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饮食都很清淡?怕不是有什么误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吴从周。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由库索拍摄,日本通经授权发布。头图来自Unsplash
日本人均每日摄取的盐分是12.4克,而素来评价日本饮食过于清淡的中国人,吃盐量还要低一点。
来日本之前,总以为此地食物的特色是清淡。如果说中国人对日本食物有什么流行印象的话,这大概是其中之一。
汉学家青木正儿评价说中国人擅长调理各种香料融合的味道,而日本人往往追求单一纯粹的本味。 他在《中华名物考》中写香料一节时,忍不住如此议论一番: "我们的舌与鼻所好极为简素,在品尝大陆的菜肴时非常的敏感,总觉得其风味太复杂而浓重……我们的神经集中于一种香料,一种味道,急于品尝其专一的风味……也因为感觉过于敏锐,对复杂多样的刺激、过于沉重的负担也忍受不了。"
一个热爱中国文化和食物,又自诩老饕的老人家的话,总该是可信的。
然而,上当了。
传统日本拉面的汤底又油又咸,已经是外国游客的常谈(图|库索)
超市的腌鲑鱼经常像是后厨打翻了盐罐子,快餐店的赤味噌汤不配白水简直喝不下去,拉面的汤底又油又咸已经是外国游客的常谈。
去商店街买回名店的牛蒡鸡肉卷,吃完之后要灌一大杯茶来滋润脱水的喉咙。
一开始,还怀疑是不是因为我们住在老龄化严重的社区。每次在超市排队,前后大半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周围的饮食店,店主也多是上了岁数,让人犹疑他们的热情是出于店家的好客,还是老年人的慈祥。据说老人味觉容易退化,不浓重则尝不出味道,因此食物都变得重口,似乎也可以作解。
自然,大部分时候,这里的食物都是风味宜人的,但遇到咸过头的概率,比从前的生活经验似乎确实要高出不少。
于是领悟到青木正儿所说的"淡味幽香的大和心",乃是日本传统料理人一生悬命追求的境界。 如同"澹泊宁静"常被中国人写成大字挂在墙上一样,宣示的是一种审美取向。
倘若误以为这是日常通行的准则,难免要吃点亏。"真味只是淡"云云,或许要多在怀石之类的高级日本料理中仔细体味。
至于庶民的饮食,总归要迎合寻常人的胃口。碳水、油脂、糖和盐,乃是演化刻印在人类基因中的嗜好,所以炸鸡、薯条、可乐这样的工业标准化美食能横扫全世界的味蕾。
日本庶民饮食中最受欢迎的,也多半离不开这些要素的排列组合:炒面、拉面、炒饭、煎饺、咖喱……文化的区隔,大概率抵不过人类的本能。
不过说到日本人对盐的钟爱,可能确实称得上少有。让我确信这个感受与事实不会偏差太多的证据,是偶然看到一份各国饮食的盐分统计图表。
2010年公布的一份"国际盐分摄取量比较图"中,日本的人均摄盐量比中国还要多0.1克
在2010年,日本人均每日摄取的盐分是12.4克,而素来评价日本饮食过于清淡的中国人,吃盐量还要低一点。而这个数据,还是日本国家倡导减盐运动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结果。
1950年代,美国学者在日本做饮食的盐分调查,发现日本九州南端的鹿儿岛居民平均盐分摄取量是每天14克,越往北,则食盐越多,在东北的青森,人均每日盐分摄取高达28克。
2019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一组地区食盐摄取量数据,寒冷的东北和北陆地区成为最大的食盐消费地
有一种说法是, 以米饭为主食的民族,更容易依赖盐的味道。人口稠密、肉食紧张,菜肴的主要目标不是品尝美味,而是尽可能低成本地刺激味觉,以便能吃下淡而无味的米饭。 而种植和收割稻米都需要大量体力劳动,也需要补充更多盐分,由此形成饮食习惯。所以吃盐的排行榜上,名列前排的国家多在亚洲从南到北这一片弯月形的稻作区域,即便是已经跻身发达国家的日韩,和欧美诸国比起来也是吃得太咸。
韩国人喜欢泡菜、大酱,中国的南方地区过去也一直被认为是偏好重盐之味。明清之际,江西人在京城以腊鸡送礼,于是被京城人讥笑为"腊鸡";湖广善制咸鱼干,被呼为"干鱼";即便是富庶的江浙,当时也难免招致"盐豆"的嘲讽。至于日本,四面环海,在吃盐上可谓占尽地利。
"播州名所巡览图会"中的制盐景象
根据日本盐业考古的资料,日本列岛最初的制盐方式,是收集海藻烧灰,或者是用海水溶解干海藻上析出的盐末,制成浓盐水,再煮水成盐。之后演变为泼洒海水到沙子上,令其自然蒸发,反复多次之后,盐分凝结其中,再按照前法制出浓盐水,继而煮制。到镰仓时代末期,海边有了专用于制造浓盐水的盐田,再到江户时代,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制盐的中心。据记载,当时一年产出的盐有475万石之多,平均到一个日本人一天之中足有70多克,市场上一升白米可以换一升盐。在吃盐这件事上,实在是宽裕得很。
