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也就是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李克强总理任期之内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当年57岁年纪的经济学博士,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位总理,直到今天,李克强总理已经陪伴我们走过十年月岁! 2008年成为副总理的时候,李克强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理;2013年成为总理时,李克强是共和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总理。 一个时代结束了,今天上午(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任期结束之后,会选举出来新的领导班子成员。 李克强出身于干部家庭,1955年7月,出生于安徽合肥,小的时候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学进入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学习,不过那个年代比较动乱,全国所有的中学都已经进入停课状态,大学入学考试也被取消,没有办法,只能辍学在家,不过在那段日子里,李克强不仅没有荒废学业,而且学时与日俱增! 1968年下乡时合影,前排右 1974年3月,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李克强也离开家乡来到农村插队,插队期间,李克强每天从田间披着晚霞归来,夜幕降临也会挑灯夜读,而且还会将知识用于实践,带领农民科学种田,推广水稻良种,深得老百姓的好评! 1977年8月,恢复高考,李克强积极备考,起早贪黑,为的就是圆自己的大学梦,当年12月的寒冬举行了考试,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第一志愿是安徽师范大学,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第一年的高考是竞争最激烈的,那时的录取比例是29比1,他担心北大分数线太高考不上,于是将北大作为备考方案,等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竟然发现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当时可是震惊凤阳的大新闻! 2012年1月16日,固原市开城镇看望马凌应贫苦老人 1982年1月,"黄埔一期"毕业,李克强等27名学生被评为北大优秀毕业生,毕业的时候,面临的人生选择是赴美、赴法留学,经过北大领导的不懈劝说,李克强同意留校,成为北京大学法律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而且还担任过北大学生议会常代会主席,当时的北大共青团工作,在李克强的带领下搞得有声有色! 1982年12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李克强被宣选为团中央常委,不久便进入团中央工作,从燕园搬到了前门东大街10号,出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 1998年6月,李克强出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一个月后接任代省长,半年后转为省长,当时44岁的李克强是全国最年轻的省长,也是第一位"博士省长",2002年,出任河南省委书记! 2004年12月底,李克强调任辽宁省委书记。 2012年3月31日从海口前往博鳌途中 李克强总理,从中国农村的最基层,考到中国著名高校北京大学;从主持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再到工业大省辽宁省,再到进入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感慨良多,李克强总理的统筹和决策能力不断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从政阅历和理政经验,在人民公众面前,他表现出自信、睿智的一面,虽谈吐博雅却掷地有声;但是在熟悉他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平和亲切之人,在紧要关头能够做到雷厉风行、勇于担当。 回顾李克强总理任期这10年,政绩显著,日理万机,呕心沥血,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老百姓心中有杆秤,秤杆是高是低,老百姓的心中最有数,作为一名老百姓,能为有这样一名总理感动骄傲! 在中国这个承上启下的十年时间里,李克强总理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这十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为国家曾经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被记住! 回顾李克强10年时间的燕园浸润,从法学学士走到经济学博士,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更是对知识的渴望,能力的提高,加上早些年间在基层工作积累下来的经历,使得李克强总理始终以"万事民为先"作为执政理念,很少有人能做到体恤民间疾苦! 李克强总理之前在河南工作,并留下一段佳话,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克强总理经常来到农村体恤民情,体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生活作派刚正不阿,从不接受企业宴请,保持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真正意义的人民公仆,河南人无不为其点赞! 十年总理任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百万亿元,李克强总理真正做到了"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执政理念! 2003年在河南新乡调研 李克强总理说:"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李克强总理说,坚决反对空谈浮夸,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甚至盲目蛮干。"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