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够吗?
可能这段时间正处于大学密集开学的时间,连续收到四五个类似于大学生生活费的问题。因之前已经系统回答过几个类似的问题,在些把我的观点简要再阐述一遍,希望能对这位朋友起到点帮助。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还差得远;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还会用不完。具体到每个不同的大学生来说,生活费的标准应该参考以下三个因素,斟酌确定:首先,是要参考自身的家庭条件。
目前社会经济条件总体上都普遍还算不错,一个家庭供养一个或两个大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在经济能力的情况下,父母也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吃苦做难,或者在生活方面不如别的同学。只要家庭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稍多点稍少点都无所谓,只要不把父母的辛苦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白白浪费了就没有问题。对于少数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大学生来说,父母实在拿不出太多生活费的话,我们也要体谅父母的难处,适当节俭或艰苦一些。第二,是要参考自己的学习规划。
大学生每个月1000多或2000多的生活费,其实不单单用在吃饭、日用等衣食住行方面,还包括了一些必要的学习费用,比如买一些书籍、买一些学习用具、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甚至报考一些课外培训班等。比如,有一些自我要求高一点的大学生,往往还会利用大学期间考一引起会计证、建造师证、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等方面的证书,甚至报考研究生,这些可能都需要花钱。这些培训费用如果也包含在前面所说的生活费里的话,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可能真不够用。最后,是要参考当地的消费水平。
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消费水平差异是很大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也有差异。比如,在北方二线城市理个发可能10多元就可以了,在南方发达城市或一线城市,可能需要四五十元。其他的生活消费也基本是这个样子,不同的地方可能差别几倍都不止。在三线城市上大学,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手头紧紧可能还能对付;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000元可能都还不够用。题目中所说的1000元生活费到底够不够,还要参考学校所在的消费水平才能确定。
进入大学,大都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生活费方面除了向父母求助外,还可以立足实际利用业余时间,做些立所能及的勤工俭学,既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一些必要的经验,又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经济状况,甚至还可以为父母减轻一些经济压力,大学生朋友们可以积极尝试一下。
以上只是个人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分析,不对或不适当的地方,欢迎网友们留言批评指正和探讨交流。
也许前几年是够的,随着物价的逐年上涨和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开始1O00元不够支出了。每天吃三顿饭就要付30元以上,一千元只够吃饭,其他象洗澡,理发,洗漱用品,手机费,购买书本费,交通费等等加起来至少500元,女生虽然伙食费少些,但化妆品,零食费多些,每人每月至少1500元。
如果才去大学的时候,前一两个月1000块钱感觉不多,因为才去学校,需要添置很多东西,再加上才上大学,对于一些钱的安排不会在细致。
宿舍的同学才到一块,可能会出去吃个饭,玩一下,大家相互之间熟悉一下,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同时,当孩子到一个另一个新鲜的城市,肯定也都会有买东西的欲望,再加上现在网购的便利。
还有就是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生活费比别人少很多,生活水平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
过了开学的前一两个月个月,相信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大概对生活费有一个范围。
但后期,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谈恋爱了,都希望家长给他们一笔经费,不要太多,够花就行。不要让男孩在女孩面前没面子,更不要男孩觉得女孩跟他在一起是为了找个"饭票",也是提高女孩尊严的一种方法。
最后还是要根据具体得城市消费水平来定,还有就是家里的经济条件。
孩子在学校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跟被人攀比,自己有多少就用多少,但也要学会节俭。如果自己自己特别想买的东西,但又不想给家里人说,那就自己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出去兼职,既锻炼了自己,也挣了钱,体验一下挣钱有多不容易。
大学四年,千万不要荒废。Hope you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大学一个月花1000,多吗?生活费一个月多少才算合适?你提这个问题可能让人在理解上有误差,大学一个月花1000,多吗?然后你又提出生活费一个月多少才算合适?那么是不是把这大学1000元,理解为学生的零用钱?还是包括学生的生活费?
