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商业航天正在世界范围内迎来又一波热潮。2021年,美国维珍银河公司和蓝色起源公司相继实现了亚轨道旅游。同年9月16日,美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实现了首次"全平民"太空旅游……那么,中国人的太空旅行何时能够到来呢?
近年,在政策东风下,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汇入探索浩瀚苍穹的洪流。短短数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初具规模。目前,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领域均已出现头部企业,形成"国家队"与民营企业互补的格局,发射次数、发射载荷质量和在轨卫星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是如何奋起直追的?航天商业化将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必须降低成本
大航海时代,如果没有大型帆船,人类无法抵达新大陆。商业航天时代,作为运载工具的商用火箭同样具有基础性作用。
"降低制造和发射成本是商业火箭面临的首要问题。"火箭派(太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程巍表示,"解决办法就是解耦和复用。这两点做得越好,研发效率越高,制造成本也就越低。"
复用,就是重复使用。"以往火箭都是使用即报废,如果能做成可回收火箭,多次使用,成本自然就下来了。"程巍说。
"解耦其实就是化整为零,把1个百吨大发动机,化成10个十吨的小发动机,批量化生产,再通过控制系统把他们连接起来,从而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程巍说,"这样一来,还可以更好利用其他先进制造业新技术,导入不同供应链,带动航天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拆解火箭制造和发射流程,程巍为火箭派选定了发展路径:未来采用星箭一体化模式,飞船和火箭末级共用电力、控制、通信等系统,以低成本、高度集成和可重复使用的方式,提高生物载荷装置空间、电力等资源利用率。
火箭派后续使用的是电动泵发动机,原理、结构和控制方式相比传统方式更简单;在重复使用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涡轮泵循环,也更具优势。
对可回收火箭而言,发动机二次起动点火是核心技术之一。火箭研发企业深蓝航天,由于在中国首次测试成功可回收复用式火箭而引起业界关注。
"去年9月,深蓝航天完成了中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二次起动试车。不久后,这台发动机二次起动试车再次取得成功,标志着测试发动机已经具备可重复使用能力,为后续火箭入轨、回收及重复使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霍亮告诉记者,"今年深蓝航天计划完成‘星云-1’入轨火箭一子级的高空回收试验,并将2024年择机完成‘星云-1’运载火箭的首次入轨发射-回收任务。"
再看卫星。火箭只是运输工具,而不同功能的卫星则会转化为不同的消费应用场景。比如中国的北斗、美国的"星链",都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造就了多个行业赛道。因此,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关乎能否真正形成规模足够大的市场。
给卫星降成本,首要秘诀是给它"减重"。
长光卫星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该公司通过技术攻关,于2019年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3A星,第一次用上了"载荷平台融合设计",大幅减少平台结构,电子学软硬件高度集成,有效载荷比显著提升。
创新设计让卫星"体重"大幅降低。据悉,"吉林一号"高分03星"体重"已降至40公斤,重量只有第一代卫星的1/10,但降重量不降指标,分辨率始终保持在0.75米的高水平。
重量降低,火箭运载成本也随之减少。过去能发射一颗星的价格,如今可以发射10颗甚至更多卫星。
赋能千行百业
商业航天究竟能干啥?
"链接太空,升级地球,利用太空为地球产业做升级配套。"这是程巍的答案。火箭派首先瞄准了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程巍说,一直以来,太空中的失重及微重力环境都被视为一项宝贵的实验资源,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太空经济中重要的细分赛道。
前不久,火箭派将中国商业航天首颗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卫星"火炬一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并圆满完成为期一个月的飞控任务。
这次试验主要是检测空间环境(包括微重力、宇宙辐射等因素)对肠道中好氧菌及厌氧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广旭认为,此次科学探索明确了这类益生菌在空间环境下的生长特性,研究成果将用于开发改善宇航员肠道健康的益生菌产品以及为功能性食品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未来还能筛选出产业化性能更强的益生菌亚种,服务于食品工业。
"空间生命科学是载人航天的伴生产物。一切航天都是‘载人’航天,要始终服务于人类。"程巍说,"火箭派要采用‘星箭一体化’的模式,依靠运载火箭,打造空间生物实验室,为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商业化太空技术产品与服务,让空间微重力环境触手可及。"
4G、5G手机信号早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当前全球仍有近30亿人没有接入互联网,占全球人口近四成。中国一些偏远地区也存在覆盖盲区,部分深山、沙漠、戈壁无人区等没有手机信号。
业内人士指出,欠发达和偏远地区铺设光纤成本昂贵,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卫星凭借覆盖广、成本低的优势,能成为光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有效补充,真正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全球无缝隙覆盖。
无论是日常出行导航、当下火热的自动驾驶,还是农业生产监测土壤墒情、观察水稻长势、牧群定位,抑或资源勘探、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等场景,卫星早已无处不在。它们中不仅有北斗这样的"国家队"选手,还有不少民营企业的商业卫星。
