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退出中国市场,日本巨头也要步入后尘
近日经权威机构调查,中国的国内消费市场前景可观,不少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不错的收益,苹果公司在中国每年可以赚取七八百美元,是全球销售额的2成多,而且我国是苹果公司的第二大市场来源。
不过近年来,苹果公司有了想要将产业链转移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市场多样性,增加抗风险能力,从商业资本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没有错,毕竟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是苹果的风格。
苹果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都不可忽视,它的生产链的选择也将对世界各国的市场部署产生影响。一个外资巨头的进驻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都有不小的好处,苹果在国内的供应链对我国的一些企业发展和工人就业都有不菲意义.
不过如今苹果在逐渐撤离,其他的外资企业也在撤离中国,日本企业索尼就是其中一位,它将海外相机的生产业务转到了泰国。
本来索尼海外市场的相机的生产地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中国是索尼的最大供应商,如今索尼在中国的相机生产业务正在逐渐剥离出中国市场。
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情况,那就是索尼的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相机生产业务是分割的,中国在国内的工厂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泰国的生产链向其他国家提供产品,如果在中国的销售额不理想,在中国的工厂就有可能被关掉。不过对是否退出中国市场,索尼的答案是否定的。
索尼也只有相机这一项业务转移到国外,其他产品的生产还是在中国,这样看来,索尼的做法和苹果是差不多的。在贸易全球化的时代,这样做似乎可以有更多的市场选择,还可以摆脱对一个市场的依赖,在面对事件处理时更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