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系列谈之十三良相邹忌的另一面心理阴暗
邹忌在战国时期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说他特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善于讽谏,得到齐威王赏识,辅助齐国进入强国行列;另一方面,他心理有点阴暗,为了保全自己相位,设计逼走另一位传奇人物——齐国良将田忌。
邹忌(公元前385年—前319年),一作"驺忌",尊称"驺子",战国时期齐国人,《史记》亦作驺忌。他先后事奉田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三朝,堪称三朝元老。初在齐桓公田午时任大臣,没有太多表现。齐桓公去世后,齐威王田因齐即位。初登大位的齐威王,耽于享乐,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邹忌就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得到齐威王赏识,被任为相国,使齐国逐渐强大。他因此被齐威王封于下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号成侯。齐威王去世后,又侍奉齐宣王田辟疆,不久辞世。
邹忌是一位贤良国相。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诸侯并伐。一次,齐威王正在弹琴,邹忌借讲琴理入谏齐威王。他说:"弹琴就跟治理国家是一样的,必须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去治理。七根琴弦,就好像君臣之道一样。大弦好像春风浩荡,就像国君一样;小弦如同山间溪水,好似臣子一般。应该弹那根弦就认真的去弹,不应该弹那根弦就不要去碰,这就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七根弦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弹出非常美妙的声音。琴弦好比君臣,是什么职位,就做什么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国家才能富强昌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齐威王说:"先生这些话说得好。听说您善于弹琴,就请弹一曲吧。"
邹忌点头应允,他坐到琴位上,两手轻轻舞动琴弦,只摆出要弹的样子,却没有真正去弹。齐威王见邹忌如此,非常生气,十分不满的指责邹忌说:"你为何只摆空架子,而不真正的去弹琴呢?难道你敢欺骗我?"邹忌回答说:"臣以弹琴为业,当然要认真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最要,怎么可以不好好的研究治国的大计呢?这就和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是一样的。摸琴不弹琴,就没有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就没办法使百姓满意,这个道理大王要三思呀。"一席话,使齐威王顿时醒悟。从此,他重用邹忌为丞相,进行变法,整顿吏治,赏罚分明,选贤任能,使齐国呈现一派新气象。
之后,邹忌再次以"与城北徐公比美",因妻爱他、妾怕他、客有求于他,而欺骗他"美于徐公",而实际观察,"不与徐公美",以此类比,劝齐威王纳谏。
齐威王本是有为之君,邹忌两次讽谏,促使齐威王开始厉精图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下令群臣吏民,有能面指王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于王之耳者受下赏。很快,齐国朝野清明,吏治一新。
与此同时,邹忌在齐威王支持下,开始修订法律,严明赏罚,监督清除奸吏,重用贤明能吏,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这些改革举措,使齐国国力日渐强大,显示出邹忌的才华、才干、大度,以及君子风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贤明的丞相,心理也有极其阴暗的一面。他为了贪保权位,设计逼走一代良将田忌。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先让我们好好了解一下邹忌这个永远教人揣摩不透的传奇人物。
驺忌原本是著名琴师师旷的弟子,精通音律且弹得一手好琴。后来入宫给齐威王做了乐师,经常给齐威王讲说乐理乐法。齐威王惊讶于驺忌乐理乐法中隐寓的治国之道,教他做了一个职同中大夫的乐傅士。谁知,这驺忌处事得当,将数百人的乐师班歌女统辖得井然有序,还不断推出高雅的新歌舞新乐曲。齐威王爱惜这个与王室贵族毫无瓜葛的人才,又拜驺忌做了上大夫,几年后位至丞相。论才能,驺忌既不是学问精的治国名家,又不是通晓战阵的兵家名将,各方皆是平平。可驺忌长于周旋,且城府极深,揣摩上意往往是出奇的准,深得齐威王信赖,被封为成侯,封地只比君爵小了二十里。就这样,邹忌竟成了与上将军田忌平分秋色的股肱大臣。
田忌是王族大臣,素来瞧不起驺忌这个出身乐师的丞相。田忌与孙膑协力,两次战胜魏国后功高望重,更是极力举荐孙膑出任丞相,取代驺忌。驺忌恨上了田忌,竟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法子,整倒了这个王族名将。
就在田忌又打了一次胜仗后,驺忌派一个叫公孙阅的心腹门客带了十个大金饼,找到一个以龟甲占卜著名的巫师,说:"我是上将军门人,上将军三战三胜,声威震天下,目下欲举大事,请大师为之一卜吉凶,万莫对他人说起。"待占卜完毕,公孙阅刚走,太史令派来纠察占卜者的官员随后赶到,将巫师抓了起来,连同方才占卜的龟甲卜辞一并押进了王宫。齐威王素来防备王族大臣,一审巫师,便对田忌起了疑心,派出了特使收缴田忌兵符。田忌得到消息大为愤怒,立即发兵包围临淄,请命齐威王立杀驺忌。谁知齐威王与驺忌已经做好准备,坚守不战。田忌久屯无粮,军心涣散,不得不逃亡楚国,至直齐宣王继位后,才回到齐国,官复原职。
据《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记载:周显王二十八年,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不得不说,邹忌这一招,的确是够阴够损的。田忌再聪明,也无法自证清白。
田忌是何等人物?乃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出身贵族,妫姓,田氏,名忌,字子期,陈郡(今河南淮阳县)人,封地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又称徐州子期。他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作为赌注。他的门客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田忌于是与齐威王和诸公子设千金作为赌注,比试赛马。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替换上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首场大败;随后孙膑又让田忌用上等马替换中等马、中等马替换下等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中等马及下等马比赛,结果田忌两胜一负,最终赢得齐威王的千金赌注。孙膑由此名声大振,田忌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并让他担任自己的兵法教师。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典故便缘于此。
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不得不接受邹忌的暗算。田忌逃出齐国避祸于楚国后,邹忌在齐国取得了更大的权柄。然而,此时的邹忌,并没有因此获得多少喜悦,相反,却每日忧心忡忡,生怕哪一天田忌借助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掌权。
见此情景,邹忌的臣属杜赫对他说:"我可以为您设法让田忌留在楚国"。杜赫于是前去楚国,对楚宣王说:"齐相邹忌之所以不愿意与楚交好,只是因为担心亡臣田忌借重楚国重返于齐。大王何不封田忌于江南,以此向邹忌表明田忌不再返齐国。邹忌感激大王,一定会让齐国很好地对待楚国。再者,田忌是个逃亡的人,能得到封地,已是意外之喜,定然对大王感激涕零。他日假如能回到齐国,同样也会尽力促进两国交好。这是充分利用邹忌、田忌的两全之策啊。"楚王采纳了杜赫的意见,就把田忌封在了江南。
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田忌出逃楚国后,其兵权被齐王收归己有。此时,齐国上下唯一能够对齐王构成威胁的,只有手握相柄的邹忌。在这种情形下,心知肚明的邹忌,只能用装疯卖傻来伪装自己,以逃过齐王对他的防范之心。
田忌出逃楚国的第二年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齐宣王知道邹忌算计了田忌,于是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召回田忌,任命田忌为将军。"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身为一国之相,邹忌应该心胸开阔,为国家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然而,因其嫉妒心理,对田忌采取了一系列阴谋诡计,使本来名扬天下的人生,在其后半段留下了极不光彩的污点,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敬请关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