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偌大的世界有很多美好的角落,或许是像桃花源那般,可遇而不可求,或许就像钱塘江附近的荷花,是季节里的美丽,犹如昙花一现,过了这个季节,游客匆匆而过,不再停留。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一些房屋或是别的建筑物,看上去似乎很吸引人,一时让人瞩目。可是,当出现一些变故之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昔日令人神往的地方变成了魔鬼般的地狱。 日本历史上地狱般的鬼岛,高楼遍布却无人居住,其中的居民是如何消失的,这栋楼到底经历了什么,落得了如此凄凉的境地? 岛屿前身,蓄势待发 在无边无际的太平洋上,有一处弹丸之地,那就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无可厚非,绝对性的限制性条件就是资源极其匮乏,森林面积覆盖了大半个国土,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尤其是当日本面对改革发展的洪流时,困境就不请自来了。 日本的发展进度条拉得很快,特别是在明治维新开始后,那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其中所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所耗费的资源也是巨量。 本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却要承受着多重压力,各大工厂都在"嗷嗷待哺",因为需要大量的煤矿作为燃料。 于是,一场苦苦寻觅便开始了。经过苦苦多处勘探,日本政府终于在军舰岛发现了储藏丰富的煤矿资源。 此时,一半欣喜,一半悲伤。因为虽然发现了生机,但是要想开采和得到这片煤矿是特别困难的,伴随着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开采业寸步难行。 然而,日本太渴望发展了,这个煤矿是发展蓝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份源泉,纵然荆棘丛生,也要力压过去。果然,支撑日本日益膨胀的野心的只有对资源和财富无限的渴求。 作为日本军工企业的龙头老大三菱公司,成立于明治维新期间,涉足于海陆空等多个领域。在1890年,三菱公司买下了端岛,一个像极了军舰的岛屿,从此端岛的辉煌拉开了序幕。 坐落于距离日本长崎市十五公里的大海上面,端岛成了政府和三菱公司的即将享用的"盘中餐",顿时,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座岛上,被很多人寄予了厚望。 最先是一座座房屋的林立,因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得有简单的居住条件,才能进行相关工程。不久后,日本第一大混凝土建筑完工,只等劳动力的涌入。 奴役劳工,黑暗历史 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劳动力从何而来?日本因为穷兵黩武而丧失了很多壮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力了,于是,日本将目光转移到了它的邻国身上——中国和朝鲜,到底是幸运,还是厄运? 日本人把主意打到了朝鲜人民身上,三菱公司花费了很少的钱却在朝鲜引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人数的庞大十分令人吃惊,即使从朝鲜捞出了很多苦役,也远远不够煤矿的开采工作。 当时日本对中国正在侵略,中国的某些领土已落入日本人手里,沦陷区的老百姓也在日本人的掌握之中。为了配合煤矿资源的开发,应三菱公司所"邀请",成千上万名苦工被迫前往端岛等待服苦役。 根据相关记载,从1925年到1945年期间,至少有四万中国同胞被押往日本作为苦工,出卖自己的体力。其中,单单是分配到端岛的人数高达四千三百余人,中国百姓就占了三千七百多人,那都是一条又一条的人命,背后又都是一个个的家庭。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因此少了脊梁柱,而妻离子散,痛苦不堪。兴许,对于日本人来说,端岛是明治维新时代里的一个剪影,一个革命遗址,是一个值得引以为傲的地方,毕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步,把日本直接推向了世界舞台。 不过,对于中国或是朝鲜人民而言,端岛是一个魔鬼般的地窖,是惨无人道的奴役。 源于日本人的谎话连篇,将几千名劳动人民威逼利诱,带去了端岛,日本人扬言有不错的待遇和优越的环境,可以拥有一个美满而又幸福的生活,许下了诸多的空头支票。 可事实上呢,昏暗的井下生活,一待便是一天,且是日复一日,若是没有让日本人满意,还捞不到一口饭吃。尽管有一些食物可以充饥,不过那都是没有一点营养或是日本人吃剩下的东西,无奈,饥不择食,苦役者只能以此勉强维持体力和生命。 人是铁,饭是钢,倘若一个人的身体长期得不到营养的供给,又得付出沉重的体力,那必然吃不消,积劳成疾已经是必然的归宿了。 端岛上每一天都会有人死去,死去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饿死,有的冻死,有的累死,有的在逃亡途中,体力衰竭而亡……这是一段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惨痛历史。 "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如一座煤矿资源成功挖掘,用了多少人命换来的。端岛上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同时,那些苦工的死亡速度同样很快。其工业繁荣昌盛的背后,乃是大量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无声的血泪。 石油出现,端岛"消失" 煤矿资源在一天天地开发中,井下的苦工只有凭借黯淡的风光不停地挥舞着手里的工具,"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那些可怜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 端岛在日本人的眼里是财富的象征,但是在中国人的眼中,那是盛满了无数的苦难的耻辱地。 二战结束之后,煤矿开采殆尽,成功地为日本的工业化提供了动力和能源。那些被奴役的人民回了国,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回到祖国,留下冰冷而无人问津的尸体在那黑暗的端岛。 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由煤矿提供能源的时代渐行渐远。总而言之,端岛上的煤矿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不过时过境迁,石油用作原料的时代降临了,煤矿的地位就被取代。 无疑,昔日辉煌的端岛失去了它的价值,上面的一切建筑和居民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 况且,那一声惊天动态的轰鸣声——美国轰炸长崎,即使端岛幸免于难,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波及,岛上的混凝土建筑有些损伤和塌陷。 后来,三菱公司正式宣布永远关闭矿厂,端岛就此彻底落下帷幕。曾经人口密度极高的岛屿如今已经是荒无人烟,纵有高楼遍布,却空无一人。 日本方面将端岛申遗事项提上日程,作为旅游产业。但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历史耻辱不可忘,国仇家恨要牢记,这样我们才能居安思危,才能不断警醒自身:落后就要挨打! 小结: 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日子,不过那些日本残害中国人的历史决不能淡忘,那既是一段悲痛史,也是一次反省史,让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保持清醒,保持活力。 日本政府和三菱公司掩盖的端岛将成为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的真相,那是我们中国同胞遭过罪的地方,日本从不承受,我们绝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