首先可以肯定,大学一个月花1000元,作为在校读书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多,我在前些日子曾经说到过这类问题,就算我们家庭条件十分的优越,就算我们家庭根本就不在乎钱的多少,但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学会有计划、有节制的开支和花钱,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更是持家、创家乃至生活过日子的必然要求。就算我们家长这一代家产万贯,谁能保证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所以作为家长应该要求孩子,该花的钱不省,不该花的钱绝对不乱花。
关于学生每月生活费多少才算合适?我想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生活费会有所差异,同地域、同城市,不同的学校也有差异。比如北京市里的一些大学,学生如果以学校食堂就餐为主,应该每月1000元就差不多够了,而有的大学可能稍多一些,但不会超过1500元。
当然,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从很早开始,就很会花钱,不怕你家长钱多,就怕你不给,给再多的钱,孩子也能弄个月光族。所以,还是教育孩子,懂得节约、懂得节俭,有钱也要节省着花,没钱更要算计着花。
你好,我在2013年上的大学,那时候生活费不好的时候800,好的时候1000,基本是不够的,除非不去逛街,一天三顿外加买些小零食就捉襟见肘了,自己就想办法去兼职。
不过在这里提醒新生,像通过学校还是学校周边了解的那种招兼职包括(一日发传单,前台接待等等)这些都是要交会费的,一百两百不等,然后等着派发任务。其实这种方式一点也不可取,根本赚不了钱,等你自己把会费的钱赚够了差不多也可以毕业了。
生活费问题不是单纯以若干钱够不够的问题,主要参考学校所在城市消费水平!
坦白地讲1000元一个月在大城市生活是很难的,早餐起码五元,午餐起码十要想元,晚餐也是十元,再加两瓶矿泉水三元,这是日常规定用资,再加上每月话费五十。买学习用具三十、买水果五十、出去吃一顿五十、生活用品二十、就这样都得28 3+50+50+30+50+20 1000还有诸多未考虑因素。
所以在一线城市是不够用的,且物价有涨的趋势。
而在二三线城市勉强促合着过,要想日子过的滋润还得开源,向父母多要肯定是不好意思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一月少说也有五六百,那么就等于你一月生活费1500 日子过的还是可以的。
所以钱是够的,就看你怎样个活法咯
同样是1000元,有的人日子过的干巴巴,有的人有资有润。
谢邀!
这又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我可以肯定地说,别说是1000元,就是10000元,也不够开销。原因很简单,用花钱的数量来衡量生活质量,就没有止境!
作为一个有传统家庭教育的大学生来说,省吃俭用是美德,1000元的月开销已经不少了。要知道,还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可能每个月500元的生活费都不到!
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已经比较明显了,家庭富裕些的大学生,有可能每月花费上万元。
个人认为,省吃俭用不是可耻,奢侈浪费并不光荣!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学费刚开始收 ,一年是四百,但是每个月有六十伙食补贴,学校的饭菜最实惠的是两三元一份的肉酱面,月底没钱了就吃那个。我家条件还不错,当时父母给我一个月大概两百块吧,生活基本够用,但要买书买别的就得自己想办法挣钱。从大一暑假开始吧,我就这样走向了社会,开始干低端的,宾馆保洁刷厕所,饭店打杂,挨家挨户送企业免费报纸,摄制组的小工,等等都干过,后来学姐提供了一份工作,每周两天放学后去一家企业干企业报,主编主笔一人身兼数职,每个月两百,我大概干了两年吧,接下来干的工作包括给刊物当撰稿啥的,最忙时一个假期干四份工作,月收入七八百,基本上是普通人的两倍。最后到大四快毕业时我已经攒了四千多块钱了,这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步入社会学会了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比如团队协作,比如察言观色,比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何一眼从一堆人里认出谁是老大等等。
所以,年轻人,想过的好点就自己去打工挣钱吧,父母养你们到十八岁已经尽到义务了,该是你们融入这个社会加深对它深度了解的时候了。
吃饭一天要25元,一月750元,200多元其它开销很紧张的。
谢邀。
大学生活差别很大,参差不齐。有的人可能一个月几千都不够,有的人可能用不了一千。
可以先算一笔账,算两种情况,以我们学校为例(北方高校,省会城市):
首先,较低标准。
一日三餐,早餐4元,中晚餐8元,那么一天基本吃食就是20元,一个月600元,一千还剩下400元,100元出去玩,100元买学习生活用品,100元留下买衣服,剩下100元流动花销。
很够。吃饱玩好学好。
那么,稍高一点的标准呢?
同样一日三餐,早餐6元,午餐晚餐各12元,还得买杯饮料4元,那么三餐就是34元。
每周和同学出去吃一餐好一点的,我按50元算,一个月4次。
吃食花销:34 30+(50-16) 4=1156元。
剩下的同样留下400元作同样用途,那么,一个月算下来也得快1600元。
这些都还没算上额外的大额开销类似游戏充钱、买鞋子、送礼物什么的。
所以,要问一千够不够的话,这就要看人了。
家庭条件、生活方式以及个人性格,往往决定了花销多少。
我有一个舍友,去年支付宝账单出来的时候,光是服饰这一项就花了近两万。
而另一个舍友,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条件不好,一个月爸妈也只给600元钱,也依然生活得很好。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乱花钱,花钱心里有数,只要钱用在实处,其实都是可以的。
最后说一句,不管生活费多少,都不是自卑的理由。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没必要为了各自生活方式而攀比钱多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