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专家说房价降了没一点好处,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奋斗动力了?
2021年年的房地产,可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许家印、孙宏斌纷纷变卖自己的资产,让企业度过这次难关。孙宏斌无息贷款4.5亿美元,用于公司运营,而许家印自掏腰包70亿元,用于每个月的债券付息,员工发薪水等。
行业巨头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中小开发商,各房企纷纷降价促销,以求自保,因此,跌跌不休成为2021年的主旋律。
然而即使房价下跌,成交量却没有大幅上升,究其原因,除了购房者持币观望的心态外,最主要的还是房价太高了,高出了大部分人的购买能力,尤其是那些刚需购房的年轻人,无能为力。
然而最近社科院专家倪鹏飞,在接受专访的时候,认为房价降了没一点好处,如果实体企业没有了利润,经济也就无法合理发展,此外如果房价过低,也不利于家庭奋斗,年轻人就该朝气蓬勃,追求梦想。
此言论一出,一下就炸开了锅,这种畸形的论点就好比说,女人的小脚是民粹,我们不该丢弃。泱泱大国有很多民粹,为何要守着一个伤害身体的民粹呢?同理,年轻人可以有很多的奋斗目标,为何就守着房子呢?
过去房价几乎榨干了年轻人的所有财富,如果想要在城市当中购买一套房子,要动用整个家庭的财富,才能凑得起首付。我这里不谈北上广深了,因为那里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绝望了,我们拿郑州为例:郑州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均价已经超过1.5万,首付至少需要40万,而对于月薪不到6000元的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哪怕不吃、不喝、不缴房租也需要5年以上。
这还是收入不错的年轻人,对于那些学历不高,又想在城市落根的年轻人来说,奋斗的目标过于巨大,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坚持下来的。
我们常说的奋斗的目标分为三类:一类是很轻易就能够获得,比如早上吃个鸡蛋灌饼,第二类是跳一跳就能够够着,攒上几个月的薪水买个心仪的手机;还有一种是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目标,比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房。
第一类、第三类目标对年轻人发展都不太好,目标太小,刺激不了自己的内啡肽,根本没有任何获得感,而目标太大,会造成巨大挫败感,让人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而房子无疑成为那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不但不能成为年轻人奋斗的动力,反而会成为压倒年轻人最后一根稻草。
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仅为8.52%,跌破国际警戒值10%,正常值应该在20%-30%,跌破10%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二三十年时间里,劳动人口将大幅减少。
这不仅仅是个人传宗接代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生存的问题,试想一下,一个民族生育率越来越低,最后会导致整个民族的灭绝。
高房价无疑成为最好的避孕药,深圳10万/平米的房价,放眼全世界都没有多少购买者,更何况普通工薪阶层的年轻人。
前不久湖南天才少女姚婷获得华为156万年薪,引发无数网友羡慕的眼光,然而姚婷却表示:"156万放在房价都要10万一平米的深圳市来说,感觉也很难做些什么。"这就是年轻人的绝望,哪怕我已经成为0.1%的优秀者,依然不能拥有一套住房。
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因为房子和学区是强绑定的,如果靠租房获得孩子上学的资格,除非你为这个城市做出了某项突出贡献,否则不要奢望那个资格。
而如果回到农村,不但失去了好的工作机会,孩子的教育也会拉开差距,所以索性躺平,孩子也不要了,自己受苦就得了,何苦让孩子再糟一遍罪呢?
目前很多城市在增加生育福利,比如延长带薪假,给生育家庭发放补贴等,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比如带薪假只有体制内的职工能够享受,在竞争激烈的民营企业当中,别说三个月,过了三周,你的工作可能都被别人给替代了。
而几百元的生育补贴,相对于高达上百万的房价,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缓解不了年轻人的生育焦虑。
我们的生活不只有房子,还可以有诗和远方,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在解决生存温饱问题后,不能再把自由绑定在毫无价值的房子上,而是要积极寻找自己的梦想,寻找那些为之奋斗终身的梦想。
在B站上,可以看到很多兴趣广泛的年轻人,可以成为一个手工达人,可以成为一个民间艺术爱好者,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生活如我所愿,丰富多彩,为什么要和和一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房子强行绑定在一起呢?
