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最伟大的建筑是啥,长城绝对算其中之一。既然有"功",为何引起争议? 可以说中原王朝 能够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屡次抵挡住游牧民族的入侵,长城尽了很大的功劳。 尤其是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中赵国、秦国等接近边境的国家,既然面临其他国家的进攻,同时也要面临匈奴的骚扰。 如果不是建立连绵不断的长城,估计秦国在一统天下的时候 难度会大许多。 然而这个为中国安稳贡献巨大的建筑,在西方人眼中,却成了一个让他们被祸害的存在,到底它的依据是啥呢? 所谓的长城其实不止是一座城墙,而是一个综合性的防御建筑。长城是怎么来的,真的是秦始皇修建的吗? 它设计的建筑类型除了城墙,还有障、标、亭等,可以说古代防御工事有可能出现的建筑,都能在长城里发现它的影子。 可以说长城就是中国工事技术的一个结晶都不为过。 许多人都知道长城是在秦始皇时代出现的,所以以为长城是秦始皇从零基础上修建的,其实这说法并不正确。 因为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但匈奴的威胁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比如赵国就经常要面临抵御匈奴的入侵。 因此赵国、燕国等国家都修建了大量的城墙去抵御匈奴。 而长城不过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在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的政策下,把所有的六国遗留城墙连接在一起, 这才有了今天看到的城墙。 也就是说长城其实是战国时代的产物,但即便如此,连接各国的城墙对于生产力薄弱的秦国来说,还是造成巨大的人力成本和财政压力。 再加上秦二世的荒淫无道,最终让秦朝的国祚(zuo)转瞬即逝,国祚:王朝理论上应该维持的时间 。 然而秦朝虽然没了,但长城还在,它在之后的两汉、三国、隋唐等朝代依旧发挥着巨大的防御功效。 明朝时代的长城 不过长城虽然起到了防御边塞的作用,但经历几千年的时间摧残,在明朝时代就已成为残肢断臂的状态。 因为明朝时代的历代君主,都会花费巨大资本去修葺长城,最终形成现在的样子,如今人们所看到的长城 并非秦朝时候的长城,而是被明清君主 改造后的长城。 然而长城的作用在现代却一直受到质疑,因为古代历代王朝虽然也有长城守护,但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依旧十分头疼。 "面子工程" 比如汉朝有白登山之围、西晋有五胡乱华,唐朝也有渭水之盟,而这些危机都是由游牧民族造成。 甚至满族和蒙古族还跨过长城建立自己的政权,这也导致后世许多人觉得长城就是面子工程,没啥大用。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证明提出这些论点的人没有客观分析,那些遭受游牧民族威胁的事件。 要不就是中原王朝在进攻力不行的情况下强行出战,导致自己在长城外被围,比如刘邦的白登山之围,另外就是事情是发生在几百年之后,与秦朝建立长城的年代相隔甚远。 比如东汉末年、隋唐等,这些游牧民族虽然还是以骑兵为主,但经历几百年与汉族的交战,早就具备一定的攻城能力和技巧,非战国和秦朝时代的匈奴可比。西方专家如何看待长城? 长城作为世界知名建筑,讨论它的人自然不可能只有中国人,西方人也照样对长城有极大的兴趣。 不同于现代中国人对长城的片面否认,专家, 尤其是欧洲人对长城的正面评价 倒是不少,只不过这种评价确实以另一种形式表达的。 专家认为,长城很有用,正因为它的存在,才坑惨了欧洲。就连美国专家也认为,长城"害了"欧洲。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欧洲 这里要说一些东西方的一个共同敌人——游牧民族,我们看历史书,都能从只言片语中看到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危害。 他们最大的威胁不在于他们的进攻能力,而是他们的移动性, 因为游牧民族是以骑兵为主,作战起来几乎能够做到全民皆兵。 加上战马的刚需性,即便是强如汉唐明,也只能做到驱逐,无法做到根治。 而东方面对游牧民族头疼,古代欧洲面对游牧民族也照样没辙,从远古到中古这漫长时间里,欧洲没少被游牧民族折腾。 比如泰基人、柔然人等,都是欧洲早期经常接触的游牧民族,不过要说历史上对欧洲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要数三个。 匈奴、突厥和蒙古,其中第三者直接导致欧洲爆发了闻名世界的黑死病,也间接促进了后来文艺复兴的出现。 虽然欧洲在面对游牧骑兵也想过许多方法,但面对这三者时,依旧有不少欧洲古国遭受了灭顶之灾。 而他们会跑来欧洲捣乱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在中原捞不到好处了。 比如说匈奴,西汉初期的匈奴危害确实很大,因此从汉高祖到汉景帝时代,汉朝都只能用和亲送钱的方式与匈奴修好。 休养生息数十年之后,才在汉武帝的带领下,用铁血手段击溃匈奴后,匈奴直到东汉末年也未能形成致命威胁。游牧民族的入侵 而匈奴在汉武帝、汉宣帝被击溃之后,一部分投降了汉朝,进而融入到汉族之中,另一部分则一路向西,打到了欧洲地界。 比如著名的匈人帝国,传言就是匈奴人建立的,这个帝国对欧洲的威慑不亚于后来被誉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帝国,罗马的三世危机 就是由它引发的。 至于突厥也是如此,之所以后世常把唐朝和汉朝放在一起对比,是因为两朝都曾把欧洲闻风丧胆的游牧民族打进自己家,突厥和匈奴也有点相似。 在被唐太宗、唐高宗两代帝王的持续打击下,也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归顺大唐,另一部分则往西迁徙,并在靠近欧洲地带的西亚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其中要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强,曾灭掉欧洲的东罗马帝国,一度造成欧洲世界的大混乱。 