吉利集团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5年来已形成了涵盖卫星研发、制造、测控、运营的全产业链体系。"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和实现航天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落地,可以为智慧出行、智能制造、无人机运输、城市管理、消费电子、紧急救援等诸多领域提供支撑。"时空道宇首席执行官王洋说。
深入日常生活
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诸多新兴应用领域,也催生了人们对商业航天未来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当2001年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后,多名太空游客陆续登上国际空间站,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
"太空旅游是商业航天中重要的应用领域。国外的‘太空游客’往往都是富豪,每次上天成本达上千万美元,高昂的成本和一定的风险是太空旅游商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霍亮说,"到空间站小住、吃顿饭、出舱活动一番,完成一趟这样的太空旅行,技术上已经没什么障碍,关键是要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易用性。"
关于具体时间节点,"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毅强预测,2025年中国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300万元人民币。
所谓"亚轨道飞行",就是在距地球20-100公里的高空进行飞行,严格意义上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太空,只是在地球大气层与太空交界处游走,真正的太空飞行还需更长时间,但亚轨道飞行也足以让许多人心动。
然而,上百万元的价格,虽已大大低于国际同行,却还是高于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霍亮认为,供给侧的变革将会创造旺盛需求。"就像在民航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跨大西洋航班成本也曾十分高昂。"霍亮表示,随着技术发展和新业态的普及,太空旅行的价格也能让更多人接受。
当发射和运营成本降得足够低,老百姓同样可以直接利用卫星做很多事。
就拿卫星遥感来说。别以为遥感有多神秘,简单地讲,就是用卫星拍照片。过去一张遥感照片成本和使用门槛很高,也无法随时随地拍摄。当大量低成本的遥感卫星发射组网后,普通摄影爱好者就可以通过遥感卫星,以较低价格获取一张太空视角的航拍图。
"未来,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关键不是火箭或卫星,而是应用。越接近大众和终端用户的业务,收益越高,商业航天也将迎来最好发展时期,深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杨毅强说。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不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可以发射自己的卫星,普通老百姓也能私人订制一颗卫星,把它送到天上,让它置身浩瀚苍穹,凝望着我们生活的地球。
康 朴
为什么感觉真正有钱的人很少考虑买凯迪拉克?真正有钱人为什么不考虑凯迪拉克?这个问题,我公司老板和副总都是买的凯迪拉克,一辆是50万一辆是30万。都是这车。有企业有研发中心,有销售一条龙服务。他为什么不买奔驰宝马呢?这是个人
敢不敢晒出2021年年终奖和全年收入?距离2021年结束还有十多天,忙着安排人整理各种绩效台账,你不提这一茬,真想不起还有年终绩效奖励这回事。今年的年终绩效听说有点悬。往年这时候,财政部门已经来文要求对去年的绩效奖励清
现在还有人买福彩吗?现在买福彩的人不少的,从购买金额的数据上来看,一次是上亿的销售呀!当然有了!我还是一个彩龄不大不小的彩民呢。最近出了个新玩法快乐八,我还在琢磨中。这一年,比较沉迷群英会,2021春
玉米窝窝头配方是什么?你好!我是楚香村,一个爱生活爱美食的宝妈!玉米窝窝头配方是什么?前几天刚做过一次玉米面窝窝头,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窝窝头第一次吃窝窝头,口感还不错呢!我们老家是以水稻为主,玉米没人种植
去上海旅行,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非常开心回答您的问题!个人感觉在上海旅游,最大的感受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地理位置优越,长三角的前沿,有吴淞口码头,洋山深水港等大型码头。2。交通便利,无论是
什么是混成旅?贺龙元帅1916年两把菜刀闹革命之后,率领湘西的农民武装一路壮大,在讨袁护国的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曾经被改编就任四川陆军暂编第九混成旅旅长,1926年所部再扩编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
为什么大多数太空任务都使用金箔?太空任务中的轨道卫星或者着陆器上都会包裹一层金箔或者银箔,这些看起来反照率极高金灿灿的外衣并不是为了简单的装饰或者将航天器包裹起来,而是为了适应太空中的极端环境,增加航天器的使用寿
减肥能吃煮干花生吗?为什么?减肥,能吃煮干花生,但你的这个干花生中,最好是没有加盐。想要减肥,除了要吃够我们身体每天基础代谢所需的热量外,最最重要的,是要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每天这三种
个人所得税如何填写最划算?个人所得税如实填写最划算,否则涉及到逃税漏税的嫌疑。今年个人所得税的APP火了,大家都在用个人所得税APP填写税前专项附加扣除事项。根据国家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专项附加
全合成机油可以一年跑一万公里后再换吗?有些当,你明知是当也得上,但是别听4S店说我可以负责地说,所有车型要求5000公里换机油,半年一保养,都是过度保养。除非你用车环境较为恶劣,否则7500Km,9个月一保养绝对没有问
说说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有哪些?现在的辉煌!就是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先烈给我们创造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历史!铭记于心!永远感恩毛主席和革命先烈给我们打下来大好河山!要记得吃水不忘挖井!幸福想念毛主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