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一个穷苦的放牛娃,从一个要饭的乞丐开始,一步步成长为一代明君,一位伟大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将当时的元廷统治下的大明江山打造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明朝。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在政治上是比较清明、比较廉洁的一个皇帝,并且他还大力提倡"宽刑薄赋"、"轻徭薄赋"等政策,为稳定社会经济和发展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朱元璋在政治上还实行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政策:比如"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奖励农耕"等。 不过朱元璋在政治上还有一项重要改革:大杀功臣 ,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大杀功臣,立下汗马功劳的五个人被赐死 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想要让大明江山成为一代明君,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那些曾经对他有过帮助的大臣们。这不,在朱元璋回到南京后,就开始了他大杀功臣之路。 首先被他处死的是胡惟庸 。胡惟庸是当时丞相,也就是丞相之位的竞争者之一,后来胡惟庸倒台之后,朱元璋将李善长、徐达等人也都一一除掉了,而且连当时协助他做这件事的李善长也被处死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几个人也都被朱元璋杀掉了,这其中就包括汤和、沐英等人。 这些人本来都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也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维护大明江山,朱元璋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对这些人痛下杀手。最终他大杀功臣,留下了千古骂名。 杀功臣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在政治上,朱元璋对功臣大杀特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在历史上也是被人诟病最多的,后来很多朝代都有这个问题。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是想要将整个国家治理好的,当时的朝廷中有很多功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朱元璋虽然也有错,但他做得确实是对的,在那个时代能够有一个朝廷能够治理好整个国家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朱元璋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采用了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这也就造成了后来很多功臣被杀。尤其是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大臣后,许多功臣都被他处死,这让大明王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总结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原因,我想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但是他的做法跟初衷是不相符合的,因为他是为了自己能够继续掌握权力,所以才会这样做。 不过,朱元璋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污点,他在政治上的改革虽然为明朝初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影响到了后来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正所谓"成也萧何",朱元璋对自己身边所有人都是用很极端的手段,这一点确实是后世应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