假设房价降了,你看年轻人有没有动力,谁敢赌,敢说有人接,假说的东西,谁也猜不出答案,就象彩票中奖一样,千万分之一,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关键现在各方面不敢戳中房价的痛,房住不炒,喊了这么年,过了这么多年,房价毅然坚挺,难道年轻人经历这么年还是没有动力吗?工作性质依然996,动力叫什么,加班加点,存钱买房子吗?为什么有人还鸡蛋挑骨头,脱离群众太久,忘了人间疾苦,拿空调补助的,吹着空调,所以年轻人的动力,应该与房价多少无关,关键现在房价涨得根本买不起,时间一长,大家被高房价搞得失去了动力,不是房价降了,高兴的没有动力,应该降下来年轻人才有动力去买房,才有动力享受生活,高房价是压榨年轻人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按此专家所讲,房价只有涨,年轻人才有动力,这种鼓吹的上进,纯粹给金融诈骗没有区别,已经累得够呛,还说你没有努力,站在高处惯了,不知底层的辛苦,这就是所谓怎么人的高明之处。
房降价了也要看是降了多少,奋斗动力也不是降价这一下导致的。
都说先成家再立业,现在结婚率都很低了,都是过好自己的日子,没有家庭的责任感的背负,导致奋斗动力没有那么大。
另外就是房价确实太高,刚毕业,按照一个月1万的工资来算,去掉房租水电费1000+吃饭2000+交通200+话费100+男生抽烟700/女生买杂七杂八700=4000,也就只剩下6000,一年就是72000,10年也才72万,还是不算其他生病,家里用各种开销,还是属于单身支出,是真的不靠家里人,要多久才能买一套房啊。
屁股决定脑袋!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所以专家维护高房价也就很正常了。
楼市里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言论,特别是在楼市下滑的时候,有意思的言论就会变多。因为很多专家都是靠房地产吃饭的,房价下跌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才会想出各种各样可笑的言论来刺激购房者,维护高房价。
所以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专家说"房价下跌不利于年轻人奋斗",也就能得到理解了。如果不这样说,打大家都会讨厌高房价,到时候专家手里的房子就会没人接盘。到时候专家不就要亏本了吗?为了不让自己亏本,说几句离谱的话并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高房价跟年轻人的奋斗也的确是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适当的压力的确会让年轻人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工作。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高房价的确让年轻人变得更努力,特别是那些买房之后背负着沉重贷款的年轻人,必须要努力工作赚钱,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偿还贷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还真不能说专家的这个观点不靠谱。不过专家的这个观点之所以会被大家嫌弃,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现在市场上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在目前房价收入比已经是国际合理水平3倍左右的情况下,高房价已经差不多让购房者崩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专家还要鼓吹房价上涨,那不就是在找骂吗?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要对楼市有一个自己的认知,这样才不会被专家的言论带偏。就目前来看,随着房地产逐渐稳定,房价已经在回归合理,大家没必要着急买房。
1,房价再不降点,不炒楼的普通老百姓真的实在买不起了。高房价成了富人们击鼓传花的游戏,都是你卖我我卖你循环N次方,通过银行走一走抬一抬三七或五五杠杠开,钱变干静即可继续维持奢华的生活。
2,等普通人赚够钱想买房,但房子又涨了,接下来租金也跟着涨了。所以就算放开生三胎,世世代代也会给高房价做奴。有钱的好比以前的地主嘛,你没地就要租人家地种庄稼,给人家当长工,你没钱了借点钱给你让你死不了,回头来用鞭子使劲抽你让你干活,另外银行也不会跟你商量,一到月底催收房贷加其他债务短信就来了。
3,最后所谓庄稼嘛,就是搞收割的。你给它点肥料油水好处,吃饱喝足就得树立形象代言。所以指指点点吼吼口号多半是替人办事,这也好比啤酒,吹起来泡泡来越多越好,忽悠下面一大桌食客使劲的灌,年轻人喜欢喝急酒哪里比的了老江湖。反正最后撑不下去的,就算醉死不关它屁事。
4,最后想说的是,做人要有点良心,不要以为自己吃饱喝点酒就可以说胡话:君不见大多数人连娃娃都生不起了,出生率年年下降,还一个劲吹房价猛涨,你这是要把别人往月球上逼吗?[what][捂脸]..
