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年前,一个中国人在泰国创立了一个王朝,登上帝位,最后却被手下背叛杀死。 临死前,他留下遗言,诅咒那个弑君篡权者的王朝必将十世而亡,最终这也成为这个王朝历代国王挥之不去的梦魇。 二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王朝传到了第十代,国王荒唐不堪,王室不断上演着出轨、宫斗、夺权的戏码。 面对新国王的昏庸,泰国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民甚至走上街头,对他们的国王发起抗议。 而坊间则在流传着一种猜测:难道那个"十世而亡"的诅咒真要应验了吗? 这个诅咒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国王到底干了什么招致如此多的反对? 杀我者,必将十世而亡 1734年4月17日,郑信出生在中国广东,他的父亲叫郑镛,母亲是一位泰国人。 郑镛当年随着移民浪潮背井离乡来到了泰国,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当上了泰国王室的包税商。 所谓包税商,就是帮助国王征税的商人,很多移民东南亚的华人富商都曾做过这个。 郑信出生的年代,正是缅泰战争激烈的年代。 泰国这个国家真正统一建国,是在公元1238,叫做素可泰王朝。 大概在1420年,素可泰王朝灭亡,随后阿瑜陀耶王朝建立。 阿瑜陀耶王朝又叫大城王朝,郑信的父亲就是替大城王朝的皇室做包税商的。 从1548年开始,缅甸就开始对大城王朝发起战争,双方断断续续打了两百年,直到1767年,大城王朝被缅甸彻底灭掉,王朝终结。 对于泰国人来说,这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此时正需要一个英雄从天而降,抵抗外敌。 而郑信,正是这个英雄。 在缅军围困大城王朝都城的时候,郑信率军支援京都。 但此时败局已定,救援京都无望。 郑信当机立断,带着军队连夜杀出重围,向着泰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城市进军。 在此这个过程中,他击败了缅甸的无数追兵,最终在边城站稳了脚跟。 那之后,郑信步步为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个城池被他收复,最终控制了泰国东南沿海的所有地区。 1768年1月4日,郑信加冕为吞武里王(吞武里是泰国一个地名)。 郑信带着泰国本地人和华人一起,开始向缅甸军队发起大反攻。 在郑信的率领下,他的军队势如破竹,打得缅军节节败退。 到了1770年,他终于成功收复全部国境,建立起了泰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 通过郑信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泰国来说,他是一个挽狂澜的人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却被自己的手下背叛,并残忍地杀害了。 1782年,郑信的手下却克里发动叛乱,杀死了郑信,然后登上了王位。 通銮·却克里本是郑信的妹夫,曾和郑信并肩作战,所以两人的关系很亲密。 但就是这样一个本来关系很亲密的人,如今却背叛了自己,甚至亲手杀死自己,这让郑信非常愤怒。 据说他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诅咒一样的遗言: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 其实,古人对于诅咒之类的东西都很在意,尤其是泰国这样信仰佛教的国家。 但由于却克里刚刚得到心心念念的王位,对这个事情并未太过在意。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还向清朝请封。 在请封的时候,他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郑华。 之前清朝已经承认了郑信的王位,如果谎称是郑信的儿子,他就比较容易得到清朝认可。 就这样,却克里踩在郑信的尸体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而这就是"十世而亡"诅咒的来源。 那么,诅咒真的应验了吗? 被逼退位的国王,被枪杀的国王 因为是曼谷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所以却克里被称为拉玛一世。 他的继承人就是拉玛二世,然后三世、四世往下传,如今正好传到第十世。 在泰国,国王的地位非常高,这种地位甚至用法律的形式进行确定。 在《泰王国宪法》了明确指出:任何人不得对国王作任何指控。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泰国百姓纷纷上街对现任国王拉玛十世发起抗议,这位拉玛十世究竟是做了怎样天怒人愤的事情? 在曼谷王朝建立后的一百多年里,王室整体上还是比较正常的,历代国王们没有遭遇过什么大的变故。 但是这种稳定的局面只维持到第六代国王,到了第七代,也就是拉玛七世的时候,王室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1925年,拉玛六世去世,因为没有儿子,便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此后泰国进入拉玛七世的时代。 当时,泰国内忧外患,拉玛七世根本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 奈何时局所迫,他不得不选择顺从,成为泰国新一任君主。 果然,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泰国经济也受到波及,再加上国内的专制统治,导致民众反抗意识高涨,最终爆发了政变。 1932年6月24日,由一批中下层军官和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新党派发起了政变。 这些训练有素的军官们以极快的速度瓦解了王室近卫骑兵团的武装,随后火速占领了曼谷铁路局、中央车站、无线电台等战略据点,同时,他们还逮捕了大量的政府高官和王室成员。 很快,政变取得了成功,这个以军队为核心的新党派立即组织了一个新政府。 但是拉玛七世不甘心失去权力,后来他又在保皇派的支持下进行了复辟,但是很快就被重新击败,再度退位。 退位后的拉玛七世并没有就此消停,而是躲在幕后怂恿保皇派发动了几次叛乱,但都以失败告终。 