凶险的鬼手!有如喝烈酒般眩晕又爽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