呵呵!说这话的都是伪专家,或水平不够,或本身被房价绑架的,房价本身就是资本加入炒上来的,一个资本加入炒作推高的东西有什么好坏之分,已经脱离市场经济范畴了,成为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隐患大雷了,这只需要整治和规范,好处谈不上,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控制,动力来源多种多样,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把高房价作为动力来源,那才是脑子里进过水的表现,综上,专家也有真有假,水平有高有低,所以专家的话不是真理,但需要倾听和思考,是参考的首选,不是照抄照做,而且专家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不是自己认定的,也要先鉴别专家的身份,就拿你给的照片来说,我还真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挂名专家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个人看法,希望帮得到您。
这个结论是看到日本这几十年的表现得出来的。80年代的日本经济是混的风生水起,人民工资水平世界第一都不为过,由于经济异常的好,房价不断攀新高,直到美国把日本的这个经济泡沫给戳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房价更是腰斩。你看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摆烂了多少年?不是房子便宜了,社会就会多么美好,想法太幼稚了。房价关乎的行业太广,房价的下行会导致更多行业走下坡路,更多失业,更多人收入减少,社会会进入恶性循环。所以国家不让房价跌,只是为了稳住经济,这个泡沫不能被戳破,不然我们就是下一个日本!
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房价已经远远超过青年人工资的千万倍。如果没有父母的资助,青年一代靠自己的收入,对现在的房屋只能望而却步。房价已经影响青年一代的积极性,而且对生育构成危害。现在生育率低,一个关键因素是买不起房子。而且,一些买到房屋的人,由于还贷,降低了购买力。房价还是需要适当降低。这可能影响炒房客和有多套房屋人的利益。
专家讲的对于资本家来说事实,但是当代的年轻人因为社会生活压力太大,都说现在的孩子没有40~90那一代人的吃苦精神,以前的老人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抗压能力也就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一生下来就不愁吃喝,有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能说没有差距但是也有其它因素,现在的生活成本压力多大,自己一个人上班的工资去掉房租,水电,吃饭还剩下多少,你让他花上百万去买套房子,没有老人帮助有多少孩子能在26岁全款买的,有是有那也是寥寥,就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没有父母帮助拿个首付都够呛,而且还有车子,结婚这些都是钱,再就是孩子,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奋斗,而是生活成本相比以前大。当代社会阶级定型,可白手起家的行业大多都有了,没有那么多机遇,最好的机会就只能靠上学,但是能上985、211的孩子毕竟也是少数,其他的大专生,职业学院毕业的大多也都是社会的普通人,只能为了一日三餐去奔波。没有贵人相助父母要是普通人,房价要是一直张,那就只能背负2~30年的房贷,半辈子为银行打工,房价降了可能会压力小点,但是国家不能让房地产出现大的泡沫,所以说房价哪怕降也降不了多少,如果是刚需的话自己买个一套住还可以,至于专家说的房价降了会影响年青人的奋斗动力,听听就行。
个人觉得这些专家都是怕房地产行业落寞的观点,根本无从考证年轻人是否无动力。现在年轻人谈论最多的话题无怪乎就是房价,有多少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的工作都无法承担起一处住房。不如以后都效仿日本,租房模式。一辈子不买房子,只是租房。可以节约下一大笔费用用来创业,这不是更好吗?
所以房价降了不会让年轻人没有奋斗动力,只是他们一些冠冕堂皇的观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