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约公元前四四〇年——前三八一年),卫国人,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早年就学习兵法,深懂兵略。由卫国来到鲁国后,被鲁穆公任为大夫。时隔不久,齐国出兵伐鲁,吴起被任为将,带兵抵抗。齐、鲁两军对阵后,吴起调兵遣将,虚虚实实,迷惑齐军,结果,齐军中计,被鲁军打得大败。此后,齐国很害怕吴起用兵,就派人到鲁国进行离间。又加上吴起对儒家的"仁"、"孝"进行挑战,母亲死了,也不回家吊丧守孝,孔丘的得意门生曾参就趁机对他大加诽谤,鲁穆公也开始怀疑吴起。因此,吴起不得不离开鲁国来到了魏国。 当时,魏国的魏文侯正依靠法家李实行变法,听说吴起来了,就问李悝:"这个人怎么样?"李悝回答说:"吴起很善于用兵,春秋时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魏文侯听了很高兴,于是重用他为将。吴起为将期间,军纪严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骑马,和士兵一起走路,还亲自为士兵治病,护理伤员,关心士兵的疾苦,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魏文侯见他善于用兵,在士兵中又很有威望,任他为西河太守,负责守西河。吴起到任后,实行法治,整顿官吏,接近百姓,发展生产,充实府库,成绩显著。同时,修筑城池,练兵习武。由于他军纪严明,得到了老百姓和士兵的拥护,巩固了魏国的边防。 公元前三九六年,魏文侯死了,他的儿子武侯继位。这时,法家李 已死,魏武侯宠信旧贵族王错,改变了文侯、李的法家路线。有一次,魏武侯与吴起、王错等在西河乘船游览,武侯看着四周的山川景色,自傲地说:"魏国的河山多么险要!"善于奉迎拍马的王错赶紧就说:"这正是魏国所以强盛的原因呵!"吴起立即反驳说:"君主你所说的是危害国家的话。而王错又附和这种说法,更是危险之上又加上危险!"魏武侯听了很生气地说:"那么,你认为应当怎样说呢?"吴起回答道:"河山险要,不是使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他列举了夏、殷几代的历史变迁,说明虽有山川之险,但由于"为政不善",都灭亡了。吴起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强盛,主要在于"为政"。就是说要有正确的政治主张。吴起的思想,遭到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嫉恨。事后,王错等人就在魏武侯面前诽谤他。由于旧势力的排挤,吴起被迫离开魏国,投奔到了楚国。 战国初期,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虽然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当时的楚国,仍旧是奴隶主贵族势力当政。国家大权操纵在昭、景、屈三家大奴隶主贵族手里。他们拚命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残酷镇压奴隶们的反抗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把楚国弄得腐败不堪。楚悼王即位后,接连被魏、赵、韩三国的联合力量打败,丧失了大片土地。楚国不得不派人带着重礼贿赂秦国,求秦国从中调停,才算与三晋讲和。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逼迫下,楚悼王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才下令征求有才能的人帮助他实行政治变革。 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帮助魏国治理西河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吴起来到楚国时,楚悼王热情地接待了他,同他进行了交谈。楚悼王问他:"你看,我们楚国为什么这样贫弱?"吴起一针见血地指出:"楚国之所以如此贫弱,就是因为旧贵族势力太大,分封的旧贵族太多了,他们‘上逼主而下虐民’,把楚上国弄得贫弱不堪。"楚悼王接着又问他:"那么,应该怎么办才能使楚国富强起来呢?"吴起明确地告诉他:"必须淘汰冗多的官员,贬斥分封的贵戚,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养兵,注意发展生产,这样,国家才能强盛起来。"楚悼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拜吴起为宰相,实行变法。于是,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明法审令",大力推行法治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 一、抑制贵族的权势,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楚国奴隶主的"世卿世禄"制度,使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小,以致在北方出现只恐惧大贵族昭奚恤,而不怕楚王的奇闻。为了加强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新法规定,大奴隶主贵族三代以后没有军功的,取消他们的爵禄,把节省下来的钱抚养军士,以加强楚国的军事力量。这样,从政治上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为了进一步削弱奴隶主贵族的力量,吴起提出:"令贵人往实虚之地"的主张。即下令强迫那些称王称霸,民愤较大的奴隶主贵族,离开盘踞的世袭领地,迁到边远地区去垦荒,没文他们原来的封地。这样,一方面开发了边疆,发展了生产,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权势。 二、改革楚国的政治机构。在楚悼王的支持下,"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就是下令把没有能力和无关紧要的官职,一概裁减,任用精干的官吏。这一措施有力地打击了贵族势力,同时,也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 三、整顿军事,加强国防。由于取消了一部分奴隶主贵族的爵禄,裁减了没用的官职,大大减少了国家的支出。把省下来的钱抚养士兵,扩充军备。同时,加强对士兵的训练。从而,使楚国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四、为了防止旧贵族捣乱,禁止他们互相勾结,干预国家政令,新法规定统一舆论,禁止有妨碍改革的议论。 原来比较落后的楚国,经过吴起变法,政治上有了很大进步,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一度成为战国初期仅次于魏国的第二强国。 对于吴起等革新力量和他们的革新措施,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恨之入骨,他们总是等待时机,将复辟的希望变成复辟的行动。公元前三八一年,楚悼王刚死,尸体还没入土,旧贵族就发动了反革命暴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并残酷地把他的尸体车裂肢解,扼杀了吴起的变法。旧贵族一上台,楚国便日益衰落。著名的法家韩非曾说:"楚不用吴起而削乱",对吴起变法的失败十分惋惜。 吴起的被害清楚地说明,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而要经过激烈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大搏斗。但是,腐朽反动的旧制度,最终还是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