最终他彻底心灰意冷,在1935年黯然离开了泰国, 1941年逝世。 1935年,拉玛七世在英国发表了退位声明,国会选择了年仅十岁的王子阿南达继承王位,也就是拉玛八世。 但这位小王子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继续留在瑞士读书,直到1945年底才回到泰国。 不幸的是,他在回国不到半年后,就在卧室里因头部中弹而身亡了。 到现在,这位年轻国王的死因还是一未解之谜,究竟是杀了他,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一切? 真相早已被埋藏在历史深处。 看完拉玛七世和拉玛八世的经历,人们纷纷猜测,连续两代国王倒霉,甚至一位国王还被人杀死,难道是郑信的诅咒发作了? 其实这只是迷信的说法,因果、因果,有因才有果,两代国王的遭遇是有着时代的原因在的。 当时国际的大环境,一方面是各国民众的觉醒意识高涨,另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蔓延。 这种大环境下,泰国受到冲击是很正常的。 其次,拉玛七世为了缓解经济危机,消减中下层军人的军费,但是顶层的贵族军官却依然豪奢,这引起了中下层军官的不满,于是爆发了政变。 而刚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泰国国内的环境很混乱,各种野心家都有,这种时候一个可能威胁到新政府的年轻国王被杀,其实根本算不上意外。 很快,在度过了一段混乱岁月后,泰国进入了拉玛九世时代。 这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在泰国一直被当成半神的存在。 重要的是继承者 拉玛九世叫普密蓬,他在位时间非常长。 从1946年登基到2016年逝世,他整整做了70年国王。 而且,这位长寿国王在国际上和泰国国内的声望都非常高,国际政坛对其赞誉有加,国内更是尊其为"普密蓬大帝"。 在泰国只有功绩非常大的国王才能被尊为大帝,从素可泰王朝到现在,近800年的时间里,只有六位国王获得了这个殊荣,例如郑信就被称为郑信大帝。 郑信对泰国有存亡继绝之功,被尊大帝实至名归,所以拉玛九世能被称为大帝,可见其不凡。 普密蓬的伟大,似乎让"十世而亡"的诅咒不攻自破。 但是没想到,他的继承者们却让诅咒的传言再次甚嚣尘上起来。 拉玛十世名曰哇集拉隆功,是普密蓬的儿子。 这位国王在登基之前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其"丰富多彩"的婚史,截止目前,他已经结过五次婚。 和普通民众比较关心国王情史相比,贵族高官们关注的就更为广泛。 在国王还是王储的时候,贵族们就不看好他,对其评价是:"王储多年来的名声只是,性急鲁莽,耽于女色,不善决断。" 然而,这位不被贵族和精英们接受的王储还是登上了王位,可见泰国王室里确实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了。 在2014年,王储的第三任妻子的家人被控告涉嫌贪污,几十人被捕。 但是在贪污案的背后,有人分析,是王储的谋划。 其实,王储早就对这位平民出身的妻子很不满,便利用此事与其分开。 而且,王储早就有了新欢。 果然,很快王储就迎娶了他的新妻子,并在登基后册封其为泰国王后。 那么是不是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婚姻后,王储终于找到了真爱呢? 并不是,在册封王后两个月后,国王又娶了一位妻子,将其册封为"贵妃",这是拉玛十世第五次结婚了。 什么年代了,还有贵妃,难道泰国王室一直延续着这种习俗吗? 事实上,从1932年后,泰国国王就没再册封过贵妃了,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这位新王上位不久就册封了一个贵妃,可见其荒唐。 但是更荒唐的是,册封仪式百天后,这位年轻的贵妃就被褫夺妃位,关进了曼谷女子监狱。 看到这里,泰国民众表示很迷惑,这位国王到底是想干什么? 其实这一通操作,背后暗藏的却是泰国王室的宫斗夺权。 这位国王在和王后结婚后很快就出轨了,爱上了比他小33岁的美丽少女诗妮娜。 后来,诗妮娜只能退而求其次,当了贵妃。 但是,一入宫门深似海。 这位贵妃在后宫的斗争中并未占据上风,甚至在后来沦为了阶下囚,直到2020年9月才出狱。 但在诗妮娜出狱后,国王很快发布了一封新诏令,恢复她的一切地位和权力。 此时,就有人想要说,人无完人,虽说拉玛十世私生活混乱,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说不定他的执政能力就很强。 事实上并没有。 这位国王在当王储的时候就因为挥霍无度而遭受批评。 他常年住在德国,生活非常奢靡,甚至在2016年登基后,也大部分时间住在德国的度假山庄里,生活十分享受。 更加过分的就是,在全球疫情暴发时,拉玛十世竟然不顾泰国民众的安危,带着自己的女伴前往德国逍遥。 这让泰国老百姓特别不满,纷纷上街抗疫,甚至直接抵抗国王。 在《泰国刑法典》的第112条里明确写着:"凡诋毁、侮辱或威胁泰皇、皇后、皇储或摄政者,处3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抗议的群众因为对国王的不满,甚至直接打出了"废除112"的文字,意思是废除欺君法,可见对国王是有多不满。 因为拉玛十世的荒唐,"十世而亡"的诅咒再次被提起,似乎郑信的诅咒要应验在这位荒唐国王的身上,不知国王自己是否也在担忧这个诅咒。 其实不管是否真的十世而亡,真正让曼谷王室兴盛或衰落的,不是诅咒,而是当政者。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所以,决定泰国王室的王位能否延续的,从来不是诅咒,而是他们的行为。 如果拉玛十世没有这么荒唐,如果他能够对自己有所约束,并好好履行自己对臣民的职责,那泰国百姓肯定也会像支持他的父亲拉玛九世一样支持他。 可惜,这位国王似乎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或者,他明白,但不在乎。 参考资料: 1 《泰国通史》段立生 2 1932年以来泰国军人干政中国王的政治角色演变研究-林天睿 3 泰国郑信王_一个政治符号的诞生_梁浩 4 泰国新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_刘伟华 5 泰媒:泰国国王恢复诗妮娜王室头衔 澎湃新闻 6 废黜贵妃:泰国"宫斗"背后的王权困境 澎湃新闻记者 许振华 7 《专题丨泰国再现抗议》澎湃新闻 8 人物丨泰国新国王哇集拉隆功的前半生:不再是像神一样的存在 澎湃新闻记者 樊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