这些民族虽然分类不同,但都是擅长骑兵作战的存在,汉唐两朝能够在弱势的情况下,不像东罗马那样遭到外族的毁灭。 除了汉族内较为稳定的统治力以外,还有的就是长城作为最后屏障的维护, 致使游牧民族虽然能够南下侵略。 但无法彻底将中原政权灭亡,甚至还能给中原政权留下反击的机会。 比如唐末国家破败的时候,仍然一己之力毁灭吐蕃、南诏和回纥,就得以长城为主体的城墙防御体系,让中原王朝不至于一波推平。 在热武器还没有大规模被应用的时期,长城可以说为中原王朝的存续作出巨大贡献,要是没有长城的话,说不定中原王朝就得沦落成古印度一样,成为随时被外族入侵成功的存在。西方人的观点 而这些外族入侵者,除了蒙古以外,大部分都是在进攻中原王朝吃瘪后,转而向西攻城掠地,进而一步步打到欧洲境内,成为古代欧洲人的苦难。 然而西方人认为中原王朝就是依靠长城活命的, 其实有点不切实际,长城固然重要,但一个政权能否长久存续还是得依靠人。 中原王朝能够在几千年和异族打的有来有回,得益于三者,那就是资源、技术和行政。 游牧民族之所以会经常去欧洲和中原王朝去掠夺入侵,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北方地区,生产资源不如这两者丰富。资源 而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也不像农耕文明的中原王朝那样做到自给自足。 因此游牧民族经常会入侵,并且在战争上会比中原王朝和欧洲更会拼命,这其实是一个人求生意志被激发后的结果。 然而资源是游牧民族进攻的动力,同时也是中原王朝能够反击的根本,凭借优越的耕种之地和中原王朝后勤方面更优势。 虽然进攻上未必比不过游牧民族,但在防守上只有城墙体系完善,王朝在供需上不出岔子的话,游牧民族很难深入中原王朝腹地摧毁整个王朝。 技术 这也是后世许多王朝依靠城墙防御,延续数百年的原因。 其次就是炼铁、锻造和兵器制造方面的技术领先,看电视剧的人都会发现,游牧民族的在装备方面看起来就像一个野人。 与中原王朝的一身铁甲装备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这种外形有些夸张,但现实中中原王朝在炼铁、武器打造技术确实更先进。 从考古专家挖掘出来的越王八剑,能够时隔千年仍能锋利无比可以看出古代炼铁锻造方面的先进性。行政 最后就是行政,在秦始皇在统一之后,国家对地方的统御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郡县制在经历上千年发展之后,到了清朝,哪怕是后期的时代,一个国家能够调动的全部兵力也达到百万,之前的朝代虽然差了一些。 但只要是大一统王朝,一个国家要拿出数十万大军也是能做到的,这样的兵力在正面作战中,只要游牧民族不选择用骑兵优势打游击战,基本不可能打得过中原王朝军队。 然而对于这些条件,欧洲人未必了解,他们只是看到了长城给中原王朝带来的巨大。 却看不到中原王朝在进攻和反击上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恰恰是欧洲大陆不具备的。为何游牧民族遭到打击后,都会往欧洲发展 游牧民族的强悍,尤其是在单兵作战方面,一个底层中原士兵还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游牧民族,尤其是作战意志方面。 而中原王朝上面所具备的优势,欧洲在甚至到了现在仍不具备。 在热兵器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一群使用着冷兵器,且一盘散发的欧洲军队,又如何是随时能够成群结队进攻的游牧民族的对手。 其次就是进攻方式的差距,在中世纪蒙古进攻欧洲的时候,欧洲人的打法还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硬碰硬形式。 选择在大平原上与敌人正面厮杀,虽然占据着主场优势,但欧洲的骑兵向来都是以重骑兵为主,机动性无法与蒙古的轻骑兵相比。 加之对蒙古骑兵那种边打边退,轻重骑结合的狼群战术,往往会在进攻中随时掉入对方围歼圈中。 如赛约河之战、卡玛尔河大战等战役,欧洲军队都会遭受主力军的大规模被歼灭就是这个原因。 其次就是欧洲的分裂性太强, 不同于中原王朝几千年都是大一统状态,欧洲人口本来就不多。 加之半个省的地方都可以闹独立,再加上生产力的落后,这种状态下一旦遭受外敌入侵,欧洲各国虽然可以组成联军出战。 但斗志力到底能撑多久,能不能配合起来都是一个问题,并且即使是欧洲在古罗马时期,地方行政和军事上的独立性还是很强的。 就算接近大一统状态的古罗马,在面对匈人也难以调动全国之力去防守,被入侵只是迟早的事情。 行政上无法像中原王朝那样,由中央一直延伸到地方, 这也是为啥长城能够出现在中原王朝的原因。 长城的出现除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造工艺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中原王朝在人力调动方面的管理水平。 要调动几十万同时做一件事,是需要很强的行政制度和管理能力才行。 比如这些的后勤怎么保障,如何将这些人从地方上征召过来,以及安排他们如何先做哪些事情,都体现了一个政府对地方管理的能力高低。 像秦始皇那样,一下子调动几十万民夫去搞大基建的行为,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隋炀帝的大运河、战国的都江堰等,都体现了中原王朝在人力调动方面的快速和魄力。 这种优势既可以用于经济发展,也可以用于军事打击,比如霍去病北伐匈奴时,汉武帝就动用十几万的民夫作为后勤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 因此欧洲人在古代经常会遭到来自游牧民族的灭国之灾。 与其说欧洲没有长城,而中国人有,不如说欧洲自古浪漫自由,不受约束的文化特点。在古代只适合文化发展,却不适合军事的发展。 这也是两者文化上的最大区别。 -完- 编辑|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