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补贴的话,单纯靠市场,氢能源的市场需求是零。 首先,氢不是一种能源,它只是一种能量传递的中间介质。自然界比不存在可以大规模开采的氢矿。氢的来源无论是是石化、煤化工或者空分行业还是电解水,都是消耗能源以后的产物。这种把能源转化为氢,再由氢燃烧或者燃料电池的过程存在大量损耗。并不经济。 第二,氢即使液化,单位体积能提供的动力也不足汽柴油的三分之一,所以没有任何私家车愿意装着巨大的液化储氢罐上路。 第三,氢的液化技术含量高,投资大,本身消耗不少能源,没有补贴没人愿意投资。 第四,氢的运输是个大问题,需要建设遍布全国的管道,如果用车来运,则非常不合算。 第五,呼吁政府给氢产业补贴的理由是减排。但实际上现在的大多数氢是灰氢,也就是通过石化和煤化工产生的,并不能减少碳排放。 所以,说来说去,纯市场行为,需求为零。至于政府补贴后市场需求多大,还要看补贴的力度。 我觉得这个消息虽然是很振奋人心,很好,但也觉得有些蹊跷,前一段时间日本人刚刚宣布其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氢气的,燃料电池汽车,研制方向完全失败了,他们也打算放弃了。现在突然又出来一个太阳能制造氢气成功。是否又要给他们已经打入冷宫的燃料电池汽车续命呢? 当然我觉得研究出来是好的事情,太阳能如果用来发电的话,有一个电源不稳定的问题,如何并网发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对太阳能发的电,弃电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假如说用太阳能来制氢气的话。这就两全其美了。一方面能够把太阳能充分的利用起来。一方面又可以大力的开发新能源。真的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希望在这个领域,太阳能转化为氢气的效率能够越来越高,从而使其具有大规模开发的价值。#经济师##策划##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 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及东京都大学、信州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利用阳光照射从水中分解出氧与氢的"光触媒"作用,他们在100平方米的大范围试验中,成功分离出高纯度氢,这在氢能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这个技术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大范围降低制氢的成本,这对于推动氢能源的普及是非常有帮助的。氢能源是一种最完美的能源。 充氢三分钟能跑600公里,大家信不信?这并非遥不可及,实际上丰田已经研发出了氢能源汽车,而且理论上充三分钟气就能够跑600公里。 面对全球碳排放目标,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有一些国家已经列出燃油车淘汰表,有些国家就明确提出到2035年左右停售燃油车,届时市场上只能售卖新能源汽车。 而新能源汽车有两种方向,一种是目前最普遍的动力电池,其中以锂电池为主;另一种方向是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目前也有,比如我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就有氢能源货车,只不过目前氢能源汽车在市场份额当中的比重很小,主要用在运输领域,在家用汽车方面并没有应用。 而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没有能够像锂电池汽车那样广泛普及,是因为目前氢气的制造难度比较大,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但从理论上来说,氢能源汽车实际上要比锂电池汽车更经济更环保。 传统的锂电池还有可能导致电池污染,而氢电池采用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制造动力,排出来的就是水,完全没有污染,可以说是0排放,这是最理想的一种能源。 更关键的是,氢的原材料是水,地球上存储量非常庞大,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氢跟氧气反应之后又可以变成水,这相当于可以无限循环。 也正因为氢有这种优势,所以一直以来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推动氢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日本在氢汽车研究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假如未来制氢成本可以降低到跟石油差不多一样的水平,那么将可以彻底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问题。 那我国氢能源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现有的规模以及未来的展望规模去分析一下。 1、先来看下目前我国氢能源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新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氢气产能大约是4,100万吨每年,产量约3,342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氢产国。 但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来说,这个产量并不是很大,对应的氢应用的领域也并不是很广。 比如2020年我国氢能源汽车销量只有1100余辆,保有量也只不过是7000余量,这个氢能源汽车保有量跟我国2.9亿量左右的汽车保有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这些氢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城市客车,物流车,冷藏车,自卸车,牵引车等等。 当然除了应用在汽车领域之外,氢能源还可以用在船舶,冶金,建筑,供热等相关领域,这都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 综合各项领域之后,目前我国氢能源的市场规模应该不到3000亿,这个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2、再来看一下我国氢能源的潜在市场规模。 