浮世绘"播磨国赤穗盐浜之图",三代歌川广重绘
海边的人以鱼盐为利,山地的居民耕种粮食,鱼盐和粮食就在海和山之间交易流动,形成许多被称为"盐之道"的古道。 而盐的重要,在关于盐的俗语中也可见一斑。比如"味噌に入れた塩はよそへは行かぬ(味噌里的盐不会消失)",说的是给人帮助,日后终将获得报偿;"熟れて後は薄塩(渍物熟了盐味会变淡)",比喻和人交往日久,还是保持合适的距离为好;"河童に塩を誂える(向河童买盐)",大意是托付了错误的人、或是下了错误的订单。
最有名的典故是"敵に塩を送る (给敌人送盐) ",说的是战国时代武田信玄的领地不临海,东海地方的今川氏和关东地方的北条氏禁止向武田的领地贩卖食盐,令武田信玄大为受困。此时越后的上杉谦信给武田信玄致信,说战争所在是弓和箭矢,不在米和盐,于是盐得以进入武田的领地。 这被视为不乘对手受困取利,反而伸出援手的美谈。
至于古代日本平民的食盐摄入量,有研究说,江户时代农民每天的钠摄入有4615毫克,折算成食盐,大概是18克,而其他研究推算出来的最高数据,甚至有50克之多。
这些食盐,除了直接用于调味,还被大量用于制造酱油、味噌、渍物和咸鱼,全是在咸味里辗转腾挪。平民的饮食因为物产所限,并没有发展出更多样的口味偏好,对咸的执着,或许就是这么延续至今。等到现代医学发现过量摄入食盐有害健康之后,日本政府大力推行减盐运动,推广少放盐的烹饪法、鼓励低盐酱油、低盐味噌之类的调味品生产,日本食盐的人均摄入才逐渐降低。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是日本老人致命疾病的首位,中风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随着减盐运动的普及,这一情况大为改观,日本也成了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减盐未必是决定性的因素,至少一般意见看来,它是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人均每日食盐摄取量调查图表
至于日本饮食清淡这个世界性的印象,可能更多要归功于寿司。 米、醋和鱼的组合,提供了东方的异域风情;一口一个的吃法,对色彩和造型的关注,也让它更容易被跨文化的食客所接受。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寿司先是在美国大受欢迎,继而成为日本饮食的代表被世人所知。
寿司是造成外国人对日本饮食清淡印象的"罪魁祸首"(图|库索)
甚至有美国作家在书中这样描摹他们对日本食物的迷恋:"每当一贯海胆握寿司或是白子天妇罗端到我面前,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背着妻子出轨了一样。我努力想要把注意力移回我美丽的新娘身上,但等我转向她,却发现她的眼里也同样被日式料理的崭新光辉所占据。此时的我领悟到,我们两个的人生从此有了一座分水岭:日本行前/日本行后。"
不过事实上,外国游客还是会抱怨日本食物口味太重,甚至一般被认为饮食辛辣的韩国游客也是如此。而日本网络上对韩国人的抱怨做出了一番解释:韩国的食物也一样很多盐,只是被辣椒掩盖了,当他们吃到纯粹的咸味时,会觉得比本国食物味道更重,而这只是日本的食物口味更纯粹的缘故。
关于日本的盐,去年经济史研究者前田廉孝出了一本书,叫做《盐和帝国:近代日本的市场、专卖和殖民地》(『塩と帝国:近代日本の市場・専売・植民地』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22)。其中写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亚洲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食盐来自所谓"殖民地区",本土所产食盐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两成。1909年到1919年的十年间,日本的渔船纷纷装上了发动机,带来渔获量的激增,结果就是腌鱼用的食盐,占了当时食盐消耗量的35%以上。