氢能源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氢能源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市场规模也会越来越庞大。 根据有关数据推测,2020年到2025年,我国氢能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0亿元,氢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5万辆,加氢站数量将达到200座;另外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加氢站数量达1500座,实现燃料电池汽车1500万辆。 当然这个市场规模还只是一个预测数据,具体最终会达到什么规模,关键还是要看氢能技术的发展情况。 如果未来氢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制氢成本迅速下降,那潜在的市场规模有可能比预测的还要更大,有可能达到10万亿级别。 另外除了氢能源本身的产业规模之外,实际上围绕氢能源展开的上下游产业规模也会更加庞大。 我们以氢能源汽车为例,一旦未来氢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了,围绕氢能源汽车展开的一些零部件,比如氢能源电池 氢能源电机,电控等等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其潜在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庞大的。 如果谁解决了氢电池核心技术问题,能够把制氢成本降低到跟燃油差不多的水平,未来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首富。 氢能源(Hydrogen energy)是一种科学界公认的环保型能源。具有可回收利用、发热值理想、燃烧性能好、无毒等多方面突出的优点。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及东京都大学、信州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利用阳光照射从水中分解出氧与氢。他们在100平方米的大范围试验中,成功分离出高纯度氢,这在氢能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如果能回收利用工程废氢,每年可回收量约1亿立方米。 利用阳光照射从水中分离出氢气,无疑是很理想的能源提取方式。至于其技术成本和工业化生产效率如何,就要拭目以待了。 21世纪以来,我国在氢能领域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有望成为氢能技术和应用领先的国家之一,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 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数为1。比较而言,氢能源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①重量最轻:标准状态下,密度为 0.0899g/l,-25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可变为金属氢。 ②导热和燃烧性能好:氢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点燃快,有广泛的可燃范围,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③发热值高: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化工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④可回收利用:利用氢能源的汽车排出的废物只是水,所以可以再次分解氢,再次回收利用。 ⑤无毒: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反复循环使用。 ⑥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 另外,氢能源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不同要求,耗损少,利用率高,运输方便。 氢元素普遍存在,在地球上,如果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所放出的热量还要大9000倍。 我国氢能源市场规模前景无限,尤其在海、陆、空、天的交通运输行业和重型工业、机械企业。美国的航天飞机已成功使用液氢做燃料。我国长征2号、3号也使用液氢做燃料。 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的生产氢能。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好的方向,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一旦更有效的催化剂问世,水中取"火"就会成为可能。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那个青年汽车,氢制油,最后被认定为骗局。只是,那一刻在郑州,还确实掀起了不小的风浪,郑州市主要领导还亲赴企业视察,给予不少政策。 现在,所谓的太阳能制氢又取得成功了,到底成功在哪,氢研制出来后,到底有多少作用,研制氢过程中是否需要消耗能源,消耗什么能源,会不会带来新的污染,会不会给未来发展带来影响,也是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的。就想电力的作用很大,而电力又需要消耗煤炭一样,需要把利弊分析清楚,而不要轻易下结论。 很多人,不,公认为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要大力发展太阳能。那么,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大规模地使用太阳能,会不会也要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呢,可能还没人去研究。可以这样看,太阳能也不是可以无休止地使用的,总有一天,大自然会告诉地球人所有的人,过度使用太阳能,同样会给地球带来灾难,所以,用太阳能制氢,不需要过度解读,没有太大的意义。 非常大的突破太阳能大规模之心城供以后,我国的氢能源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呢?我现在报一个数据的话,肯定让大家笑掉大牙。但是我如果说出另外一个数据的话,大家可能会肃然起敬。如果说新能源能够替代煤炭发电的市场的话。大清能源的市场空间就是非常大了。 而且如果能够用太阳能来进行制氢的话。那么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具有非凡的意义。 我们的太阳能照到地球以后就把地球照暖了。而另外一方面把地下的煤炭的挖出来发电。再用电能或者其他能源进行各种方面的生产的话。它也会使地球变暖的。 但假如说我们把很多光照的地方的太阳能都吸收起来,转化为氢能。然后再用这些亲人来替代原来的煤炭的话。那么意味着原来的两分制暖的效果。变成了一分。将近50%的地球变暖被消化了。这样的话显然可以大幅度的延缓全球变暖。降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了。从而使很多太平洋的岛国,不至于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面被大海淹没了。 道理很简单,当我们把很多区域都对太阳能进行收集的话,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促使地面温度上升的情况就会减少了。#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 在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氢能的商业化利用已经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在2021年,我国氢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未来我国氢能源市场潜力无限。 NO1:氢燃料电池未来有可能会替代锂电池;氢能源是未来十年的重点方向,技术上已经能够实现,就看未来整车成本是否能够降下来适应市场需求。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有可能会替代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NO2:燃料电池销量高速增长,未来成长空间大;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至2032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超过500万辆,2020~2032年期间CAGR高达43%。氢燃料整车销量渗透率目前远远低于电动汽车,目前多家龙头车企密集发布燃料电池新车,抢占燃料电池赛道,燃料电池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未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NO3:国家政策支持,纳入发展战略;某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 NO4:氢能源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从中报预告业绩来看,有24只氢能源概念股中报净利润同比增超100%,其中中报预告净利润增超10倍的有4家氢能源公司。 氢能源产业链其中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站、燃料电池及汽车等重点环节,其中很多环节存在高度难题,需要去解决。所以未来我国氢能源市场还有很多需要开发和进步的空间,也是新兴领域。 "太阳能大规模制氢成功"这个消息应该是出自下面这一个报道吧: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及东京都大学、信州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利用阳光照射从水中分解出氧与氢的"光触媒"作用,他们在100平方米的大范围试验中,成功分离出高纯度氢,这在氢能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据我了解,目前我国还没听说过这样的报道。 也就是说,我国的技术还达不到这个高度,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生产高纯度氢。 但是,我国的氢能源汽车近年已得到大应用、大推广。许多大城市已在使用氢能源公交车。 我国的氢能源制取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一定的科技水平,相对成熟了,而且是普惠性、经济性并存的。 2020年12月国新办出台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 说明我国的氢能源发展已得到国家的大力政策扶持,未来前景广阔! 太阳能大规模制氢成功,并不是说,仅仅使用太阳光就能直接生产出高纯度氢了,应该理解成未来制取高纯度氢的成本会更低,效益会更好,普及性更强了,更能够轻易取得,有望取待汽油使用。 如果未来国家禁止或是部分城市禁止燃油汽车上路,氢能源汽车是有望代替它的。 氢能源未来可期! 这个市场很大,非常非常大,用太阳能制出氢气,就地储存,当电网缺电时,燃烧氢气填补电网,用氢替代煤,这不就彻底环保了吗? 开发利用氢能源,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是技术过关,二是经济是可行。 最近有报道说,日本利用太阳能直射,制氢成功。这项技术是不是真实可靠尚难确定,况且用太阳能制氢气,是否需要其它辅助能源和设备?是停留在实验室还是工业化生产了?我们掌握技术了吗?如果还用河南的新青年公司的技术,开发出几辆水汽车,肯定没有市场。现在有人再提出利用氢能源技术,恐怕是和国家对清洁能源的补贴政策有关,冲着财政补贴来的。 根据中学物理知识,自然界中的氢绝大部分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性质稳定,比如水,要想让其分解制造出氢,需要消耗的能量十分巨大。如果电解水,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较大的能量损失,根据能量守恒,这样做并不合算。这就等于先把电变成氢,再用氢发电,只能消耗更多能量。而且会造成污染。, 还有一种可能:自然界存在大量游离的氢气,能像挖煤那样开采出来,直接利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量巨大,如果利用太阳能制氢,在经济上可行,技术上过关,市场肯定巨大,前景很好。 文中引用了有关网站的资料和图片,深表感谢!如有不妥,请通知本人撤回。