而到了太平洋战争期间,食盐输入断绝,本土产盐量也遭破坏,不得不进行严格的食盐配给。到战败之后的最初几年,盐产量更是只有13万吨,不到战前的五分之一。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仅有维持生活所需的六成。青木正儿写中国的名物和风味,一边垂涎中国的五香羊肉,一边赞赏日本的清淡之趣,正是在这段时间。当时连澡堂也因为没有燃料而停业,老人家想吃烤笋,只能自己收集庭院的竹叶。
今天日本的食盐依然主要依靠海外,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输入的多达70%,自产只有12%。 可能是个人的见识所限,当我初次见识到此地市场里摆满整个货架,颜色、形态和风味各异的盐,还是小小地感叹了一下日本人对盐的执着。所谓帝国的野望,实在远不如茶饭中的一撮盐更可持久。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 完 - 小通长期招募线上作者
人若反常必有鬼这些人对你再好,实际上是来害你的俗话说人若反常必有鬼,事若反常必有妖。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过分反常,就证明这个人的内心有鬼。一件事如果不符合正常的发展轨迹,就证明这件事有问题。无论是人也好,事也罢,都应该按照自然的
深秋和初冬的碰撞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初冬伴随着寒风但秋天的韵味并未消逝拈一缕黄叶丹枫赏一场金风玉露这一次想借你几分钟和我一起共赏秋末冬初的安师美景赤霞映黄叶,素秋又染园走过四季的热闹喧嚣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待在适合的人身边,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自己的潜力,生活的舒服。Onlybystayingbytherightpersonintheenvironment
流浪地球第47天阿联酋埃及今天的主要行程就一个,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出发飞抵埃及。乘坐埃及航空MS915航班。310pm准时起飞,航程四个多小时,因为有连个小时的时差,所以落地时埃及时间不到600pm。一个惊
热尼亚,这就是生活生活,有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幸福美好有时会让你从峰尖跌到谷底。起起伏伏,捉摸不定。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云飞和热尼亚,告别战争纷扰的俄罗斯,来到富庶和平的中国生活,是你们做出的正确选
大雾中盘山而过皖南川藏线和徽州天路计划中的再一次皖南行,因事耽搁了几天。那天,在莫干山天泉山的喜心营地吃过午餐后,我们便下山去拿上行李后,便出发去皖南川藏线。我不是第一次去皖南川藏线,开车的人更是第三次了,奇怪的是
冰雪火山头条创作挑战赛1。冰川世界冰岛的秋季来得格外凉爽。在外面的世界,三色堇还开得热闹,紫色黄色白色的小花,交织出一片生机。不时有灰白的小海鹦掠过,停在茶树上梳理羽毛。而在这个冰川公园里
为什么我们总说周庄古镇不好?我的导游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周庄好像是去得最多的目的地之一。很多很多游客似乎对周庄很有意见,人多太挤商业味浓没有好吃的东西一点都不好玩来了太后悔了,你对周庄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抱怨呢?
我的大学(十四)头条创作挑战赛第六节中华鲟实习实习乏味乏味无聊无聊参观参观。晚上,我们吃过饭,回到招待所,打开电视,几个节目都是新闻,领导出访,各种会议,中东战争,非洲饥荒,看得很是无聊。想个办法
盛趣游戏谭雁峰积极探索产学研模式提升游戏教育价值11月17日,第十八届中国游戏行业年会在成都召开。本届中国游戏行业年会,以守正创新健康发展为主题,围绕游戏行业文旅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文娱领域新业态的发展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弘扬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南京某男掌括幼童案引暴舆论舆情,事情因两个幼童在幼儿园争夺玩具引发打闹,在打闹过程中房小孩手拿玩具对鲁小孩造成头部外伤伤口,因多方都没冷静处理造成现在局面。如果幼儿园在事发后极积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